學生學業失敗現象及教育教學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今學校教育中,學生學業失敗現象的存在及其嚴重性,不僅是困擾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還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從而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學生學業失敗現象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某些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主動性不足、學習信心不強,從而造成了學業上的困難,故又稱為“學困生”。這樣的失敗,它僅意味著暫時的“后進”,只要繼續學習就可能“轉敗為勝”,因此可稱為“正常的失敗”。學生學業失敗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學業失敗的原因
(一)氣質型學業失敗
抑郁型氣質的學生一般性格內向,常常由于長期心情不愉快和過多的抑郁情緒,干擾學習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記憶能力、組織技能等的發揮,而影響學習。因此,教師應幫助他們克服焦慮與恐懼情緒。
?。ǘ﹦訖C型學業失敗
個別學生往往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無明確的學習目的,缺乏學習動機而對學習不感興趣,以至于厭惡學習。還有的學生受到市場經濟浪潮下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認為學習沒有意義,致使學業失敗。
?。ㄈ┮庵拘蛯W業失敗
部分學生存在意志品質障礙,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經不住外界誘惑;在日常生活中優柔寡斷、膽小怕事、易受暗示和容易動搖;不愿意承擔責任,難以承受挫折;在學習中怕苦怕累,碰到困難就退縮或逃避。
?。ㄋ模┮蕾囆詫W業失敗
現在很多初中生事事依賴教師、家長“權威”,還有的對電子游戲、網絡等有嚴重依賴。
?。ㄎ澹┨颖苄蛯W業失敗
這類同學有的是因為自己以為某學科沒有用途,有的是因為自己某一學科基礎太差,還有的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學科的任課教師而把情感遷移到該學科上,也不愿學習該學科。由于連續的失敗,失去了自信心或自尊心,因而不愿上學或逃學,回避學習課程,由此成績越來越糟。為此,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有效幫助他們減少逃避或回避心理的產生。
?。┓椒ㄐ蛯W業失敗
這類學生一般有正確的學習動機,能刻苦學習,非常希望成功,但由于學習方法不當,如只知死記硬背,對知識的運用不靈活,結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進步很小。
?。ㄆ撸剐蛯W業失敗
這類學生由于長期的成績失敗或學業失敗,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傷害,對學校的規章制度置若罔聞,對學校、教師、家長產生敵視對抗心理。這種對抗與抑郁的心理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正確對待挫折,造成學習的退步,致使學業失敗。因此,應設法防止和消除對抗或抑郁的產生。
二、教育教學應對策略
(一)學校和教師要切實貫徹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尖子生”,對每個學生負責,對每個學生的一生負責。承認學生差異,但不歧視任何學生,特別是學業失敗的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學校和教師要因材施教,轉化一個學困生和培養一個優生,同樣重要,同樣光榮,使學生人人發展,整體提高。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提高能力,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發展,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合格且有特長的人才,成為勇于競爭、善于選擇的人才。
?。ǘW校和教師要重視和加強學習心理輔導,排除學業失敗學生的失敗情緒
學習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輔導的一個重要課題,其主要對象是因心理問題而引起的學業失敗的學生。影響學生學習的心理原因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歸結起來,學業失敗學生往往對學習有某些情緒或情感問題,這些情緒、情感問題往往是由學習產生,再反過來又嚴重地影響與阻礙學習。排除的方法應從以下幾點入手:克服焦慮與恐懼;避免產生逃避或回避心理;減少對抗和抑郁等。
?。ㄈ┙處熞⒅貙W業失敗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
學習動機水平低是學業失敗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在學習態度、動機、意志以及自我意識方面存在較多的障礙,他們的能力更多為學習動機的不足所抑制。如何調動這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自我概念,激發學習動機是一個關鍵。學習動機激發的途徑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1.適當地運用獎勵與懲罰。獎勵要注意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因為對于學業失敗學生而言,最大的獎勵莫過于得到別人的稱贊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師的鼓勵、微笑等社會性強化。獎勵要與學業失敗學生實際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們感到無愧于接受這種獎賞。
2.創設合作的課堂學習環境。目前教學中的弊端之一是過于強調競爭而忽視合作。由于課堂競爭中優勝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學生是競爭的失敗者,因而更容易誘發學業失敗學生的自卑、自暴自棄心理。因此,應通過建立合作的課堂學習的方法,如改進評分方法,采用鼓勵性評價,淡化競爭氣氛,用類似分層作業的方法提倡互助與協作,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協作,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
3.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激發學業失敗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他們或者對學習產生抵觸或對抗情緒,或者對學習產生焦慮,或者對學習產生恐懼,或者會由于連續的失敗而逃避或回避學習,或者出現學習抑郁癥如食欲不振、孤獨、懶散、過敏、悶悶不樂等,由此學業就會下降甚至學業失敗。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改進教學方法,用新穎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注意深淺得當;充分挖掘學科知識中的興趣點,以期引起學生對該學科的特殊興趣;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眾所周知,難點或關卡是學生興趣和成績的分化點。
4.教師加強學法的指導。學習習慣決定學習的成敗。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習過程中的差錯,有利于養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難關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幫助學業失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在學業失敗的學生中,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親切、和信任的目光鼓勵孩子動腦筋,用熱情而富于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去攻克難關。在輔導學生學習時,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學會用腦,要幫助學生克服內部或外部的困難和障礙,使之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其次,幫助他們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不要拖延和磨蹭。學校里的學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在家里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養成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此外,教師要教會學生檢查作業的方法,使之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
5.教師經常鼓勵業失敗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學業失敗學生一般思想認識模糊,缺乏上進心,學習無動力,總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就低人一等,見了教師就害怕、繞道走,在成績好的同學面前感到自卑,低頭走。完全失去學習信心時,就想退學了。教師要教給他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教育他們只要認真學習,就會有收獲。不斷發現他們的進步,及時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己行”的信念。當他們很好地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他們會看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勝任的,恢復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起更多更美好的愿望,學生的精神狀態就可能走出低谷,學習上的情況就會逐漸改變。
6.學校和教師開展各項活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特長,使他們在各項活動中表現自己,各自的才華得以充分發揮,使他們覺得自己能辦好某件事,激勵他們,相信其他的事情我也做得到。學校和教師要開展各項活動,創設各種成功機會,發揮學業失敗學生的長處,讓他們體驗成功。如班級開展書法、手抄報、演講、辯論、唱歌、跳舞、小品等比賽,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文娛演出等各種活動。在各項活動中,讓學生獲得充分的機會,開發自己的智慧潛能,通過參與和表現積累成功的經驗,發現自己,提高能力和適應性,使學生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林 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