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之有效策略1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陣地,其中即時評價對于課堂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學生進行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信心,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為了提高即時評價的有效性,小學語文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評之以“情”,評之以“理”,評之以“度”,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語言素養和說話技巧,從而借助課堂評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有效策略
引言
近些年,隨著素質教育開始被大眾所接納,學生日益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人為本”逐漸成為課堂教學開展的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開始注重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情感上的體驗,讓學生在受到鼓勵的基礎上增強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這對于后續學生的綜合發展相當關鍵。因此,對于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的策略進行分析,應該是一項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工作。
一、評之以“情”,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衡量一個課堂成功與否的指標不僅僅是教師的講解成效,還包括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積極對學生進行觀察,明確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1]。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進而在對學生進行啟迪的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跟隨教師的思路走,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礎。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的時候,一般的語文教師都會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從而勾畫出描寫桂林山水美景的句子,總結桂林山水都有什么樣的特點。但是通過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觀察,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勾畫習慣,只是將對問題的解答停留在頭腦當中。這個時候教師也不應該馬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否定,而是應該通過點撥讓學生意識到做筆記、對文章內容進行勾畫的重要性。比如可以以一個習慣比較好的學生為例,在全班同學面前夸獎他積極動筆的好習慣,進而使其他學生受到激勵,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出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問題:“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于桂林山水的景色展開敘述和描寫?”有了上述的好習慣,學生自然就會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積極回答問題,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相當關鍵。即時評價的發揮,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去學習,通過仔細的分析和感受,有助于老師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去學習,比方說在講述課本知識的時候,要讓小學生的思想和課本中的任務產生共鳴,而且老師還要給學生即時評價,讓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樂趣,變得生動活潑,氛圍愉快活躍。
二、評之以“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課堂評價以追求“準確性”為主要目標[2]。但是受素質教育的影響太過深遠,教師往往無法做到“理性”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一味的以鼓勵為主,使得學生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要采取公平公正、客觀有理的態度對于學生表現進行評價,降低錯誤評價的發生幾率。比如在《跨越百年的美麗》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熟讀并且思考問題:“文中描寫是關于誰的故事,為什么說她是跨越百年的美麗?她對人類有哪些巨大貢獻?有著什么樣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很多學生雖然會在開頭認真按照教師的要求熟讀,但慢慢的注意力會漸漸轉向其他非學習的因素上。此時教師可以找到一個比較認真的同學進行提問,并給予鼓勵,這樣不僅可以讓這個學生有了學習的自信,還讓其他學生重新審視了教師所給的教學任務,再次進行思索。這種理性、及時的評價對于提升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進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評之以“度”,引領學生良性發展
現階段的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往往不能受到過為嚴重的刺激,因此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度”,也就是不能對于學生的錯誤進行沒有原則的、粗暴的批評,讓學生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而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就進行空洞、無邊幅的贊揚,使得學生產生飄飄然的心理[3]。比如在講授《日月潭》這節內容時,有些教師在講授完畢之后,會讓學生進行傳說的復述,學生在脫離課本的前提下進行了完整的復述,教師就大贊“復述的真好!太棒了”,緊接著就邀請其他的同學對于自己的所熟知的神話故事進行講解,一位同學在講解完《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這些故事之后,教師又放下書本,鼓掌稱贊到“真的是太好了,這位同學真是太優秀了!”這些太過刻意、言過其實的贊揚往往并不是發自內心的,使得評價本身失去了價值,學生久而久之會產生自滿的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評價的“度”,使得教師本身對于學生的期望能夠實現清晰的表達,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四、注重語言素養和說話技巧,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的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位置,其語言能力對于學生的模仿來說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是開啟新世界的鑰匙[4]。教師合適的語言組織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均能夠熱情的參與,既不能一味的表揚,也不能一味的進行批評,語文老師具有一定的語言素養和說話技巧,凸顯語文課的優勢地位,根據相關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表現,對其進行合理的評價,進一步向學生展示其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積極上。老師在巡查的過程中,仔細聽取學生的朗讀,在幽默詼諧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在進行第二次的朗讀時在對其進行夸獎。例如:“你的回答非常有特點!”“關于你的理解我特別認可和贊同!”“回答的太對了,跟我想要的答案完全一樣!”“老師特別認可你的回答,看的出你還是對課文理解得非常深刻的!”等等這些即時評價的話語,對學生都是非常受用的。此外,教師在通過即時評價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既要重視文本本身的價值,同時又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與感受,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看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努力發覺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有針對性的對每位學生實施恰當的評價。
結語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小學語文課堂日益重視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即時評價體系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在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評價策略的前提下,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為課堂氣氛的活躍、課堂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士莉 . 關于小學語文課堂中即時評價的建議[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6):71.
[2]連忠友 .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之有效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8):60-61
[3]朱玲紅 . 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偏與正[J].浙江教育科學,2015(01):56.
[4]武存克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18):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