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課堂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還要不斷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課堂評價機制,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方式只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注重評價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輕視了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方式方法的評價,更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忽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的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限制,學習的積極眭、主動性和創造性都受到了影響。
  隨著新課的語文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課堂評價學生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課堂,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課程改革的矛盾日益顯現,已經成為當前影響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因素。上個世紀,許多教育學家們,就提出了僅以課程或學業結束時的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是不科學的。因為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應以過程性的觀察為主來進行評價,并且在評價中不斷指導學生,校正學生方向和方法,以求達到學習目標,激活課堂。教師應通過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逐步形成有效的科學評價機制,主動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設計,改變教學技能,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以達到師生的共同發展。
  在平時的聽課中我們經常聽到生生評價,我們看到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都非常認真,評得非常積極、細致,不要說讀錯了字音,哪怕是停頓、標點都不會漏掉。但是縱觀學生的評價,我們就會發現,清一色的批評,沒有一個表揚。有一次聽課中,有一組上臺匯報讀課文,雖然這一組學生的基礎是差了一點,但也不是“一文不值”:他們敢于舉手,組長分工明確,有些學生讀得很流利,也很正確……可是全班同學關注的全是不足之處,竟沒有一個人發現這組學生的優點,這時的老師也只是一味地要求他們預習時多讀幾遍,爭取下次讀得好一些??吹竭@組學生一臉沮喪地坐下去,看到評價的學生開心的笑臉,我心里想匯報學生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了傷害,評價觀是否偏離了方向。好的評價的應該是為了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逐步發展、個性發展、全面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核心是“育人”“促進人”而不是“挑毛病”,其實評價的最大價值可表述為:提升人的地位,發現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展現人的風采,發展人的個性,發揮生生評價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評價過程中應加以指導,告訴學生評價應該一分為二,首先要肯定別人、發現別人的長處、贊美別人的優點,然后指出不足之處,幫助同學改正。如這樣評:讀課文的同學聲音很響亮,我們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美中不足的是讀得不夠流利,如果你回家多多練習,下次一定能讀得更棒!這樣就能保護匯報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讓他們在課上繼續積極發言,而且評價的學生在思想上也會得到轉變,漸漸回歸到正確的評價方向,形成正確的評價觀。
  在聽課中還發現課堂評價對象單一,多數是優等生來評價。在大多數語文課堂上,我們會發現生生評價的過程非常流暢、自然,點評很到位,有的甚至可以用精彩來形容。羅列一下點評的學生,我們就會發現,生生評價的主動權都掌握在了優等生的手中,而學困生很難成為評價的主體。生生評價應全面撒網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很多:一是優等生無論是思維的敏捷度還是語言表達能力都比一般學生優秀,為了能一語擊中“要害”,提高課堂效率,甚至出彩,大多數教師都會選擇優等生進行評價,而優等生也會抓住難得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二是學困生對自己不自信,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知識沒有掌握,沒有資格去評價別人。長此以往,生生評價就成了優等生展現自己的舞臺。其實,生生評價不應該成為優等生的特權,它也應該成為學困生提高成績、找回自信的鑰匙。如何走出這一誤區,讓生生評價真正成為每位學生都能評價、都敢評價、都會評價的形成性評價,關鍵要看教師的引導。首先教師要鼓勵學困生參與到生生評價的環節中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其次,教師要教給他們評價的方法,讓他們知道什么環節就采用什么樣的評價,從哪幾方面去評價,讓他們心里有底,如:評價朗讀從正確、流利、有感情三方面去評,“有感情”這方面對于學困生來說相對困難一點,重點就放在“正確”和“流利”上。最后,教師要恰當安排生生評價的時機,既然是學困生,就應該在朗讀詞語、課文時請他們評價,這樣“對癥下藥”,學困生就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習勁頭更足、積極性更高、自信心更大。課堂打破了優等生“一言堂”的場面,全面撒網,對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來說機會均等,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生評價。
  課堂評價還存在評價時間太長,降低了課堂效率。生生評價雖然評價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評價的角度卻有許多,這樣就導致了本來一個很簡單的小環節,前面的學生評得已經很到位了,卻因為大家都想評,表揚、批評,評得面面俱到,一個沒落,到最后收獲也沒有很多,而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卻浪費了。生生評價應適可而止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欲望,雖然說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在學生熱情高漲、積極發言的時候“懸崖勒馬”,停止交流發言,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放縱”學生在已經評到位的小環節上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那接下來其他學生的評價只是“意義甚小”,而且課堂上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就有可能“走馬觀花”,一帶而過了。這樣“避重就輕”導致了課堂中心的偏移。所以,在學生已經評到位、評到點的時候,為了保證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師就得“該出手時就出手”,適可而止,及時結束生生評價,留出時間給后面的教學。
  課堂評價應該避免評價內容太空,不具體的現象。例如在作文講評課上,一個學生讀了自己的習作后,教師讓學生對這個學生作出評價,學生的評價不是“他的寫很精彩!”就是“他寫得很好,但還需要改進!”這樣的評價就像是一頂帽子,放在誰的頭上都可以,放在任何內容上也絕對正確,失去了具體性和針對性,沒有起到引導、鼓勵、強調的作用。出現學生評價不具體,沒有針對性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評價的方法。只要方法在胸,學生的評價就會有針對性、有效果,這才能真正讓孩子揚長避短,得到發展。就以習作來說,可以引導學生從內容是否切合主題、表達是否有條理、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朗讀神態是否大方、聲音是否洪亮、語調是否抑揚頓挫等方面評價。評價的面廣了,評價的標準有了,學生的評價中就不會出現簡單的一個“好”或“精彩”了,“好”在哪里,“精彩”在什么地方,理由馬上接著“好”和“精彩”從學生的口中進出,理由充分、內容具體、有針對性,課堂的效率就提高了。無論是書寫還是閱讀,習作還是口語交際,雖然內容不同,但只要掌握了各個環節評價的標準,學生評價時就有了方向、依據,評價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一語中的,具體而又準確。
  正如《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說,應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生生評價”已成為時下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以學生為本,教學生學會贊美,關注學生找回自信、指導道學生掌握方法,使學生能在學習和評價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使“生生評價”更精彩,課堂教學更有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92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