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后應用體外培育牛黃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81774321)。
  作者簡介:蒲永平(1994-),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中醫藥對肛腸疾病的研究。E-mail:1418553620@qq.com
  通信作者:陳敏(1982-),女,漢族,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藥對肛腸疾病的研究。E-mail:35161630@qq.com
  【摘 要】 目的:觀察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后使用體外培育牛黃外用換藥的臨床療效,尋求一種縮短肛周膿腫術后愈合期且安全有效的換藥方案。方法:將60例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使用鹽水紗條換藥,對所有患者創面滲液、切口疼痛程度以及愈合時間進行比較分析,治療組使用體外培育牛黃外用換藥。結果:治療組術后第7、14、21天滲液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術后第7、14天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且無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結論:體外培育牛黃應用于肛周膿腫術后換藥能夠有效減少創面滲液,減輕患者切口疼痛以及縮短切口愈合時間。
  【關鍵詞】 肛周膿腫;體外培育牛黃;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66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7-01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sing calculus bovis sativu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nal abscess after one-time radical resection, and to seek for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shorten the postoperative healing period of perianal absces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erianal abscess after one-time radical re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hanged with external medicine of calculus bovis sativu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hanged with saline gauze. Results the seepage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7, 14 and 21 days after surgery (P<0.05). The pain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7 and 14 days after surgery (P<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calculus bovis sativus for postoperative dressing change of perianal absces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wound seepage, reduce patients’ incision pain and shorten wound healing time.
  Keywords:Perianal Abscess; Calculus Bovis Sativ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肛周膿腫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的一種急、慢性化膿性感染疾病,是肛腸科一種常見的疾病。該疾病以肛竇、肛腺感染所致的瘺管性膿腫最為多見[1]。肛周膿腫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一旦確診應盡快手術治療,現目前多采用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肛周膿腫術后創面多采用開放式切口[2],目的在于保證切口引流通暢;肛周膿腫因其病因以及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人體特殊的生理結構以及生理功能,肛門局部容易受污染,常常導致術后創面滲液較多、切口疼痛劇烈,且愈合緩慢,愈合時間較長,所以術后換藥和對創面的處理在臨床至關重要。在臨床實踐中,中醫學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其中運用中藥外用換藥具有明顯優勢,為此本研究采用體外培育牛黃0.15g研磨均勻灑在鹽水紗條上用于肛周膿腫術后換藥,結果顯示對于肛周膿腫術后恢復愈合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肛腸科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膿腫患者列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18~57歲,平均年齡(34.30±12.3)歲,平均病程(10.5±8.55)天,其中低位肛周膿腫26例,高位肛周膿腫4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19~59歲,平均年齡(37.23±11.44)歲,平均病程(9.13±7.21)天,其中低位肛周膿腫25例,高位肛周膿腫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膿腫類型以及手術麻醉方式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醫學倫理 該臨床研究遵照赫爾辛基宣言,且獲得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診斷標準 參照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對于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
  1.4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肛周膿腫診斷,且年齡在18~60周歲。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麻醉、手術知情同意書。③術前輔助檢查無手術禁忌者。④患者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能堅持換藥及術后隨訪。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合并有糖尿病、結核、克羅恩病等對創面愈合有影響的疾病者。③妊娠以及哺乳期婦女。④過敏體質者。
  1.5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腰俞穴麻醉行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行開放性切口,術后予以靜滴抗生素5d,兩次/d??刂拼蟊?d,術后第2天正常飲食,便后兩組均予以中藥局部熏洗,自術后第2天開始換藥。
   兩組均從術后第2天開始換藥,首先用醫德保棉球消毒傷口2次后,對照組使用鹽水紗條填塞切口引流,治療組使用體外培育牛黃(廠家:武漢健民大鵬藥業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011,規格:0.15g),將0.15g體外培育牛黃研磨均勻撒在鹽水紗條上填塞切口引流,并予以無菌紗布覆蓋切口,膠布固定。兩組每天換藥1次,直至痊愈。
  1.6 觀察指標
  1.6.1 療效指標 觀察治療組與對照組術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創面滲液評分,術后第1天、7天、14天、21天疼痛評分以及兩組創面完全愈合所需時間。
  1.6.2 創面滲液評分 參考相關文獻[4],并結合臨床情況,具體細則如下:創面干燥、潔凈,表面敷料無分泌物痕跡:0分;創面少量分泌物,表面敷料污染部分小于1/3:1分;創面有中量分泌物,表面敷料污染部分介于1/3~2/3之間:2分;創面有大量分泌物,表面敷料污染部分超過2/3:3分
  1.6.3 疼痛程度評分 參考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并根據臨床實際擬定評分:無疼痛:0分;疼痛輕微,不影響睡眠以及日常生活,無需特殊處理:1分;疼痛明顯,但尚可忍受,影響睡眠以及日常生活,口服止痛藥可緩解:2分;疼痛劇烈,無法忍受,難以入睡,需肌注哌替啶等止痛藥物:3分
  1.6.4 創面愈合時間 從術后第1天起直至創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天數(以創面上皮完全覆蓋,疤痕堅實,創面無破潰為標準)。
  1.6.5 安全性指標 治療前后檢查患者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腎功等安全性指標;觀察記錄術后換藥過程中有無全身不良反應以及局部過敏等現象。
  1.7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創面滲液情況比較 術后第3天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創面滲液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天、14天、21天兩組創面滲液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具體結果見表1。
  2.2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術后第1天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切口疼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天、14天兩組切口疼痛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第21天兩組切口疼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2.3 兩組切口完全愈合時間比較 治療組平均愈合時間(24.53±3.72)d,與對照組平均愈合時間(28.63±4.21)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切口完全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 兩組在術后換藥過程中均無全身不良反應以及局部過敏發生,相關輔助檢查無異常。
  3 討論
   肛周膿腫是肛腸科一種常見并且多發的疾病,其發病急,進展快,局部腫脹疼痛明顯,可伴有高熱等全身癥狀;該病的發生多與肛門腺感染、化膿有關,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5]。肛周膿腫在中醫學中屬于“肛門癰疽”范疇,根據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如“臟毒”、“懸癰”、“跨馬癰”、“盤肛癰”等名稱[6],該病多屬實證,多因飲食不潔,過食辛辣厚味,引起濕熱內生,熱毒結聚而導致,臨床中肛周膿腫辨證多為濕熱下注、濕熱蘊結、熱毒熾盛,以清熱解毒利濕為治療大法,若為虛實夾雜證,也應當補虛不忘清熱,攻補兼施。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中醫學都認為肛周膿腫一旦確診,均需盡早切開引流并行一次性根治術,但為保證引流通暢,確保手術效果,多采用開放手術切口,手術后創面往往較大,切口較長,且由于肛門會陰局部特殊生理結構與功能,導致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后切口滲液較多、疼痛劇烈以及愈合時間長,給患者造成較大痛苦,同時在心理上造成了恐懼情緒,諸多負面因素最終又影響了傷口的愈合,造成了惡性循環,因此術后換藥非常關鍵。
   體外培育牛黃以??苿游锱5男迈r膽汁為母液,加入去氧膽酸、膽酸、復合膽紅素鈣等制成,主要化學成分為膽色素、膽酸、膽固醇、磷脂、肽類、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7]?,F代研究認為其性狀、成分、含量及藥效、臨床療效等方面與天然牛黃幾乎完全一致[8]。相關研究表明體外培育牛黃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能夠有效抑制炎癥的滲出[9],從而減少分泌物的滲出;同時體外培育牛黃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對疼痛具有抑制作用[10]。從中醫理論講,牛黃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等作用,為清熱解毒良藥,善治癰疽疔毒等熱毒蘊結證,單用、外用皆有效[11]。肛周膿腫在中醫學中為肛癰,病理因素多為濕熱、火毒等,體外培育牛黃清熱解毒,外用正切中病機,故具有良好的療效。
   在本研究中,治療組應用體外培育牛黃換藥,在減少創面滲液方面,在術后第7天、14天、21天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緩解切口疼痛方面,治療組在術后第7天、14天均優于對照組(P<0.05);在兩組切口完全愈合時間方面,治療組切口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體外培育牛黃外用換藥可以有效減少肛周膿腫術后滲液,降低切口疼痛程度,并能促進切口愈合,且無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趙自星.實用肛瘺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17.
  [2]李東平,吳彥江,張亮亮.特定電磁波譜治療儀局部照射聯合紫草油紗條促進低位單純性肛周膿腫術后創面愈合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報,2017,40(2):75.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2012:54.
  [4]白莉,甘從康,陳云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對高位肛周膿腫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創面恢復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13):2702-2704.
  [5]曹吉勛.新編中國痔漏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44-146.
  [6]陳紅風.中醫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276.
  [7]黃漠然,趙文靖,李晉生,等.牛黃及其代用品化學成分、分析方法和藥理作用的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8,38(7):1116-1121.
  [8]張月輝,于晶,項泳峰.體外培育牛黃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5(6):66.
  [9]孟慶云.體外培育牛黃的研制與臨床[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10):799.
  [10]吳濤,張程亮,蔡紅嬌,等.牛黃及體外培育牛黃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14,17(8):1396.
  [11]張廷模.中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01.
  (收稿日期:2019-02-01 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