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針灸結合超短波物理療法治療輕、中度腕管綜合征30例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溫針灸與超短波物理療法相結合治療輕、中度腕管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60例輕、中度腕管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行單一針刺治療。觀察組先行超短波物理治療,再行溫針灸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及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降低比對照組更明顯(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溫針灸結合超短波物理療法治療腕管綜合征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一針刺治療。
【關鍵詞】腕管綜合征;溫針灸;艾灸;超短波;物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1-0104-04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iciencyofcombinationofneedlewarmingmoxibustionandultrashortwavephysicaltherapyontreatingmoderate-mildcarpaltunnelsyndrome,andinvestigateoptimumtherapy.Methods60casesofmoderate-mildcarpaltunnelsyndromewerestudiedanddividedinto30cases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byrandomnumbermethod.Thepatientsfromthecontrolgrouponlyreceivedacupuncture.Whilethepatientsfrom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ultrashortwavephysicaltherapyfirstly,andthenreceivedneedlewarmingmoxibustion.TheVASscoresandclinicalefficacywererecordedand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s.ResultsAftertreatment,theVASscoresdecreaseddramaticallywhichshowedth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inboth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hichindicatedthatbothmethodsareofuseinmoderate-mildcarpaltunnelsyndrome.Theefficiencyoftheobservationgroup(90.00%),however,i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66.67%),anditshowed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amoungthetwogroups.ConclusionTheneedlewarmingmoxibustioncombinedwithultrashortwavephysicaltherapyiseffectivetothemoderate-mildcarpaltunnelsyndrome,andbetterthantheacupunctureinclinical.
Keywords:CarpalTunnelSyndrome;NeedleWarmingMoxibustion;Moxibustion;UltrashortWave;PhysicalTherapy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符合納入標準的60例輕、中度腕管綜合征患者(均為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確診病例)。依照就診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齡24~58歲;病程14~540d;發病單側24例,雙側6例。觀察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23~62歲;病程10~510d;發病單側23例,雙側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病位等分布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腕管綜合征診斷要點:①患肢拇指、食指、中指、環指橈側麻木或疼痛;②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障礙或無力;③大魚際肌出現不同程度萎縮;④屈腕試驗(Phalen征)和腕部叩擊試驗(Tinels征)均為陽性,或者任意一者出現陽性;⑤神經電生理檢測提示正中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或者異常。符合上述診斷要點1~4中2條以上及要點5的患者即可診斷為CTS[3]。
1.3臨床分型腕管綜合征臨床分型方法有多種,目前主要采用顧玉東腕管綜合征臨床分型方法[4]。見表2。
1.4排除標準對于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患者,均不參加本次臨床研究:①重度腕管綜合征患者;②腕管內有腫物;③腕關節部位有骨折病史;④有代謝性疾病;⑤妊娠期女性;⑥不能完成隨訪患者。
1.5治療方法
1.5.1對照組針刺取穴:阿是、大陵、神門、太淵、勞宮、內關、間使、曲澤,單側發病只取患側穴位,雙側發病取雙側。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桌面。穴位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蘇州天協針灸器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Φ0.35mm×40mm)行針刺,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度,大陵穴要求針感,針感向指端或上臂放射。留針30min,期間15min行針1次。每日1次,每周5次,2周為1個療程。 1.5.2觀察組①物理治療:采用落地超短波電療儀(LDTCD31,上海醫療器械高技術公司)治療,先將超短波電療儀電源開關打開,預熱5min,囑患者采取臥位或坐位,將患側手腕部平置,取電極板(?。﹥蓧K,每塊電極板與患者皮膚接觸面敷上氈墊(?。?,采取對置法將電極板分別放于患側腕關節的屈側和伸側。根據患者情況,急性期給予無熱量(粗調1,調諧80mA),慢性期患者給予微熱量(粗調2,調諧110mA),每次20min。每日1次,每周5次,2周為1個療程。
?、卺樉闹委煟撼滩ㄎ锢碇委熀笤傩袦蒯樉闹委?。針刺取穴和操作同對照組。待針刺完畢后,接著行艾灸治療,用刀切取長約1.5cm艾條,在艾條中央用止血鉗尖端捅一個小洞,注意不要捅穿另外一頭,然后將艾條分別懸掛于內關、大陵、太淵、神門穴針柄處,再將艾條下端點燃以行溫針灸,最后用一U型紙片置于艾灸的皮膚之上,期間注意詢問患者艾灸皮膚的熱度情況,以患者可以承受艾條熱度為度,避免燙傷。每截艾條為一壯,每個穴位灸一壯,溫針灸完成后,等待針柄冷卻后出針,出針后用棉簽按壓針孔10s,避免產生血腫。
以上方法,先采用超短波物理治療,再施以溫針灸,每日1次,每周5次,2周為1個療程。兩組各治療10次后觀察統計療效。
1.6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1.6.1觀察指標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5]:在紙上面劃一條長100mm的橫線,左端為0,表示無痛;右端為100,表示劇痛;中間部分各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將中間部分100等分,代表0~100分;患者根據自我疼痛的感覺在橫線的對應位置上標記記號,0~4mm為無痛,5~44mm為輕度疼痛,45~74mm為中度疼痛,75~100mm為重度疼痛。注:因本次研究只探究輕、中度腕管綜合征患者,故VAS評分顯示為重度疼痛患者不參與本次臨床研究。
1.6.2療效判定參照VAS評分并結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6]制定以下療效標準。治愈:治療兩個療程后,VAS評分≤4分,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如:腕關節活動自如、疼痛癥狀消失;手指活動不受影響,橈側三個半手指麻木、疼痛等癥狀消失;屈腕試驗(Phalen征)和腕部叩擊試驗(Tinels征)均為陰性。好轉:治療兩個療程后,VAS評分在5~44分之間,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但腕關節在勞累或者受涼后會出現輕度酸脹疼痛或者無力等不適,橈側三個半手指淺感覺減弱,屈腕試驗(Phalen征)和腕部叩擊試驗(Tinels征)均為陽性,或者任意一者出現陽性。無效:治療兩個療程后,VAS評分≥45分或者疼痛等級無變化,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無明顯改善。
1.7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VAS評分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說明兩組均能降低腕管綜合征患者VAS評分;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溫針灸結合超短波物理療法治療腕管綜合征在臨床療效方面要優于單一針刺治療。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腕管綜合征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4。
3討論
腕管綜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到壓迫而引起其支配區域內疼痛,運動、感覺障礙等臨床癥狀的一種疾病。腕管是指腕掌橫韌帶與腕骨所構成的骨—纖維管,通過腕管的主要組織有:正中神經、肌腱,正中神經處于淺層,故容易受到損傷。病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7]:腕管內容物病變或異常、腕管容積減小、腕管內容物增多,任意一個因素或者兩個因素或者三個因素均可致病。腕管綜合征的發展總體可分三個時期:早期以麻木、疼痛及感覺障礙為主;中期可出現肌肉萎縮、無力;晚期可發生運動障礙,嚴重者可致患肢功能障礙甚至致殘。所以,應及早有效治療本病。中醫學認為腕管綜合征屬“痹證”范疇,主要病因病機有兩個方面:傷后瘀血阻滯、傷后感受風寒。傷后瘀血阻滯導致經脈不通,“不通則痛”;傷后感受風寒,經脈阻塞,氣滯血瘀,筋骨失養而氣虛血少,肢體麻木,“不榮則痛”。
在治療方面,對于輕、中度腕管綜合征的治療目前首選保守治療方式,保守治療方式有很多種,據現有研究[8],療效最佳的應為局部封閉治療與綜合康復治療,但有研究[9]指出,局部封閉治療1年后有50%的復發率。所以,筆者在臨床上選擇綜合康復治療的方式。溫針灸是把針刺和艾灸有機結合達到協同治療作用,其鎮痛效果已經得到臨床的證實[10]。根據本經選穴原則,選取手厥陰經上的大陵、內關穴位,共湊溫通經絡、行氣活血之功;根據病變部位近部選穴原則,選取太淵、神門穴位,溫針灸的熱力沿針身傳入體內,這種針刺結合溫熱效應能增強細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神經興奮性,具有鎮痛之功[11],從而彌補單一針刺沒有溫通作用的不足。超短波電療機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頻電磁波作用于人的肌體進行治療的儀器,它是利用電容式的電極輸出能量,將病灶部位置于電極之間,在高頻電磁場的作用下,肌體部位的分子和離子在其平行位置震動,并相應磨擦而產生熱能效應,這種熱效應使患部的表層和深層組織均勻受熱,加速血液循環,增加組織肌體的新陳代謝,消除炎癥,從而達到治療效果[12]。超短波中小劑量作用于受損的周圍神經,可加速神經再生,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溫針灸是傳統的中醫治療方式,超短波物理治療是現代康復治療中的一種醫學物理療法,溫針灸結合超短波物理治療達到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在臨床治療中操作方便、廉潔,療效高,且易于病人接受。 目前,臨床上對腕管綜合征的綜合治療方式有很多,其臨床療效參差不齊,通過本臨床觀察,以期探尋更加合理、科學的綜合治療方法,真正達到早期預防及治療的最佳模式,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溫針灸結合超短波物理療法治療輕中度腕管綜合征具有見效快、療效好,是輕、中度腕管綜合征臨床治療的一種有效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大辭典[M].2版.2006.
[2]蔡玉梅,鄭繼范.麥粒灸配合針刺治療輕中度腕管綜合征[J].中國針灸,2016,36(4):387-388.
[3]李慶泰,田光磊.手外科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4]顧玉東.腕管綜合征與肘管綜合征的臨床分型現狀與建議[J].中華骨科雜志,2011,31(7):818-819.
[5JensenMP,ChenC,BruggerAM.InterpretationofVisualAnalogScaleRatingsandChangeScores:AReanalysisofTwoClinicalTrialsofPostoperativePain[J].Thejournalofpain:officialjournaloftheAmericanPainSociety,2003,4(7):407-414.
[6]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
[7]楊虎,盧薈.腕管綜合征的綜合治療進展[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11):2015-2017.
[8]邵靜雯,曹曼林.腕管綜合征的診療進展[J].中國康復,2014(2):141-146.
[9]AgarwalV,SinghR,SachdevA,etal.AProspectiveStudyoftheLong-termEfficacyofLocalMethylPrednisoloneAcetateInjectionintheManagementofMildCarpalTunnelSyndrome[J].Rheumatology,2005,44(5):647-650.
[10]蔡承全.溫針灸治療腕管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0):61.
[11]鐘藍.傳統艾灸作用機理初探[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9,5(6):46-47.
[12]李結枝.超短波治療盆腔炎、附件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4(9):96.
?。ㄊ崭迦掌冢?018-11-08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