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的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頸椎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采用針灸聯合推拿治療。結果:痊愈31例,好轉4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1.25%。結論: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針灸;推拿;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2
頸椎病是一種以頸椎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病。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以往好發于中老年人,但隨著近年來生活工作強度大和不良習慣養成,此類疾病的發病年齡出現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的頸椎病患者約占總人數的11.1% ,頸椎病患病率在某些職業中甚至高達90%以上[1],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本文采用針灸結合推拿治療頸椎病,取得滿意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 全部病例共8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齡30~70歲,病程15~10年。其中頸型13例,神經根型16例,脊髓型5例,椎動脈型14例,交感型8例,混合型24例。在年齡、性別、病程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經X線、頸椎CT或MRI證實為頸椎病,即骨質增生,頸椎節段性不穩定,椎管狹窄。診斷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頸椎病的診斷依據[2]。
1.2 癥狀與體征 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耳聾,惡心,嘔吐,體位性眩暈,視物不清,持物落地,猝然摔倒,頸肩疼痛、僵硬感,上肢麻木無力等。查體:被動旋頸實驗陽性,頸部壓痛,活動受限。頸椎X線片提示有不同程度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項韌帶及前后縱韌帶鈣化,椎間孔變形,以及頸椎生理曲度改變。
1.3 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主穴:取風池頸外夾脊穴。風池穴針尖向著鼻尖,深約1~1.5寸,使患者有酸脹感向枕、頭頂處出現較強的針感傳導。配穴:(1)椎動脈型或者頸型,配合雙側風池、大椎、百會與四關穴;(2)神經根型,配合肩井、肩偶、肩偃、手三里、曲池、外關、合谷以及會宗等穴;(3)交感神:經型,再配合風池、百會、內關、合谷、大椎等穴;(4)混合型則再配合雙側風池、四關肩髑、肩醪以及大椎穴。采取平補平瀉的,手法施行常規針刺。
推拿方法:患者針灸后休息10~20min,取正坐位頭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術部位,手法遵循由輕到重,動作輕柔,以滾、按、揉、拿等方法,先以三指拿法連貫拿頸項及肩部5次,后以滾法從頸項到背部,從頸項到肩部各行3次。在壓痛點上反復施術后以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兩側使肌肉溫熱松馳,最后以定點旋轉復位法,患者低頭,術后以肘關節托住患者下頜向前上牽引。最后以掌對揉頸椎、擦肩背,抖動上肢及搓上肢均各3次。臨床根據病情表現不同,可加減手法。如脊髓型可去旋轉扳頸椎,擊大椎,加揉按患肢;椎動脈型去旋轉扳頸椎,擊大椎,加壓百會、揉內關等。注意脊髓型頸椎病、有骨折、年老體弱者不宜采用定點旋轉復位法。
1.4 療效標準:治愈:頭暈、頸部疼痛消失,叩頂試驗、臂叢牽拉實驗等均為陰性,頸椎活動度正常,可恢復工作;好轉:頭暈、頸部疼痛減輕,頸椎活動度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變。
2 結果
痊愈31例,好轉4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1.25%。
3 討論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中老年人中發病率高),患者發病時會出現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不便。目前,對于頸椎病的發病機制臨床上還不是很清楚。但是,醫學界普遍認為這種疾病與壓迫和椎動脈交感神經叢受到刺激有關。從中醫角度來看,頸椎病屬于“眩暈"范疇。而眩暈主要是由于痰濁中阻、氣血不足、肝腎陰虛之分,但是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至關重要[3]。
針灸治療頸椎病主要作用為祛風散寒,調和氣血,疏經通絡。風池為風邪人腦之沖,又為治風之要穴,該穴淺層為枕神經、枕動脈,深層為椎動脈,取風池穴可以發揮風池治頭暈目眩頸項強痛之功效;頸夾脊穴具有疏通頸部氣血、通經止痛的作用,C3 - C7下均有相應椎骨下發出的脊神經后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分布,取頸外夾脊穴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減輕對椎動脈壓迫及牽拉,從而起到通經脈、調氣血、改善微循環的作用[4]。
推拿是我國中醫傳統的一種較為常見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幫助患者頸椎部分氣血運行,具有扶傷止痛,調和陰陽等作用,并且推拿還能夠緩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間關節活動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環。臨床上采用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治療效果更好,這種治療方法能夠使相鄰的椎體短暫性分開,同時增大了椎間隙和椎間孔,能夠減輕頸椎退變對血管的機械壓迫和對頸神經根的刺激[5]。
綜上所述,采取針灸和推拿的方式進行頸椎病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的疼痛顯著緩解,治愈率較高,提高了總有效率,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霍龍.理療配合針灸推拿治療特勤人員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軍醫學雜志,2015,36(5):40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50
王玉勝.腹針配合艾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50例[J].山東中醫雜志,2011,4(2):243
趙立勝.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76例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0):135
董旭東.分析針灸推拿治療頸椎病的臨床效果[J].家庭心理醫生,2014,8: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