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工作的難點與對策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我國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導致農產品質量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文主要就現階段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檢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與討論,并提出應優化基層農產品檢測體系、提升質檢機構檢測能力、注重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加大檢測設備資金投入等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想要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解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是關鍵。但是,近年來,我國的農產品安全事件卻頻頻發生,毒大米、毒生姜、毒豇豆等一系列惡劣事件層出不窮,給人民與社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一、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檢測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盡管隨著我國科學技術與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縣區已經陸續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但在很多地區,仍然普遍存在著在鄉鎮相關配套設施不齊全,農產品重點生產與流通單位監管網絡體系覆蓋不到位等問題。第二方面,在基層質檢機構檢測能力逐漸提升,檢測方式由從前單純的定性分析一步步擴展到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檢測范圍由原本單一的產品類型轉換為種養殖各類農產品全面應用的過程中,仍有很多地區的質檢機構存在著由于檢測項目覆蓋不全面、檢測效率相對低下、檢測結果不夠準確等情況,導致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需求無法得到實現的問題。第三方面,就是現階段,我國質檢機構普遍缺乏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檢測人員,大部分從業人員都不是本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其余的一小部分技術人員盡管是學習農業本專業的,但是上崗前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監測技術培訓,綜合檢測技術水平依舊不高。第四方面,我國多個地區的質檢機構,依舊存在著政府財政扶持力度小、檢測部門經費緊缺等問題。造成很多基層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存在不同程度的陳舊、老化現象,整體檢測水平低下,無法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二、完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工作的對策
  1.優化基層農產品質檢體制
  想要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工作的有效推行,就要大力優化基層農產品的質檢體系建設,建立起合理完善的監管與檢測制度。結合具體地區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基層現有的農產品檢測機構,將分散在質檢、工商、衛生、食品、農業等部門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達到農產品重點生產單位與流通場所的全覆蓋。形成縣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與鄉鎮監測站合理結合的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網絡體系。如我國江蘇省淮安市,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深化農產品質量監管,于年初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進行了大力完善,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明確落實,將全區所有農業生產企業、主體、種植大戶等作為監管重點,創建了15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點。從而在全區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監督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提升質檢機構檢測能力
  想要優化農產品監管工作,提高農產品質檢機構檢測能力是關鍵,應加大快速檢測的頻度,完善質檢機構常規檢測項目的覆蓋范圍,創新檢測實驗室的管理模式,做到常規檢測儀器的統一配套,從而提高管理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將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妥善結合起來。此外,還需提升對進入市場流通的農產品質量的管控工作,嚴禁質量不達標農產品流入市場。例如,石家莊政府就于2018年6月在全市128個基層檢測分所,108個農技推廣區域站統一配備了速檢設備,使其具備了蔬菜農藥殘留和畜產品違禁添加物的快速檢測能力,年平均檢測樣本達到21萬批次,使全市質檢機構的檢測能力達到大幅度提升,堅實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3.注重農產品檢測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想要從根源上徹底改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檢測工作的現狀,就一定要解決專業檢測人才稀缺的問題,注重農產品檢測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這項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加大力度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通過積極開展校園招聘與社會招聘,選拔出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檢測人才,加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隊伍中,為基層農產品質檢工作增添優質的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強對質檢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專業技能與工作素質的提升,通過組織同級檢測機構交流溝通、安排綜合能力培訓學習、開展專業知識定期考核等途徑,使質檢機構現有工作人員,能對相關法律常識、專業檢測手段、方法做到深刻了解與熟練掌握,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能有據可依,減少錯誤和疏漏的發生。
  4.加大資金投入,更新檢測設備
  政府加大資金財政投入,更新陳舊老化的檢測設備,是快速推進我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檢測工作的有效方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順利實施需要檢測設備的支持,加強科學技術與檢測設備的結合能夠有效解決農產品質量不達標的問題。目前,我國農產品檢測設備存在投入高、成本貴、培訓難、支出多等問題,導致檢測機構經費花銷較大,政府撥款難以支撐質檢機構設備的及時更新換代,嚴重制約了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運行效率與準確性。這就需要政府加強對農產品質檢工作的財政投入與資金支持,促進基層農產品檢測設備的及時更新,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全面性與高效性,促進檢測事業的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農產品的監管與檢測工作依舊在管理體制、檢測能力、人員綜合素質與設備更新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大力優化基層質檢體制、提升質檢機構檢測能力、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落實檢測設備的及時更新。進而改善目前的不良現狀,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薛曉昊.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思路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06):222.
  [2]羅苑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問題及對策[J].現代食品,2018(13):74-75+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3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