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生合唱教學訓練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變革,教育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的發展進步,所以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升,陶冶學生的情操。合唱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唱訓練,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對音調和聲部的練習,加強學生對合唱技巧的掌握,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那么在對中學生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要怎樣才能提升中學生的合唱技巧呢?這就需要教師對中學生進行合唱教學訓練,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合唱的重點,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下文就中學生合唱教學訓練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學生 合唱教學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96-01
合唱具有強烈的藝術美感,其主要從欣賞、歌唱和演繹三個方面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是當前中學生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合唱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的美感,能夠讓人們體驗到音樂的魅力,能夠通過學生的演唱進行音樂情感的抒發,但是學生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經常會由于跑調、掌握不準節奏、聲部混雜等多種原因,導致學生合唱中出現嚴重的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以提升學生對合唱技巧的掌握,促進學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1.提升學生合唱興趣
由于合唱過程枯燥乏味,加之教師教學方式死板,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合唱訓練的過程中,缺少合唱的激情和興趣,也就導致學生不能準確掌握合唱的重點內容,影響合唱效果,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合唱訓練充滿興趣,才能積極的融入到合唱學習之中,所以教師需要在深入了解學生性格喜好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愛好習慣進行了解,進而選擇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合唱內容。例如:針對學生喜歡的動漫電視《風之谷》和《天空之城》,其中合唱內容比較多,加之學生喜歡動漫觀看,自然對這些音樂的內容比較了解,教師利用這些音樂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合唱的興趣,從而有利于合唱訓練的順利進行。
2.合理進行呼吸訓練
歌曲演唱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能夠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從而才能保證音樂音調的合理,呼吸的合理掌握,能夠讓學生進行有力的發聲,讓學生將歌曲內的情感進行展示,教師在進行呼吸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生理特征出發,以聞花香的形式讓學生對吸氣的方法進行掌握,進而讓學生感受吸氣會到達的位置,并讓學生在呼氣的過程中吹紙片,幫助學生練習氣息,反復進行吸氣、吐氣練習,并進行急吐氣,勻吐等,從而讓學生對呼吸進行感受,使學生在掌握中進行氣息的運用。此外,教師需要注意呼吸訓練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所以需要對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并堅持每天進行訓練,合理掌控訓練時間,把握學生呼吸的力度,從而為學生的合唱打好基礎。
3.教授學生正確的發聲方法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發聲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笑聲、打噴嚏、哈欠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訓練,以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達到喉部的放松狀態,教師需要教授學生下沉喉部的方式,需要幫助學生通暢聲線,提升學生的腰部力量,由于這種訓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師需要合理進行動作的示范,并引導學生進行動作的演示,還需要通過具體的語言進行描繪,以幫助學生發出聲音。下面就具體的發聲方式進行講述:
?。?)歌唱中的打呵欠:它有別于生活中的打呵欠。是積極的,腰圍是膨脹緊張的。嘴巴要充分打開。
?。?)短促有力的打呵欠:特點是急促、干脆、有爆發力,聲音有震動感。
(3)保持的呵欠:全身的感覺是緊張的,聲音不要太明亮,要集中,從高往低唱??上榷毯箝L。
?。?)笑聲的練習建立良好歌唱狀態后,引導學生笑著動嘴巴。發斷音:哈!哈!哈哈!位置要高。發聲方法是獲得最佳聲音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唱一些練習曲。小學生發聲練習一般都要排在每節課的開頭時間,不宜過長,而且要注意科學性、系統性,要少而精。
4.合理進行指揮調節
由于合唱的人員比較多,而且合唱人員的歌唱水平不一,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需要合理對其進行指揮與協調,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訓練過程中根據指揮規范化自己的歌唱能力,合唱訓練的指揮水準對于音樂感染力的影響毋庸置疑,因此要想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合唱聲樂藝術,則應當進一步深入了解合唱指揮藝術。對此,教師可以在進行理論講解的過程中做好合唱指揮相關理論的教學,并以此來提升對合唱訓練整體性和統一性的把握。除此之外,合唱訓練不僅需要依賴于高水準的合唱指揮,還需要依靠樂器的伴奏,對此,教師應當在進行合唱訓練教學時,精心篩選出合適的伴奏,并在伴奏的情緒引領和推波助瀾等作用下更真切地感受到合唱藝術的激昂壯闊或歡樂祥和。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以提升學生的合唱積極性,其次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呼吸訓練,為學生的合唱打好基礎,再次教師應該通過趣味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發聲訓練,幫助學生分析歌唱曲目本身的特點和感情以及歌唱方式,最后進行合理的指揮,保證學生合唱的協調統一,從而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瑞紅.新課標下中學生合唱訓練的有效方法[J].音樂天地,2014(06):16-17
[2]賴正興.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的開展[J].音樂時空,2015(22):169
[3]張媛媛,時躍.“三分教學”在初中生合唱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5(16):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