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驅動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進步,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問題驅動法作為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受到了廣大生物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問題驅動法的有效應用,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分析和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關鍵詞:問題驅動法;高中生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53-1
問題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領域內的各種問題為學習起點,以問題為核心規劃學習內容,讓學生圍繞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問題驅動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問題的提出者、課程的設計者以及結果的評估者。
問題驅動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容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活躍其思維。
問題驅動法,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和掌握生物知識,這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來說有著極強的作用。筆者現結合生物教學實踐,對問題驅動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一、注重問題有效
有效的問題不僅能夠迅速調整學生的狀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保障問題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
比如:在《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等基礎知識。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展示了地殼和細胞中元素差異的表格,并且,提出了問題:從表格中能夠得出怎樣的結論?有的學生就提到了元素在細胞中和無機環境中含量有一定的區別。緊接著,筆者就提出了問題:占細胞鮮重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又是什么?怎樣解釋這樣的現象?大部分學生都無法直接解釋這個問題的原因。所以,筆者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首先,筆者提出了問題:鮮重和干重最主要的區別是什么?學生回答是水分。然后,再問:水是由怎樣的元素組成。學生回答氫和氧。接著提問:鮮重干重元素含量差異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學生就能夠明確組成細胞化學物最多的元素是C。最后,筆者提出了問題:為什么最多的是C,C具有哪些特性才能夠使自己成為基本的元素。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就能夠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生物知識。
二、構建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的創建,能夠使學習過程更加直觀和形象。并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記憶中存在的生物知識和相關經驗,還能夠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生物知識同化所學的新知識,發展學生的生物素養和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結構出發,構建多樣化的問題情境。
比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明確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建了這樣一個情境:一名大學生因為沒有吃早餐而暈厥了。請問:為什么不吃早餐會暈厥?同時,筆者還為學生展示了家庭一般的食譜,要求學生討論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是否一樣?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就能夠對本節課的基礎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緊接著,筆者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糖:白糖、黃糖、冰糖、麥芽糖、葡萄糖等等,并且,筆者提出了問題:這些糖都是同一個類型的糖嗎?糖都是甜的嗎?通過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探索,學生就能夠認識到:還有很多糖是不甜的,淀粉其實也是糖類??梢姡瑔栴}情境的創建,是能夠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的。
三、組織探究活動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踐探究任務,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從根本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生物問題。只有這樣,學生的生物素養才能夠有所提高。
比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掌握了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和胞吞、胞吐的相關概念之后,筆者為學生創建了實踐探究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細胞膜的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的資料。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會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探究了問題:變形蟲從外界獲取大分子物質、大顆粒物質,那么,請問這些物質是如何進出細胞呢?在完成了這些任務之后,學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自然會有提高,相應的,學生的生物素養也會得到一定的發展。
總而言之,問題驅動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有效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在問題中明確生物知識的內涵,而且要指導學生創建問題情境,設計實踐探究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金芳.淺談高中生物新授課不同課型中提問方式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11).
[2]許慧.IRF提問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