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葉種植技術及有效管理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闡釋生態理念的價值內涵,簡要分析當前我國茶葉種植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旨在遵循生態理念價值路徑,提出基于生態理念影響下的茶葉種植技術及有效管理策略。
  關鍵詞:生態理念;茶葉種植;有效管理;技術分析
  “生態理念”是一種和諧、綠色、自然、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思維,在全社會廣泛推行生態理念的大環境中,茶葉種植及管理應尋求新思路,基于人們在茶產業方面的養生、健康及休閑訴求,將“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生態理念與茶葉種植技術、管理模式相結合,針對茶葉種植與管理中尚存的“粗放、分散、產業化和規?;潭炔桓摺钡牟蛔?,將生態思維運用到茶葉種植土壤、施肥、水分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全過程,實現茶產業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一、“生態理念”的價值內涵
  生態戰略已上升為國家基本國策,生態理念在各行各業已成為普遍思維和共識,且得到不同程度的踐行與詮釋,其基本內涵是指以尊重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根本宗旨,通過構建生態、和諧的可持續消費與發展體系,培養人們的自律意識與自覺精神,倡導人與自然生態之間和諧共融的價值理念。
  在生態理念日益成熟的當今時代,實現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整個社會發展運行的根本,關鍵在于推行綠色、生態化的思維方式,鼓勵人們采用科學的茶葉種植技術,引入完善的茶葉管理機制,依托生態原理進行食物鏈對接,形成全新的茶葉種植、生產與經營管理模式。該模式能夠優化茶區生態經濟結構,調整茶產業市場運作方式,促進茶文化可持續、健康發展,提高茶園的生態、社會效益。
  二、目前我國茶葉種植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茶產業是一種傳統產業,雖然我國擁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及茶葉種植歷史,但長期以來,受技術、思想與經營運作體制等主、客觀因素制約,目前我國茶產業依然比較粗放,尤其在茶葉種植與管理中,產業化和規?;潭炔桓撸s化、生態化技術依然有待強化。
  例如,很多茶農受傳統農業思想抑制,在種植茶樹與茶葉管理中,采用的栽培管理技術不科學,片面依賴于化肥和農藥,致使茶葉產品的品質趨于劣化。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主要茶產業種植區尚未形成成熟的從種植栽培到管護整個環節的先進技術體系和茶葉產業運作機制,且在茶葉品質把控與產量提升方面的做法與人們自然綠色、生態、健康訴求不相匹配。盡管大眾對茶和茶文化的價值理解在不斷成熟和深入,但很多茶農在茶葉種植中盲目追求產量與銷量,忽視了茶葉種植與管理技術的科學生態化。
  三、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葉種植及有效管理分析
  1.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葉種植分析
 ?。?)基于“生態理念”的茶-防護林復合種植技術。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葉種植需遵循“再生”、“循環”、“協調”、“整體”等原則,首先應將“茶-防護林復合種植”等現代化科學技術與傳統茶產業等農業種植栽培技術有機結合,因地制宜通過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對茶園的園、林、路、水、山等合理規劃,并將含笑、櫻花、桂花等花草樹木種植于茶園內的溝渠、道路及空缺地的兩旁或周圍,以形成網或帶狀式的隔離帶以及防護林體系,進而通過改善和調節茶園茶樹種植栽培小氣候,使茶樹能夠有效抵御災害性自然天氣侵害。
 ?。?)基于“生態理念”的茶-經果林間作種植技術。在茶樹種植栽培過程中,還可實施“茶-經果林間作”技術,例如,將柿、山蒼子、獼猴桃、杜仲等農作物合理配置種植于茶園內,以優化綠植與茶樹之間的相互層次結構與空間距離,進而實現茶-草本作物套種,一方面,能夠使綠植與茶樹等植物共生互利生長,優化整個茶園的種植生態結構;另一方面,該模式下,能夠節省土地資源和施肥成本,實現茶園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進行規模化與集約化種植,并將茶園的利潤在原有純茶園種植基礎上提高約50%左右。
 ?。?)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草本作物套種技術。該技術模式下,可將黃豆、花生等具有固氮生物功能的草本植物套種于農村叢播稀植茶園或茶樹樹冠覆蓋度較小的幼齡茶園中,以提高整個茶園的綜合利用率,改良茶樹生長的熟化土壤,增加地面水土養分,提高茶園的資源利用率與市場競爭力。但為了能夠滿足茶樹種植需求,需在坡度≤25°以下的茶葉種植場地及靠近水源地的厚實土壤中種植茶葉。
  2.基于“生態理念”的茶葉種植管理分析
 ?。?)土壤?;凇吧鷳B理念”對茶樹種植管理中,前期需測量茶園土壤的植被覆蓋率、肥沃程度,以改善土壤墑情,并根據茶樹營養需求,因地制宜對土壤進行除草和深耕管理,冬季土壤需深翻15cm,施足底肥,復合肥以每畝50kg為宜,農家肥以每1500kg為宜,在此基礎上還需將相應草料覆蓋于深耕和除草后的土壤表面,以增強土壤蓄水能力和活性,當然也可考慮采用蚯蚓改善土壤結構。此外,還應依據茶樹齡期,對茶樹間距進行合理調整,避免牲畜踩踏,定期對茶樹綠肥栽種進行優化,以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水分。水分是茶樹健康生態生長必不可少的養分,一般耕層土壤最適宜的生態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75%~90%之間,但管護人員需動態監測茶園內土壤的含水量,同時還可對土壤進行鋪草覆蓋處理,以增加茶園內茶樹植被的涵養水分。為了避免水分過量流失和蒸發,在干旱季節還應借助生態化的引水灌區或水利基礎設施強化對茶園的水分管理。
 ?。?)施肥?;谏鷳B理念種植管理茶樹前,需漚肥管理,為茶樹苗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養分,同時還應將少量加肥和磷肥搭配到有機肥中,以充當主要基肥,為茶樹苗木成活提供所需養分。在此過程中,需基于生態理念選擇質量和信譽良好廠商生產有機肥,若條件充分,可在茶園附近建設生態養殖基地,自制以沼液和糞便為原料的生態有機肥,只有實現對畜牧糞便及生活垃圾的循環利用,方能降低種植管理成本,保障生態茶“真生態”。
 ?。?)病蟲病害。茶葉種植管理中,病蟲病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生態植保方針,并優先基于生態理念選擇物理和生物綜合防治方法,盡量節省農藥使用量,通過人為壓縮害蟲生存空間,利用波爾多液、苦參堿等礦物性藥源殺蟲,起到良好的生態防治效果。
  四、結語
  生態理念的核心內涵和要義是“和諧與共、綠色自然”,其與我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茶產業有著天然契合性。當今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改善和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與健康,因此構建以“生態理念”為核心的茶葉種植與管護技術體系,已成為促使我國茶產業實現創新轉型的重要趨勢。所以,應將“生態理念”融入到茶葉種植及有效管理中,從茶樹生長的環境出發,通過優化、改善茶樹種植生態條件,將大眾獨特的飲茶訴求與茶園環境、茶葉種植管理技術深度融合,注重詮釋“綠色、生態、有機、無公害”等正確的茶產業理念,真正促進茶葉產業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品質口感與產量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超顯.茶葉種植面臨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11):2.
  [2] 胡薇.綠色環保理念下茶產業的發展模式探討[J].福建茶葉,2018,40(09):354-355.
  [3] 呂霜.茶葉種植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8,40(07):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8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