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綠色水稻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62-01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志碼: B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稻的要求越來越高,培育綠色優質水稻成為我國市場的迫切需求。針對水稻栽培技術的重要性、水稻栽培技術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綠色水稻栽培技術作了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水稻;栽培技術;重要性
水稻作為一項重要的農作物,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我國地域遼闊,很多地方都可以種植水稻,但由于部分地區的生產環境和氣候不佳,因此水稻栽培技術較為落后,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也不利于水稻產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改良綠色水稻栽培技術。
1 水稻栽培技術的重要性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因此對糧食的需求比其他國家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我國必須提高糧食的生產效率。目前我國多數地區的糧食都是以水稻為主,水稻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水稻的產量,才能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2 水稻栽培中出現的問題
2.1 水稻品質達不到消費要求
我國的很多水稻其品質無法達到消費者的要求,東北地區尤為嚴重。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水稻品質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農民在種植水稻時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只求量,不求質,不注重對水稻的管理和培育,所使用的栽培技術相對落后,水稻質量得不到提高,部分水稻出現病蟲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影響了市場供應量。
2.2 生產效益低
我國水稻整體呈現生產效益低的狀態,與水稻的生產管理有很大的關系。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指導,很多水稻生產商在水稻生產中常常只注重某些特別環節的管理,而忽略了其他環節,導致水稻生產脫節的現象嚴重,從而影響水稻生產的整體效益。
3 綠色水稻栽培技術
3.1 種植地的選擇
綠色水稻栽培首先應當對種植地進行科學選擇,通常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更適合水稻生長。另外,種植地還應當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可以對有害物質進行有效控制。
3.2 選用良種
應選擇產量高、適應性強的品種,將需要注意的事項歸結為以下幾點:①不同的地區氣候環境不同,所選的水稻品種需能適應當地的氣候。②所選的綠色水稻應具有良好口感,使其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增加效益。③選用的品種其綜合抗性好,特別是能抵御生產中易發生的主要病蟲害,從而降低綠色水稻生產過程中的農藥使用次數和使用量,保證稻米食用安全,且降低成本。④為了保證水稻的質量,選擇的綠色水稻品種應當是已經通過國家審定和試驗。如果是待審定的品種,則應當確保種子的純度不低于98%,并且發芽率應不低于93%。
3.3 培育壯苗
3.3.1 播前準備
水稻播種前應對種植地進行清理,保證其通風、向陽、無雜草。同時,建造苗床。將其高度控制在50 cm以上,并搭建大棚。施入過篩無害化優質農肥10~15 kg/m2、沃必達壯秧劑125 g/m2,與備好的過篩旱田土混合拌勻后,將其播撒在苗床上,播撒的厚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一般以10 cm為宜。同時對土地進行澆水,保證土壤水分達到飽和狀態[1]。
3.3.2 使用先進機械設備
在綠色水稻栽培技術的改良中,先進的機械設備是非常必要的選擇。近年來,由于我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其廢氣、廢水的排放對周圍土壤造成了一定破壞,導致土壤種植條件惡化。通過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機械化的種植與生產,能夠在小規模的生產中降低成本,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3.3.3 溫濕度管理
在水稻出苗前,應當保證其始終處于密封環境中,目的是保證足夠的溫度和濕度。水稻出苗后,一般選擇無風的晴天進行通風。白天大棚內的溫度盡量控制在25 ℃左右,晚上控制在20 ℃左右。在移栽之前進行全揭膜,煉苗3 d以上。一旦天氣出現降溫,應及時增加覆蓋物,保證棚內溫度。如果苗床出現了缺水的情況,則選擇早晨或者晚上進行澆水。如果苗床出現了積水,應及時晾床。
3.3.4 病、蟲、草害的防治
綠色水稻栽培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病、蟲、草害問題,對于水稻的健康生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傳統的處理方法是噴灑農藥,但是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因此,我國應加大研究力度,一是研究新型農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二是研究新型作物,使其具有更強的抗性,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
3.3.5 適時收獲
完熟達到90%收獲。做到單收、單貯,使綠色水稻產品達到國家2級以上標準。
參考文獻:
[ 1 ] 陳寶成.黑龍江省水稻栽培技術若干問題探討[J].活力,2010(12):143.
?。ㄊ崭迦掌冢?019-03-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