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血常規檢驗在常見貧血診斷與鑒別中的應用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血常規檢驗在常見貧血診斷與鑒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檢驗科檢驗的6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貧血類型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研究組30例,參照組30例,研究組為小紅細胞性貧血患者,參照組為巨幼細胞性貧血。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結果: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在MCH方面的差異不明顯,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與參照組患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常規檢驗在常見貧血診斷與鑒別中的應用價值極高,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可以有效地鑒定出患者是小紅細胞性貧血還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因此,血常規檢驗可以推廣應用在臨床常見貧血的診斷和鑒別中。
  【關鍵詞】 血常規檢驗;常見貧血診斷;鑒別;應用價值
  貧血是常見且多發的一種血液性疾病,臨床表現為人體外周血紅細胞數量減少,發病因素比較多,如造血干祖細胞異常、紅細胞破壞過多等,貧血病情比較復雜,且臨床癥狀隱匿,因此極易被忽略,也不是很重視貧血疾病,伴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導致病情加重,最終威脅著患者的健康病降低了生活質量[1]。血常規檢驗比較經濟實惠,為了研究血常規是否能夠有效地鑒別、診斷出患者的常見貧血,本院特對6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進行研究,經臨床觀察發現,血常規檢驗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具體的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檢驗科檢驗的6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貧血類型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研究組30例,參照組30例。研究對象均已確診為貧血患者。研究組患者:年齡在20~60歲,平均年齡(45.11±5.23)歲;男16例,女14例。參照組患者:年齡在20~60歲,平均年齡(45.89±4.98)歲;男13例,女17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參與調查。
  1.2方法
  30例參照組患者和30例研究組患者都要做血常規檢驗,在60例患者早晨8∶00空腹的情況下,由專業檢驗人員抽取患者2mL的靜脈血液,存于血常規真空的專用儲存管中,儲存好之后要及時的進行搖晃處理,注意動作要輕柔,一般搖晃6~8次即可,同時要在血液樣本上面做好標記[1]。將血液樣本送檢,隨后對60例研究對象的血液做血常規檢驗,在此過程中要借助血液分析的專業儀器。因為檢驗結果受到人為的影響,因此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的操作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操作,避免因為檢驗人員工作的失誤造成檢驗結果的偏差。此外對于已經分析完的血液要進行妥善護理[2]。
  1.3觀察指標
  主要對兩組患者的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進行觀察。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由專業人員對兩組患者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比容(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計數(RBC)、以及血紅蛋白水平(Hb)等實際指標檢驗結果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軟件SPSS 20.0對兩組患者血常規各項指標檢驗結果的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使用P值來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經檢驗后發現,研究組30例患者MCHC、MCH、MCV、RDW、RBCHb指標分別為(281.25±3.56)g/L、(22.41±2.10)pq、(73.51±3.45)fL、(20.35±1.54)%、(3.49±0.47)×1012/L、(72.56±19.98)g/L,參照組30例患者MCHC、MCH、MCV、RDW、RBCHb指標分別為(322.56±3.41)g/L、(22.56±2.31)pq、(67.45±2.54)fL、(12.45±1.56)%、(5.01±0.74)×1012/L、(94.01±13.12)g/L。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在MCH方面的差異不明顯,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0.214);研究組患者的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與參照組患者的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37.475、6.325、16.117、7.754、4.013)。
  3討論
  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患者的貧血種類也是不同的,貧血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例如孕產婦缺鐵性貧血,就會降低孕產婦的凝血功能能,可能造成生產時候發生大出血,這對孕產婦是有著生命威脅的。貧血的早期癥狀并不是很明顯,因此極易被忽略,及時發現也認為貧血并不屬于疾病的范疇,沒有重視,可是一旦因不適就診后會發現感染等疾病,不僅加重的病情,在治療起來也具有了一定的難度[2]。臨床上對于貧血患者的診斷要根據患者的不同貧血類型進行,因此做好患者貧血的診斷和鑒別就極為重要[3]。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DNA合成障礙所引發的,詳情表現為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另外也可是藥物、遺傳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大紅細胞性貧血的動,進而破壞骨髓生成。針對不同類型貧血的治療措施也不相同,為了更好地提高貧血患者的治療效果,對貧血的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對貧血進行檢測之前,需要詳細地了解患者的發病因素、臨床表現等情況,常規的檢測方法在診斷時主要依靠常規血常規檢查,在本次研究中利用血常規檢驗的各項指標來進行判定,本院通過對兩組對比觀察發現,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在MCH方面的差異不明顯,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與參照組患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營養性小紅細胞貧血與巨幼細胞性貧血都屬于常見貧血,MCHC、MCV、RDW、RBC、以及Hb等五項血常規指標可以有效的鑒定出患者是營養性小紅細胞性貧血還是巨幼細胞性貧血,血常規檢驗在常見貧血診斷與鑒別中的應用價值極高。臨床上有多種診斷、以及鑒定患者貧血的醫療手段,但是相較于其他鑒定、診斷手段而已,血常規檢驗更為簡單,操作比較方便,患者所需要的費用也比較少,所以在臨床上診斷以及鑒別患者的常見貧血時,可以選用經濟實惠的血常規檢驗,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林艾晶.血常規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3):29-30.
  [2] 蔣主輝.血常規檢驗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3):1922-1923.
  [3] 姚文娟,穆啟明.血常規在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的應用價值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08):1129-1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9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