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討論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比較。方法:選取14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治療進行血常規檢測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靜脈血)和對照組(末梢血)。結果:實驗組的白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紅細胞壓積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血紅蛋白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血小板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結論:在血常規檢測中使用靜脈血檢測的穩定性以及實際測量值高于末梢血,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采血方法;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檢驗
  【中圖分類號】R33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血常規檢測是一種常見的檢測方法,主要通過檢測血細胞的形態,數目以及結構的情況,了解患者的身體的異常的情況,為診斷以及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1]。在血常規檢測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分為靜脈血以及末梢血[2]。本文中選取14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治療進行血常規檢測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靜脈血)和對照組(末梢血),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4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治療進行血常規檢測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靜脈血)和對照組(末梢血)。其中,實驗組患者有女性34例,男性36例,年級中最小患者為22歲,年級最大的患者為62歲,患者的年級的平均數為40.9歲。對照組患者有女性35例,男性35例,年級中最小患者為21歲,年級最大的患者為65歲,患者的年級的平均數為41.1歲。
  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文員會的批準。選取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的情況比較沒有明顯差別,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選取的患者均進行血常規檢測,其中實驗組的患者需要采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在采血后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SysmexpocH-100i)進行血常規檢測。在對照組中使用末梢血。在檢測中使用酒精棉進行手指部位的消毒,之后使用專業末梢血針進行穿刺,采取末梢血。在采血后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SysmexpocH-100i)進行血常規檢測。
  1.3 觀察標準
  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紅細胞計數以及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血紅蛋白計數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統計本文中出現的數據,其中紅細胞計數以及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血紅蛋白計數為計量資料,實行T檢驗,主要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進行表達;在檢驗過程中如果得到P<0.05,那么比較的兩組之間差別較大。
  2 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紅細胞計數以及白細胞計數的情況
  實驗組的白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計數以及血小板計數的情況
  實驗組的紅細胞壓積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血紅蛋白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驗組的血小板計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3 討論
  血常規檢測是一種常見的檢測,能夠通過檢測血細胞中情況反映身體的異常,為診斷以及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3]。血液可以分為液體以及有形細胞兩部分,在血常規檢測中主要使用細胞的部分[4]。在檢測中血常規能夠在早期發現很多全身性疾病,從而早治療,提高患者的治愈率[5]。在檢測如果白細胞的數值以及分類發生變化,很可能出現感染性疾病,如果紅細胞或者血紅蛋白的含量出現明顯下降,很可以出現貧血,如果紅細胞含量上升,很可能出現紅細胞增多癥[6]。當血小板出現減少,很可能出現出血或者出血后不止。如果血小板的含量提高,很可能身體中出現血栓[7]。在白細胞分類中,如果出現中性粒細胞偏高的情況,很可能是發生細胞感染,骨髓增殖癥,炎癥等。如果出現中性粒細胞偏低的情況,很可能出現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或者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情況。如果嗜酸性粒細胞過多,很可能出現寄生蟲感染,過敏,皮膚病或者白血病,惡性腫瘤等。如果嗜堿性例細胞過多,很可能出現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殖的疾病。如果患者出現單核細胞增多的情況,很可能出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細胞感染的恢復期等情況。如果患者的淋巴細胞減少,很可能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缺乏病等。血常規檢測的主要內容為血小板計數,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以及血紅蛋白計數,紅細胞壓積的情況。血常規檢測的準確性會對醫生的診斷以及下一步的治療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血常規檢測出現失誤,很容易影響患者的治療。在血常規檢測中一般采用靜脈血或者末梢血作為血樣,使用不同血樣檢測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差異。靜脈血的穩定性高于末梢血,但是末梢血的采血比較容易,也容易被患者認同,操作比較簡單。如果血常規檢測過程中對準確性要求比較低,可以使用末梢血進行檢測。如果在血常規檢測中要求準確性比較高,一般使用清晨空肚靜脈血。
  本文研究中選取70例血常規檢測的患者使用靜脈血檢測,選取70例血常規檢測的患者使用末梢血檢測。根據研究發現,使用靜脈血檢測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高于使用末梢血檢測,比較差別較大(P<0.05)。使用靜脈血檢測的患者的紅細胞計數高于使用末梢血檢測,比較差別較大(P<0.05)。使用靜脈血檢測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高于使用末梢血檢測,比較差別較大(P<0.05)。使用靜脈血檢測的患者的血紅蛋白計數高于使用末梢血檢測,比較差別較大(P<0.05)。使用靜脈血檢測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高于使用末梢血檢測,比較差別較大(P<0.05)。王文峰等[8]研究的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效果對比,所得的結果與本文所得的結果具有相似性,說明本文研究具有重復性,可信性比較高。   綜上,在血常規檢測中使用靜脈血檢測的穩定性以及實際測量值高于末梢血,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崔鳳霞,孫丹.淺談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07):85-86.
  Papafaklis,M.I.,Muramatsu,T.,Ishibashi,Y.et al.Fast virtu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intermediate coronary lesions using routine angiographic data and blood flow simulation in humans: Comparison with pressure wire- fractional flow reserve[J].Euro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uroPC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4,10(5):574-583.
  余東娟.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15):149-150.
  巴哈爾古麗·卡依爾.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9):147-148.
  奚敏芬.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146-147.
  陳巖.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應用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8):277-278.
  Zhongsi Yang,Lei Xu,Li Liu et al.Routine screening of blood donations at Qingdao central blood bank, China, for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with a real-time, multiplex nucleic acid test for HBV, hepatitis C viru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s 1 and 2[J].Transfusio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2013,53(10 Pt.2):2538-2544.
  王文峰.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效果對比[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05):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