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復習課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思維導圖”被廣泛應用于教學課堂中,思維導圖之所以這么受歡迎的原因在于它能夠把抽象的思維過程用圖來展現出來;除此之外,還能把難懂的信息用簡單明了的線條描繪出來。所以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中去,尤其是歷史復習中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提高解題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優化教學 高中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45-01
  一、利用“思維導圖”作為復習之初的引領,指導學生讀懂課本
  復習課主要是要把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喚起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印象,把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脈絡。在剛開始復習的時候,大部分教師都比較重視打好基礎,運用這樣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高考的訴求,進行大面積的基礎復習。但是如果教師過于激進,想讓學生在剛開始復習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知識都記住,這樣的方法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所以,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理解知識,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前提下再進行背誦。根據歷史學科的實際特點和需求,我們可以把雜亂的歷史知識點變得有順序,讓學生的復習更加有條理,所以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理解知識,再去背誦知識,這樣復習效果才會更好。
  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三第一遍的復習,可以通過畫圖的方法來進行復習,畫圖的依據要從課本內容出發,通過創設各種各樣的問題來有針對性的復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每個章節進行總結、構圖。在課堂里,教師要在黑板上設計一些知識的問答,通過這樣的問答讓學生回憶知識,回答問題,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進行畫圖,當教師畫好圖之后,學生也能隨著教師的筆觸把所有的基礎知識復習一遍,學生的思維和教師畫的圖也能達成一致。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畫好的思維導圖能夠把學生平時所學進行總結、整理,幫助學生理清知識框架,使得學生頭腦清晰,完整的掌握知識。
  二、利用“思維導圖”開始第二輪復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擴展
  1.在“章節導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建立“單元導圖”和“模塊導圖”
  歷史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整體性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各個單元之間存在的聯系,在首輪復習后,教師要帶著學生們再次回歸教材,在每個章節框架的指導下把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每個單元的導圖,還要在單元導圖的基礎上再去建立“模塊導圖”,是的章節-單元-模塊之間建立一個完整的聯系。
  2.以思維導圖為基礎,讓學生不斷擴展知識
  “思維導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就是能夠起到聯想的作用,要實現“思維導圖”的這個功能,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解和分析,形成對舊知識的新認識。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發現其中隱藏的知識,并且在“思維導圖”中進行補充。所謂隱性知識是指在課本中沒有直接告訴給學生的知識,但是又占有很大地位,并且對學生具有很多啟迪作用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都不是具體的知識,但就是這些知識點才能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通過思維導圖來積累知識,學生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手中的思維導圖就不僅僅是圖,而是一個知識網,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在指導學生延伸知識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學習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學生思維導圖的構建也不盡相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相學習,用同伴間的幫助來促進彼此的學習。
  三、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高考歷史復習的關鍵
  1.要堅持中心原則
  在思維導圖的確立過程中,這個中心可以是學習內容的重難點,也可以是其他內容,這個中心要能夠把知識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例如“開辟新航路”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對原因和影響的分析,雖然他們是重點,但如果作圖時把這兩點放在中心位置,做出來的圖看起來就會很混亂,各知識點間的聯系也顯得不密切。所以教師可以把“開辟”作為本課的中心,把“原因”和“影響”作為分支延伸出來,還要根據教材或者教學輔導書進行擴展,這樣的導圖才是有層次的。學生在進行背誦和聯想時,才會有條理、有框架。
  2.要堅持教師和學生互相配合
  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但也要堅持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應當是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進行的,教師要把學生放在核心位置,要為學生服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在課堂教學的這個大環境下,要想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定要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即使是高中學生,他們的心智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還是一群需要老師指導的孩子,但是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教師也不可以把知識全都倒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去建構,自己去理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掌握知識。
  3.堅持“常用常新”
  在考試時,“思維導圖”就像汽車使用的導航,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快速根據圖的指引,找到問題的答案,所以教師要明確,做思維導圖不是最終目的,幫助學生獲得做題能力才是做圖的目的。利用“思維導圖”優化教學,首先要幫助學生對舊知識進行鞏固、整理,然后在整理的過程中給學生新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把思維導圖里的知識深深的印在頭腦中。要把圖里的內容深深的印在學生的頭腦中,就要讓學生經常去運用知識,經常運用知識才能不斷的翻新知識。要經常補充知識,不斷完善知識體系,還要經常背誦知識點,把知識建立橫向和縱向的聯系。最后要思考和分析知識,要不斷的聯想和想象,通過眾多材料來填充知識,豐富頭腦,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做到常用常新。
  四、結束語
  總之,高考是一個需要學生展現綜合能力的機會,是一個需要大量知識積累的過程,用“思維導圖”來開展高考歷史復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知識,也能鍛煉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但積累也是一個過程,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需要長期的堅持,思維導圖能帶領學生梳理框架,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記憶知識,而且是一種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生特點的學習方式,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課堂效率,所以在歷史課堂建立思維導圖應當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袁常松.結合思維導圖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J]. 知識窗(教師版),2017,(0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9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