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課程當中的主要學習的主科課程之一,在學習過程當中占據了很多課時,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卻有待提高。這里面主要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小學生年齡小,預習能力差;課堂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興趣不高;課堂教學過度注重形式,按部就班,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諸如此類的問題導致了課堂的學習效率不高。為了改變當前狀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合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的,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來,這樣才會改變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的尷尬問題,讓語文回歸到學生心目中的主科位置,并且進而培養學生熱愛語文,學習語文的情感。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課堂效果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的教學一直是教學計劃中的重點,在時間方面也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卻沒有達到讓人滿意的效果。下面我們就詳細的論述一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導致了這樣的狀況,如此我們才能找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1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落后
  現如今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上,仍然是以講授為主,閱讀然后理解文本,最后留課后作業,檢查這一系列的教學模式。進入信息技術時代,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而是需要進行一些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相對枯燥,因為小學生具有容易被新奇的學習方式吸引,好動等特點,對于他們而言,學習的形式要比學習的內容重要,只要學習方式新穎,想要他們記住內容并不難。所以原有的閱讀背誦記憶默寫四部曲對于他們看來說已經沒有一點新鮮感,但是結合我們當前的時代,其實想要創新教學模式并不難,所以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1.2課堂教學過于注重形式
  課堂教學不僅原有的教學模式落后而且課堂教學過于注重形式。上課時要按照每一步進行,照本宣科,僅僅是刻板的講解知識,沒有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在學習《憫農》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可能注重的僅僅是字詞以及意思有沒有記住,整首古詩有沒有記牢,然后才是古詩的解釋和內容有沒有讀懂。小學生年齡偏小,在學習這樣的需要理解的古詩,教師應該循循善誘,首先讓學生明白的就是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明白古詩的深層含義,這樣一來也有助于記憶。并且還可以問問他們,身邊有沒有浪費糧食的例子,你們是否浪費過糧食,這樣做對嗎?《憫農》有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做出這樣的拓展,一定能讓學生對于這篇對于他們來說難以理解的古詩更加印象深刻。
  1.3學生缺乏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時極其重要的,如果進行了自我預習,在課堂講解中的效率就會提高,因為里面的內容你是了解過的,和完全陌生的狀態去聽課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在小學階段,教師對于預習并不十分看重。而且小學生自我約束力差,如果讓他們去自主預習恐怕會有很少的學生才會做到?,F今的課程都是上來就講,學生就會覺得特別枯燥,產生厭倦,甚至失去興趣。
  2過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關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多增加和學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活動,比如講解《幸福是什么》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在講解過程當中,也要多向學生展現文中描繪的情景,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描述,在講述故事類課文,可以讓學生續寫故事,增加趣味性。
  2.2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教師可以在講解新內容的前一天對他們進行引導。比如學習《燕子》這一篇課文前一天,教師就可以設置懸念:“同學們,明天我們就要認識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了,這位朋友穿著一件非常漂亮的燕尾服,只有春天到了才會來我們這里參加宴會。有的同學已經知道了他是誰,但是有的同學還不知道。那么明天我們就要和這位朋友見面了,他還會向大家講一些自己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嗎?好那我接下來就布置一下預習任務。誰預習得好,那位朋友就會在明天帶一份非常棒的禮物送給他呦~”這樣的語言就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禮物是什么呢,這位朋友又是誰呢?這樣自主預習的可能性就會提高,也為明天的課程打下了基礎。
  2.3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進入信息技術時代,小學的教學課堂也應該多多運用教學技術。改變單一的學習形式的現狀,就從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始。利用多媒體技術讓視聽結合,在課堂上可以展示優美的畫面。比如講解古詩的時候可以更好的讓學生身臨其境。同時也需要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展示更豐富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有助與教學開展。
  2.4教師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
  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備課準備,備課是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教師掌握知識的多少,范圍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寬度和廣度。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條不紊的進行,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科中的重點,它的地位是不會變的,因此當教學中出現了教學形式固化、教學模式單一、學生預習能力差等問題,我們就要積極想出策略去解決。我們要結合當前時代特點去改變教學模式,從學生出發,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愛上語文,積極去學習,從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黃慧麗.小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7(04).
  [2] 金微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才智,2018(19).
  [3] 李秀華.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5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