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杭州灣新區庵東鎮高效農業現狀與發展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介紹了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全新形勢下,面臨著農業發展的新情況和問題,要如何發展高效農業、開拓創新,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進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關鍵詞]農業現狀;制約因素;發展建議
1 高效農業發展現狀
1.1 高效農業發展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全面邁入了市場經濟,我鎮在農業方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3年,農業快速朝著規?;?、高效化、無污染和綠色、立體的方向發展,農業的經濟效益也有了顯著提高。據統計,近3年來,我國高效農業年均純收入為14200元,比傳統農業年均純收入增加了0.728萬元,增長率為105%。如2018年,全鎮農業耕地面積為5350hm2,其中高效農業區開發面積為2533hm2,占全鎮總耕地面積的47.35%。高效農業人均純收入14800元,比當年全鎮常規農業人均純收入提高7800元,增長率為111.40%。
1.2 高效農業趨現具有特色化
我鎮高效農業逐漸走向特色化,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和獨特基地。至2018年,已創建了12個綠色和無公害食品特色基地,占地面積2533hm2,其中有1個省級基地、3個寧波市級基地、4個杭州灣新區基地,這些基地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極大地提高了農業效率和農民收入。
1.3 高效農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截至2018年,我鎮共有高效農業企業98家,這98家高效農業企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農場、農業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面積為353.28hm2,效益也在穩步增長。根據2018年庵東鎮年報數據,我鎮農產品累計收入和銷售額為2.5億元,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高效農業企業的有8家。
1.4 打造品牌創名特優農產品
大力發展名優特優農產品,是適應社會化大市場發展的需要,促進農業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截止到現在,我鎮名優特優農產品有濱塔西瓜、萬子王、明燦醬菜和致味達、惠豐和興橋海鮮、萬豐野鴨、海星果蔬、巨星葡萄、萬豐野鴨、鹽舍頭等十幾家并注冊了商標,名優產品的信譽和銷售額也日趨上升,并進駐大潤發、華潤萬家、麥德龍和永輝等大型連鎖超市。
2 高效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制約高效農業的發展速度
近年來,政府在農業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上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但仍跟不上高效農業發展的需求,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還不夠完善。例如,一些高效農業基地的水利灌溉設施和機械設備急需更新;有些地方水資源不足,抗災能力也相對較弱。
2.2 經營者生產成本上升,制約收益的持續增長
當前,隨著農藥、化肥、地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農業生產經營成本也在逐年上升。庵東鎮三農辦曾對2017年和2018年2年中的農業生產成本進行調查,此此調查對象為106戶農戶,調查顯示2018年農戶平均每畝生產成本比2017年上漲11.8%,2018年農資價格同比平均上漲8.15%。
2.3 產業布局和種植結構不夠合理,制約效益的穩定增長
近年來,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始有意識地對農業產業布局和耕地種植結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和加強指導,但由于個別農業和大型合作社及種植大戶跟不上當前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市場意識不強,抱有僥幸和冒險心理,不按有關部門指導,對自己的農業年度規劃布局和種植結構規劃不合理,農產品品種單一、種植水平低、產品質量差,不足以抵御市場風險,影響了高效農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和名優特優農產品市場價值的發揮。
2.4 開拓創新意識不夠強,制約產業發展速度
由于一些領導重視二、三產業的發展,對農業的探索創新意識不強,高效農業的發展較為緩慢,區域間的發展由于缺乏宣傳和指導變得不平衡。政府針對高效農業制定的優惠政策力度不大、質量不高,不能滿足快速發展高效農業的需要,效果不明顯。
3 高效農業發展建議
3.1 提升科技含量,加快高效農業發展
一是增強創新意識,加快農業新機械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強創新意識,加速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全面推廣種植的溫室設施、立體鋼棚種植水果和蔬菜無土栽培及鋼繩式水產和二茬溫室養殖,南美白對蝦育苗,大力推廣大棚田園管理機、水稻播種機、插秧機和聯合收割機,微噴滴灌、微耕機、微滴灌裝置、臭氧病蟲害防治機、頻振殺蟲燈、電子除霧防病促生機、二氧化碳氣肥器等先進技術,有效地提高設施內智能化、自動化、科學化的管理水平;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輸送優秀種養殖能手、農企人員和合作社骨干到農業高等院校進行專業技術進修、深造。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基層農技術這支隊伍的建設,及時知識更新,將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選送到涉農高校、農業科研院所、大型農業企業、高科技農業示范基地等進行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3.2 著力培育新型高效農業規?;?
加速新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對于優勢產業基地進行大力支持和培育,使之形成健康合理的產業鏈。大力建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農業科技教育示范農場(大戶),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促進農業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水平。實施品牌戰略,努力打造新產業知名度和特色、優秀品牌,實施招商引資,帶動多產業的共同發展,同時積極發展創匯和訂單農業。
3.3 加強高效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竟爭優勢
高效農業應優化種植結構、面向市場經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盡量做到高效益、多樣化、高檔次的轉變,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注意調整產業品質和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實現各產業從小型到大規模、由粗放向集約、變數量型為質量型的轉變。形成一村一品牌來提高整體競爭優勢。同時,我們也應該形成一個有利的區域特色農產品工業帶和規模型產業園,如大棚蔬果產業帶、大棚葡萄和草莓產業帶,對蝦養殖產業帶等等,以便把它提高到一個新平臺。
3.4 大力培育農業企業,充分發揮產業優勢
新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并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一些政府過去的經濟功能。當前,新農村建設對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發展的新要求,積極支持和鼓勵農民特別是分散經營水平較低和部分貧困農民入股。大力支持農業企業發展,提供創新渠道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軍,連瑛.寧波杭州灣新區庵東鎮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8):258+2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