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社會轉型期高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現今社會,高校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校企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學校為了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開始關注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教師在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經驗。高校和企業之間實現了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學校為企業輸送了高素質的人才,企業為高校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校企之間的合作不僅促進了雙方的信息交流,還降低了教育和培訓的成本,但目前的運行機制仍然不夠系統和完善。
  [關    鍵   詞]  社會轉型;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52-02
   高校和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共贏模式,雙方要勇于做出改革和創新,打造良好的系統運行環境,重視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使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具體實踐工作相結合,做到網絡信息資源實時共享。目前,校企之間的合作與溝通還存在一些弊端,二者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才能改變過去的傳統運行機制,創造新的合作模式,保證校企之間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滿足雙方的現實需要。
   一、學校和企業之間相互合作的具體內容
   校企雙方的合作是由完善的運行模式所決定的,有效地貫徹和執行系統決策對激烈的人才市場來說十分重要。高校和企業之間不僅要掌握二者合作的內涵,推進系統模式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還要協調好各個方面影響合作的因素、制約校企運行機制中的不利方面,促進校企合作和諧、統一的發展。
   (一)在合作方向上,校企雙方的合作目標一致
   在二者合作的過程中,高校、政府、企業三方面將相互協作[1],共同培養出符合時代進步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并將其作為評價和測量校企合作溝通的重要指標。
   (二)在合作關系上,保證二者的相互影響
   在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中,政府作為第三方面,起著向導的作用,學校和企業則是具體工作對象,少了哪一方面都會影響二者溝通合作順利運行。只有了解和掌握校企之間合作運行對象的影響和作用,才能保障雙方互惠互利。
   (三)實行對外開放的教育模式
   學校和企業在合作過程中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將高校培養人才的計劃、目標、內容等項目向企業及時發布,使企業實時跟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學校要為企業輸送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就業單位要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基地,雙方做到相互協作、合作共贏。
   (四)系統的運行機制
   當前,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學校和企業合作中的規章制度進行更新和完善,建設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環境,推進校企兩方面合作正常有效地進行。二者只有以相關制度為依托,才能促進校企合作的快速發展,解除合作過程中的矛盾和難題。
   (五)校企雙方的合作開始施行教育集群化
   校企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要通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具體指導,采用更現代的方式合作[2],實行信息同步化。目前,我國各個省市都會按照自己的經濟條件,結合目前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企業對綜合性人才的需要來計劃長遠的合作目標,制定合作方案。
   二、學校和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校企雙方合作不平等
   學校付出巨大努力來施行與企業的合作,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并沒有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企業的自身利益出發,一些學校的合作態度較差等問題最終導致校企合作的失敗,影響高校和企業進一步溝通和交流。
   (二)政府部門的地位和職責不明確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轉型期,隨著經濟體制的轉型,校企合作中一直沒有重視政府的引導作用。政府應該發揮自身的關鍵作用。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僅沒有系統的規章制度,而且雙方的配合過程也沒有以法律為依托。
   (三)運行機制不完善
   高校和企業在合作運行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包括校企雙方的合作需求不相符、二者的準備工作不充分、校企合作依賴性較強。
   1.校企雙方的合作需求不匹配
   學校過去的管理制度不能充分適應二者合作的要求[3],雖然很多企業都加入學校的教學工作,實行學習、工作雙軌模式,增強學業向工作過程的有效過渡,但是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采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經常組織學生到企業和生產部門參觀實踐。另外,由于企業參與評估教育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無法精確核算工作量等指標,這就要求高校的考評績效、獎金發放制度要有更高的評價標準。在考查教學水平的過程中,由于高校畢業生在各行各業里參加實習工作,無法統一測評學生的實習結果,這便導致高校無法實施對整個實習進程統一管理,也無法對實習過程進行實時監控[4]。
   2.校企合作前準備工作不足
   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實習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A高校學生自身的實際能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積極,影響了B企業生產部門的當月目標計劃,對企業的自身利益造成了一些影響,B企業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決定未來不再將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務交給高校實習生去完成,出于對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也不會將一些生產關鍵技術傳授給各個高校的畢業生。這種普遍現象的存在,最終導致學生在生產實踐中不能將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地掌握工作技能。    3.校企合作依賴性較強
   在高校和企業合作過程中,學校不但要對具體工作進行組織、策劃、實施,還要對雙方溝通協作中出現的困難及時解決,企業在整個合作工作中不夠積極主動配合,這樣的校企合作模式很難長時間維持。
   三、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需要改革
   (一)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以積極鼓勵為基礎
   怎樣使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配合更積極和更有源動力,增強和鞏固已經穩定的校企雙方合作成效是二者合作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建立高校人才獎勵機制和互動模式,有利于解決這個難題。當下,校企雙方迫切需要構建完善的運行制度,其目的在于調動二者相互協作和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積極性,推進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順利、有序地運行,同時,學校還可以邀約企業領導層、高級技術人員以及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來高校進行專業題材的講話。
   (二)校企雙方的合作模式應受一定的約束
   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應該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包括相關法律條文、規范制度以及道德層面的制約,具體指的是校企簽訂合作協議,協議中應該詳細說明雙方承擔的責任和義務[5]。另外,還需要高校和企業之間制定符合自身現狀的規章制度,這體現了現代化合作模式不僅要受到法律的制約,還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積極溝通協作。
   (三)校企雙方的合作模式應考慮情感因素
   在高校和企業的合作過程中,情感溝通和人際關系是關鍵,特別是在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及優惠不夠全面的條件下,加速校企雙方合作迅速發展的源動力就是合作雙方人員的思想情感。建設一套系統的以情感為基礎的合作機制,對促進學校和企業二者長期有效的合作交流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在建立完善的情感模式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重點關注兩個方面:(1)保證校企雙方的信息傳遞及時,溝通交流順利。(2)重視校企雙方的人際往來,對工作人員在實踐交流中出現的難題要耐心解答。
   (四)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
   國家的相關政策是促進學校教育系統持續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政府部門對校企合作的支持和導向作用是雙方相互協作的巨大動力。要想使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積極,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作用是關鍵,完善的政府引導制度具體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政府要增加對學校人才教育的投入
   這就要求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現狀,建立完善的學校教育模式和資金保障制度,政府部門不僅要增加對高校的資金支持,還要聯合企業單位和社會機構對高校贊助,保障學校的資金儲備充裕,有更多的自主活動經費。
   2.要做好學校教育的向導
   教育系統不僅需要國家相關法律條文的保證,還需要政府各級部門對高校教育的引導和推廣,充分利用網絡和媒體的宣傳作用,構建施行現代化高校教育理論,促進教育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五)建立切實可行的運行機制
   1.高校和企業應建立網絡鏈接,施行對外開放的教學模式
   在校企雙方的合作過程中,二者要深入溝通、交流,做到保障教育工作者與企業工程師、高校文化和公司文化、專業課程與企業生產、教學理論與實習工作等方面相互匹配。實行對外開放的教學方式[6],讓企業參與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保障教學目標同企業需要和社會發展相符合。
   2.全面的績效考核制度
   學校在學生的教學管理方面要進行改革和更新,在績效考評方面要重新編制相關內容和標準,采取立體化的考評系統,解除系統指標配置不當的問題,保障高校和企業合作過程中正常、有序地進展。
   3.建設完善的研究服務系統
   在高校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要有專業的理論依據,需要工作人員采用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建立對應的科研場所,加強校企雙方合作的理論研究,推動二者合作的快速發展,促進學校和企業進一步溝通。企業要組建一個專業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科研團隊來觀察和分析校企之間合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保障高校和企業合作運行更加科學、專業、有效。
   4.保障固定的資金投入
   保障一定的資金投入是校企合作的基礎。要建立以政府經費投入為核心,聯合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多方贊助為輔的保障系統。
   總之,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需要突破和創新。合理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更新校企合作保障系統、加強雙方合作交流、建設全面、系統、科學的管理機制對當前來說十分重要。校企之間現代化的合作運行模式不但會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還會借助企業單位、教育系統、社會多方面的各自特點,在社會轉型期一起培養出時代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藝.社會轉型期高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創新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7):69-70.
   [2]劉玉蘭,張秀峰,牛偉.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的思考: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為例[J].當代畜牧,2017(7):54-56.
   [3]王妍.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創新[J].經濟研究導刊,2017(35):188-189.
   [4]呂瑞敏,孫欣.創新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促進校企合作持續發展:以濟南市技師學院為例[J].新校園(上旬刊),2017(11):80-81.
   [5]黃潔琦.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9-10.
   [6]陳世文,王冰.校企合作運行管理制度的創新與構建:以中興通訊電信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7(7):200-201.
  編輯 王 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0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