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豐順縣生態茶園病害綠色防控配套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茶葉質量安全是保障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保證茶園安全生產,茶葉品質穩定提升,確保人民群眾喝到“放心茶”,豐順縣強化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合理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著力構建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有利地保護了茶園生態環境。
  [關鍵詞]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廣東是茶的故鄉,在茶葉生產上擁有地理、氣候等優勢,形成了以廣東茶樓、功夫茶藝、客家擂茶為特色的嶺南茶文化。豐順縣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縣域內高山眾多。茶葉主產區四面環山,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土壤多為赤紅壤,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使得豐順高山茶品質卓越、口味獨特。截至2017年底,豐順全縣高山優質茶葉種植面積10.36萬畝,其中采摘茶園(含三年及以上)8.32萬畝,新植茶園2.04萬畝(三年以下)。豐順縣茶園主要建在丘陵山地上,立體多變的氣候因素,四季變化明顯,林草覆蓋率達85%。植被豐富,為各種蟲害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和棲身之地,為多種病菌越冬越夏提供了有利場所。茶樹的病蟲害多發生于春、秋兩季,發生輕重與氣候相關,尤其與空氣濕度高低關系密切。目前,對茶園病蟲害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但由于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不僅污染了環境,增加害蟲抗藥性,殺死茶園天敵,嚴重破壞了茶園的生態平衡,而且農藥的長期殘留積累,使得茶葉本身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因此,在防治茶樹病蟲害時,應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采取“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綠色防控技術措施,以減少對茶葉的污染。
  1茶樹病蟲害發生概況
  目前茶區害蟲主要有小綠葉蟬、茶毛蟲、茶薊馬、茶蚜蟲等,其中小綠葉蟬和茶蚜蟲雖不同年份發生程度不同,但易經常性造成危害;病害主要有茶餅病、茶枝梢黑點病等,由于地勢高燥、冬季寒冷,通常年份病害發生較輕。
  2綠色防控技術措施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茶園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害滋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茶園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2.1生態調控
  主要是改善茶園生態環境,茶園環境的好壞,決定了茶園里害蟲和天敵的比例。按照有機農業要求,在茶園周圍種植桃、柿、栗、棗等果樹及生態防護林,構建以茶樹為優勢群落,其它林木、草、土壤微生物、害蟲天敵并存的生態系統。為病蟲害天敵創造良好的棲息、繁殖場所,增強生態調控能力。同時在換種改植或發展新茶園時,選用對本地病蟲害抗性強的品種。
  2.2做好苗木引種檢疫
  在引進推廣抗病蟲茶樹品種、優化品種布局的同時,通過對種苗的檢疫,有效防止了本地尚未發生的新病蟲的侵入、傳播、蔓延。經多年科學篩選,引進抗性強、優質、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與茶類布局的無性系優良品種,目前本縣茶樹品種主要有小葉烏龍、金萱、雀舌、水仙、單樅、杏仁香、鴨藤香、八仙、竹葉香等。未發生新的病蟲害隨引進茶樹種苗傳入事件。
  2.3合理農事耕作制度
  在茶白星病、茶餅病、茶炭疽病歷年發生重的地塊,結合春、秋季修剪,剪去一部分枯病枝葉,既增強了茶園的通透性,也促進了健壯新梢的生長發育。同時還要結合茶園需肥狀況進行合理施肥,通過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來抑制病害的發生。在管理上還要注意及時中耕除草,秋冬季對土壤進行深翻,結合耕作活動,清除和掩埋茶園帶菌的枯枝。另外,對茶葉分批多次采摘,既能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又可及時清除染病芽、葉,減輕當年病蟲害發生。秋季應盡量去掉病芽葉,對減輕次年春季發病有明顯作用。
  2.4生物防治
  以蟲治蟲、以菌治蟲。防治茶毛蟲、茶蠶、茶刺蛾等鱗翅目類害蟲,可用100億活芽孢蘇云金桿菌懸浮劑300~500倍液;防治茶尺蠖類害蟲可用20億PIB/mL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300~500倍液;對茶麗紋象甲、茶芽粗腿象甲、金龜子等鞘翅目類害蟲,可畝噴100億孢子/g白僵菌871菌可濕性粉劑1.5~2kg進行防治。保護好茶園害蟲的天敵。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蠅、螳螂、瓢蟲、草蛉、食蚜蠅、蜘蛛、捕食螨、青蛙、壁虎、鳥類等;防治病害的生物農藥:10%多抗霉素粉劑800~1000倍液。也可推廣使用植物源農藥,如0.36%苦參堿水劑800~1000倍液,0.5%印楝素乳油1200倍液等。
  2.5理化誘控
  人工捕殺害蟲。利用茶毛蟲、茶蠶的群集性,茶麗紋象甲的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對天牛可在成蟲出現期人工捕殺,幼蟲為害期宜及早剪去被害蟲枝,也可在茶樹根頸部涂白或加客土以防止產卵。對茶蓑蛾類幼蟲摘除1~2齡蟲囊時的“發蟲中心”等。利用昆蟲成蟲趨光性、趨黃、綠等特性進行燈光誘殺、色板誘殺。對茶毛蟲、卷葉蛾、茶尺蠖、茶小綠葉蟬、茶黃薊馬粉虱類等成蟲可以進行燈光誘殺,春季每30畝茶園安裝誘蟲燈1盞,每畝掛黃、綠色誘蟲板25片,誘殺越冬代害蟲。糖醋液誘殺地老虎、茶刺蛾、茶尺蠖、茶卷葉蛾類幼蟲,成蟲期可利用其趨化性,將糖醋毒餌放人茶園進行誘殺。性信息素誘殺。茶毛蟲、茶卷葉蛾類可通過性信息素進行預測和防治。
  2.6化學防治
  經過以上防治措施后,病蟲害仍然猖獗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低毒農藥防治。茶樹病害防治,可限量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在秋冬季可噴施45%石硫合劑晶體100~200倍液(安全間隔期60~70天)或0.6~1%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安全間隔期25天)進行封園,減少越冬病蟲基數。茶樹蟲害防治,可限量使用2.5%聯苯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2.5%溴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藥液(安全間隔期5天),22%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3000~5000倍液(安全間隔期14天),10%蟲螨腈懸浮劑2000~30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
  [參考文獻]
  [1]楊雄瑤.試析高山茶園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綠色防控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5):97.
  [2]代會芳.高山茶園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綠色防控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6(1):62,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