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簡稱,是指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目前群文閱讀大多還停留在眾多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中,其理論基礎還不成熟,蔣軍晶在群文閱讀方面有著大量成功的實踐,對其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并與群文閱讀概念相結合,我們可以總結出群文閱讀的四個要素,即議題、多文本、集體建構和共識。
  議題是群文閱讀開展的前提,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選定的用以選擇群文文本、供師生展開議論的話題,可議論性和開放性是議題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征。議題的可議論性是指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自動自發的表達出自己對議題的觀點和看法。議題的開放性是指文本的各個方面都可以拿來作為討論的命題,如文本內容的結構、表達特點、人物形象、作者風格等等。
  共識是群文閱讀所要達到的結果,一般是指一群人對一種理解或者知識的共同認可。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共識并不是對教師那里的“真理”的接受,而是師生共同去“追尋”“形成”的結果。同時共識并不是指答案的唯一性或多元性,而是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用自己的思想來壓制或代替學生的想法,告訴學生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觀點的智慧,通過對不同意見的對比和學生一起取得對知識的認同。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ㄒ唬┰黾訉W生閱讀量
  語文新課標對小學低段、中段、高段的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分別是不得少于5萬字、40萬字和100萬字,但當下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閱讀總量約有15萬到20萬字,這遠遠無法滿足課程目標對學生提出的閱讀量的要求。[3]再者,傳統的閱讀教學基本上是單篇精讀,課堂上教師花費大量時間研讀字詞句和教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雖然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學習,但也不利于學生閱讀量的增加,閱讀視野的擴展。群文閱讀教學彌補了傳統閱讀教學的不足,將原來用兩課時學習一篇課文的教學計劃修改為用一個課時閱讀四五篇文章,學生閱讀量由此大大增加。
  (二)滿足學生的閱讀要求
  生活在信息社會,我們每天都要直接或間接地接觸許多非連續性文本,來解決我們日常生活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體現在語文科目的學習上,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甚至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的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從眾多篇章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用各種閱讀方法,如默讀、略讀和瀏覽等,鍛煉自己對大量信息的處理能力,不僅閱讀速度提升了,其閱讀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ㄈ┡囵B學生的思辨能力
  “學生不是空著腦子進教室的”,他們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并利用自身的認知結構去學習新的知識。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忽略了學生的這種獨特性,教師把教參奉為“圣經”,認為教參就是唯一正確的真理,抹殺了孩子的不同觀點和創造性的想法。提倡群文閱讀就是倡導尊重學生差異,強調課堂的集體建構就是打破了答案的唯一性,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提出質疑。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利用自己的思想來理解文本,自己嘗試著去發現和表達,使批判性思維得以發展,思辨能力不斷提升。
  三、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ㄒ唬┮劳薪滩?,進行深入開發
  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本單元的文章進行整體的回顧,對單元主題有整體的把握,第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擴展閱讀的幾篇文章進行概括,歸納主題,第三,學生就自己感悟深刻的片段進行交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學生的多元感受,第四,教師來設置一定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話題可以是有關文本的文體特征或是作者的表達風格,但一定要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且與學生生活和感情世界緊密相連,最后,組織學生在課外進行主題擴展的閱讀,使課堂內外相互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ǘ┱_選擇文章,確??茖W合理
  文章的選擇是群文閱讀開展的關鍵,所選文本并不是隨意組合在一起,而是要充分考慮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文本的特點。在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多篇文章的選擇時,一定要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以“友情”為例,臺灣教師在編選有關友情的詩歌時,反復斟酌,最終確定三首詩歌,即反映生離友誼的《贈汪倫》、體現朋友深情的《等待》、講述了少年矛盾煩惱的《打過架那天的夕陽》。[4]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文章的選擇是有層次性的,且滿足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還能引起感情的共鳴。
  (三)文章結構呈現,深入理解主題
  群文閱讀由于文章數目較多,教師在呈現時就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即不能一篇一篇孤立的呈現,也不能把所有文章都無序的擺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主題和特點,按照篇幅由短到長、語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主題層層深入的原則呈現文章。
 ?。ㄋ模┌l揮教學智慧,合理設計問題
  引導問題是教師為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提出的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與互動,完成新舊知識聯結和意義建構的問題。因此,群文閱讀引導問題的設計,還要教師發揮其教學智慧,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讀完大量結構化文本的同時。完成有意義的集體建構,因此教師在設計引導問題時,必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其一,要充分了解學情,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最不易明白的地方,即文本之間的關聯性和閱讀策略的使用上。其二,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將多個文本進行橫向聯系,利用文本之間的內容觀點或者表達方式上的巨大差異,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之間的探討。其三,引導學生使用閱讀策略,訓練學生掌握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策略和方法。
  四、小結
  群文閱讀是傳統閱讀教學的補充和發展,是對課堂教學的完善,提倡群文閱讀并不是要代替傳統的單篇閱讀,我們要正確看待傳統閱讀教學的價值,其價值是群文閱讀所不可代替的。同時,也要積極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創新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保障學生閱讀能力穩步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537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