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整合的財務風險及控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并購已經成為企業擴大規模的主要途徑之一。企業能否順利并購,并購整合是最關鍵的一步。一旦并購整合失敗,會浪費企業資金、資源和人力,使企業錯失發展良機,削弱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要著重考量并購整合風險。財務風險是并購整合階段的主要風險之一,應識別和評價財務風險,及時防范整合中的財務風險,實現并購的終極目標和協同效應。論述了企業并購整合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財務風險,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企業并購;整合;財務風險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1-0133-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1 企業并購整合的必要性
并購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競爭優勢,使公司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并非單純擴大規模和實現短期盈利。因此公司不僅要關注并購本身,還要更多關注并購后的整合工作。并購整合取得成功,并購才能成功,否則只是操縱財務,導致業務和財務同時失敗[1]。
2 企業并購整合存在的財務風險
企業的并購決策會在各個方面涉及財務體系,包括企業的財務制度、財務人員管理、財務運作模式等。如果企業實際財務收益比預期財務收益低,將會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企業借殼上市進入后期階段后,將會面臨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理念的融合問題。由于不同的企業采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手段,統一兩種不同的財務管理方式是并購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需要在并購完成之前規劃和商議財務管理方式,保證企業上市后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開展。
2.1 組織結構和職能不明確
企業完成并購后,經營業務的數量和種類將更多,因此會遇到更多財務問題。在整合財務部門時,財務部門的設置需要與企業的管理模式相協調。企業采用集權或分權的方式進行管理都將會影響財務部門的運作。如果忽視這一問題,將會導致財務部門與管理層決策不一致,使企業陷入困境[2]。
2.2 目標與制度不一致
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企業展開管理工作的方向,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標準。企業目標的設定將會影響企業的財務系統和財務決策。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管理目標,例如有些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有些企業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整合兩個目標不同的企業時,需要提前整合財務目標,確定二者財務目標一致,否則將會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3]。
企業管理制度由不同的財務政策整合而成,而財務政策由企業制訂。并購企業在選擇財務政策時擁有靈活性,因此要選擇與企業自身發展方向相符合的財務政策。企業完成并購之后,將會面臨更復雜的經營業務和經營環境,此前的財務政策可能不再適用企業發展情況,因此需要重新選擇或制訂新的財務管理政策。這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企業的管理目標和制度不一致,將會導致企業發展受限。
2.3 存量資產與負債
企業并購的目的是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優化資源配置、占據更高市場份額等。企業完成并購并不意味著已經實現了目標,最終決定企業能否實現并購目標的是其資產和負債水平。為了保持健康發展,企業并購之后應盡快精準評估資產和負債能力,尋找優化資產負債組合的最佳方式,降低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性。
3 企業并購整合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3.1 整合財務機構
企業并購完成后,應根據目前和預測的經營環境重新評估企業財務機構規模。如果企業認為其未來的經營環境復雜,那么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負擔也會較重,因此需要擴大企業的財務規模,進一步細分財務工作。如果企業認為未來的經營環境簡單,那么財務管理和核算任務較少,可以考慮縮小財務規模,只需要大致劃分財務工作。
企業應當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將工作細分至員工個人,使各個部門和員工分工明確、職能清晰,避免因職能劃分不清而出現風險。財務部門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對企業影響巨大,因此財務部門的設置應該精煉且高效,避免因職能重復而浪費人力、物力及資金。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保證財務部門高效運轉,使企業整合之后能有效管理財務資金,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企業應當根據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設定其職能,尤其是并購進入整合環節之后,需要格外注意財務部門職責與職能的一致性。企業應當聘任或委托專業財務人士管理和控制被并購公司的財務,安排好被并購企業的財務活動,監督和管理財務工作。重視并購公司的預算問題,嚴格監控企業的預算執行情況,管理和審核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業務,著重檢查財務報表,減少錯誤。
3.2 整合財務管理目標及制度
(1)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財務制度,因此企業并購之后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財務目標,并將這個目標貫穿至企業的日常財務活動和企業戰略管理中。高效科學的財務管理手段能使財務活動和企業管理更加高效。合適的財務管理目標能使整合后的企業順利發展,避免財務風險。
(2)兩個企業合并后就成為了一個整體,需要根據整合后企業的戰略目標確定財務政策,并將該財務政策落到實處。企業財務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整合是兩家企業并購整合的核心。財務制度的整合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財務核算、投資、融資、股利分配等。財務制度整合與企業的日常經營也有緊密聯系,例如會計賬簿和科目設置、會計憑證管理、會計報表編制等。新企業需要整合財務工作的各個方面,方便管理者或其他相關人員檢查。整合會計核算體系需要按照順序進行,先整合基礎要素,例如會計科目和憑證等,再整合會計核算程序,最后整合會計報表編制工作,這樣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整合。
3.3 整合存量資產及負債
企業開展并購活動時,需要重新評估新企業的資產效率及盈利能力。這是企業財務整合的關鍵,要求企業評估和整合被并購企業的存量資產。如果企業延續并購企業的某些項目,則需要對該企業進行整頓和優化,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優化資產配置,使其具有較高的盈利水平[4]。
3.4 財務監管
管理層作并購決策時,需要對被并購企業的盈利以及償債能力等進行精準評估,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防止遺漏某些負債或不良資產。并購活動完成之后,要注意控制被并購公司的財務活動,使其能適應整合后的企業管理。選擇財務模式時,可以采取移植或者融合的方式,選擇的關鍵在于是否與企業發展目標相匹配,是否有利于企業的成本控制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監管并購前和并購后的財務活動,降低企業的并購財務風險,確保企業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商強.企業并購后的財務整合效應探析[J].財會學習,2020(3):7-9.
[2]王濤,王金梁.淺談國有企業并購民營企業之后的財務整合[J].全國流通經濟,2019(36):74-75.
[3]李洪剛.探討企業并購后的財務整合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9(24):233.
[4]李玨彬.我國企業并購后的財務整合風險問題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5):56-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48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