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財務共享促社區教育投入高效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社區教育資金投入模式包括各級政府投入、企業和其他盈利機構投入及社區互助性投入等多種形式。財務共享即是在政府不同預算級別和不同預算單位之間以及三類投資主體之間,在其實現教育目標的不同階段,重點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項目信息交流和項目成果共享,減少重復和無效投入,實現社區教育資金投入的高效化。
關鍵詞:社區教育;財務共享;高效
同義務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成熟相比,社區教育在我國尚未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尤其在社區教育資源投入方面有許多亟待提高的地方,通過革新財務內容實現社區教育的高效化是社區教育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社區教育目標及屬性
討論社區教育的概念、本質和內涵等內容時,不同國家以及社區教育不同發展階段有多種觀點,觀點的不同往往對社區教育的最終目標也產生了一些爭議,但基于本文是從我國現階段社區教育實踐工作角度尤其是現階段社區教育實踐投入模式出發開展研究,所以對爭議觀點不做討論。我國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基本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綱要指明了我國社區教育目標即是通過培育和建設涵蓋全社會的各類學習型組織,推動全民學習,建成覆蓋全民的學習型社會。基于政府主導和全民性特點決定了社區教育的公共屬性。
首先,基于教育的公共屬性和社區教育在我國的獨特性決定了社區教育必須具備公共屬性的特性。一是社區教育資金投入主要是由政府主導;二是基于政府主導投入所帶來的公益性特點決定了社區教育的參與主體是所有社區居民;三是社區居民的參與是低成本甚至免費參與的。其次,公共屬性還來源于各類社區教育資源的公共性特點。社區教育資源從最早的紙質刊印資料到各類活動講座等,以及現階段的媒介(廣播、影視、網絡等)視頻資源,社區居民都可不分層次的自由選擇學習。
二、基于資金投入來源的社區教育模式劃分
現階段對社區教育模式的劃分呈現多視角和豐富化的特點,有按地域進行劃分,也有按社區教育管理主體進行劃分,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中更多是基于后者進行劃分。基于本文研究的財務視角,嘗試從資金投入主體不同劃分社區教育。主要分為三類:
首先,政府主導投入型。此類型社區教育是世界各國和我國現階段的主體。此類方式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各級政府將財政性預算資金通過政府預算撥付給各類事業單位、基層社會服務機構、公益組織以及民間盈利機構或企業;另一類為政府主辦的單位和公益性組織在政府許可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性活動所獲取的利潤(經營性結余資金)轉而投入到本領域和本轄區的社區教育中,此類機構主要包括政府直接舉辦的基層管理服務機構、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公園等事業單位以及各類協會、學會等社團機構。此類型具有完全的公益型。
其次,企業和民間盈利機構投入型。主要是各類開展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活動和社區教育以及老年服務的機構等,也包括從事各級在校學生課外教育的機構等。此類投入的資金規模大且呈集中化投入特點,主要集中在發展較成熟且能贏利的領域,如幼兒教育、在校學生校外教育、社區服務、老年養老產業等。
再次,社區居民互助投入型。如社區物業服務機構、社區業主自治機構、自發性社區居民活動小組等。此類社區教育投入方式來源豐富且比較活躍,但缺點是管理規范欠缺,對外開放性較弱,且資金規模較小,更重要的是這類投入產生的社會效益主要集中在小塊區域,公共性特點比較窄。
三、社區教育財務共享的內容
同區域的不同系統間、不同資金來源主體間通過信息化手段,在各類社區教育資源的計劃、預算、投入、建設、使用和管理過程中通過交流和共享,優勢互補,實現集約化和規?;?。
(一)共享預算,高效利用資金
共享預算即從社區教育立項方面共享各類項目資金投入,實現資金的高效分配。從項目可行性研究開始,各級政府預算部門開展縱向不同級別預算之間、橫向同級別預算之間、政府部門預算與非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復立項,將減少重復而節約的資金投入新的社區教育項目領域,實現有限資金的效用更大化。通過共享預算,減少立項過程中在人、財、物和時間上的無效投入,提高項目資金利用效率。
?。ǘ┕蚕沓晒彤a出,減少支出
成果和產出在理論界更多和更準確的應該被稱為社區教育產品,而成果和產出尤其成果可以指向接受社區教育的學習者帶來的知識和思想文化的改變。在這里主要限于探究基于投入而產生的結果,而非基于教育產生的結果。于是社區教育投入產生的成果包括形式多樣,有有形的和無形的,有物化的和人力的,有短期和長效的等等。具體如:教育活動過程、教育設施設備、互聯網平臺、線下課程資源和線上課程資源、專家教師團隊、志愿者團隊、培訓過程、各類資料和方案等。共享已有的成果,實現資源用途的更大化,讓更多學習者使用已有資源。共享未來成果,節約成本,減少重復性立項。
?。ㄈ┕蚕眄椖抗芾恚瑢崿F項目執行的高效化
管理是多方面的,僅從財務管理角度,共享管理可能包括的內容,如共享政府購買服務的經驗、項目設計中資金分配、項目執行中資金支付、招投標經驗、項目驗收、項目績效考評等,通過學習優秀的經驗,促進高效立項和項目高效執行。
?。ㄋ模┫嗷ノ?,合作共贏
在執行預算過程中,各級政府預算部門之間、不同投入主體間的分工不同,具有的資源和能力也不同,即便是不同政府部門下相同或相似的預算機構,其擅長的領域和人力資本也有不同,可以通過相互間參與政府購買服務或者以橫向項目方式開展委托合作。
四、推動各類投入的財務共享,實現社區教育工作高效落實
(一)實現和完善政府主導投入型財務共享
由于我國現階段執行的是一級政府一級預算的五級預算體系,雖然各級預算是在預算法規范下在統一的時間甚至統一的預算平臺上進行,但涉及到預算中的項目預算并無全國統一的具體項目申報和評審平臺,各級預算的項目申報都在各自申報評審平臺上獨立開展,再則不同地區和不同級別的轉移支付和財政傾斜力度也有不同,各級各地預算管理部門對預算單位的項目申報和評審也具有個性化特點。由此,造成同級預算下的不同預算單位申報項目不能完全做到對重復項目的審減,更無法實現全省、全國范圍的重復項目比對審減。 因此,應加大各級政府預算和財政項目立項評審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實現社區教育項目各級政府和同級預算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使各級財政體系下的社區教育立項能做到減少重復立項而促成“1+1>2”的項目執行效果。加大政府預算和立項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在立項階段就減少和杜絕全國和省內完全重復的立項。現階段應盡快統一省級預算平臺,開展在市縣級預算(省級以下預算)之間、市縣級預算下不同預算單位間立項申報和評審的信息化比對工作,調整、合并和優化項目,實現信息化實現互補立項以及重新立項變革。
(二)推動企業和民間盈利機構投入型財務共享
社區教育的公共屬性決定了其盈利性因素較弱甚至無盈利,以致參與社區教育的企業和民間盈利機構的數量和規模都受到限制,參與主體彌足珍貴。對于參與的企業和民營機構而言,通過省市級甚至全國信息化平臺進行統籌和公示,信息共享,展示成功經驗和成果,這樣既利于學習互動交流也避免重復。
?。ㄈ┮龑鐓^居民互助投入型財務共享
社區居民互助性投入其主要是基于共同生活的社區或者共同的興趣活動而產生,此類型投入產生的社區教育資源主要是在較小的區域范圍內被利用,在不同區域其資源重復也是必要的。但此類投入也存在大量可共享的資源,如部分場地設施、居民學習生活所用數字化資源及其制作、可流動圖書資源以及個人言傳身教的技術經驗等,此類資源可通過財務共享減少重復性投入,將有限的資源盡力減少不需要的重復,實現互助性投入資源的高效利用。
?。ㄋ模├眄樔N類型投入模式,實現三類投入模式間的共享
在完成三類投入模式內部財務共享,提高各自投入效率之后,三類投入模式也需要建設共享機制和搭建共享平臺。通過信息平臺和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將三類投入模式建成互補性投入項目,設計出更趨完整的社區教育項目,建成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投入為輔助、社區居民互助投入為補充的社區教育共享體系。多種投入主體共享財務資源,全社會共同參與社區教育,理順社區教育模式,建設學習型社會。
參考文獻:
[1]劉堯.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
[2]饒偉.社區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及解決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7(12).
[3]胡珍薇,黃曼殊.社區教育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研究——以W市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8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