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公司的經營績效不僅是公司治理結構優化配置公司內部資源,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最終結果,也是衡量公司治理結構有效性的主要標準。因此,公司治理結構決定了公司的經營方針,經營戰略以及經營決策。而公司的經營績效,則由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決定性的決策?;诖?,為了更好地提高公司的經營績效,可以對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從而發揮公司的主要治理效率。
關鍵詞: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績效;股權結構;董事會
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若想保持較好的市場競爭地位,就需要不斷地調整其產品結構并進行產業改革。公司要不斷地創新,才能確保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梢哉f,上市公司若想能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就需要用完善的企業治理機制作為保障。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才能使公司內部經營狀況與績效得到良好改善,從而使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一、公司績效的影響因素與度量方法
1.影響因素
依照我國上市公司的發展實踐進行詳細分析,可以看到公司戰略、公司環境以及內部控制等方面就是影響我國上市公司績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公司戰略即為公司上市前與上市后的戰略活動總稱,而有效的公司戰略必將對公司利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無論上市前、后,都能對公司績效產生有利影響。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提高公司績效方面,戰略管理的作用也隨之增大。公司治理,即協調公司內部中不同利害關系的相互利益、相關差別、相應行為,公司治理有狹義公司治理與廣義公司治理之分。我們常將與公司有廣泛利害相關者的治理稱為廣義公司治理,依照這樣的理解,不僅老股東與債權人被包括其中,而與公司有利害關系的社區與政府等集團也被包括其中。此外,外部環境與內部資源環境為上市公司經營環境中的兩個具體部分,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從外部環境中可以看出,內部資源環境決定著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能力與目前所獲利水平。同時,技術與管理、公司理財等也是關乎著公司績效的重要因素。
2.上市公司績效常用度量方法
從股東的角度進行衡量,公司的績效即能充分體現公司產品的績效、公司的營業額與凈利潤公司的資產績效等,實質上就是公司產權的績效。因此,評估者在進行預測時,可以建立各種模型而從不同績效衡量角度出發。由于我國市場并不成熟,因此對于理性的績效評估工具必然會出現一些排斥反應,需要經歷一定時期才能有效磨合。依從現代公司績效評估理念,公司定價就如同商品的定價,它不依賴于資產規模與歷史成本,而是由某一時點市場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那么對現有資產的利用就可以為公司獲得一定的收益水平,未來的獲利能力說明了公司績效。公司進行收益分配以及再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現金的流入,并不是公司所產生的利潤,公司的價值依靠公司各種資源來創造。在我國新興市場中,現代財務理念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同,相關管理者與財務人員對現金流量以及無形資產的關注度并不高。因此,賬面價值法與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特點更加相適應。
二、我國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股權結構不合理
很多學者經過研究表明,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效率以及公司經營績效存在著非常大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股權結構的合理性決定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我國是從計劃經濟基礎上發展到市場經濟的,因此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普遍存在著嚴重的不合理現象。比如,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并存,股權集中度過高等。此外,股市融資已經成為圈錢陷阱,股權分置最嚴重的后果就是導致股票價格非常歪曲,而公司通過股市融資就出現了非流通股股東侵害流通股股東利益的現象。
2.公司內部治理機制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現在公司的產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兩權分離,所以解決委托代理問題就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F在代理人行為的機制,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本質上有內部與外部兩種,由于外部控制機能的代價比較高,通常只有在內部控制機制失效之后才會產生對外部控制機能的運作。因此,有效的內部監控機制就是公司治理的最重要防線,而構建有效的董事會組織就是內部監控機制的最有效方法。
3.董事會獨立性不夠
可以說,一個有效的董事會不僅可以確保經營者和股東者的最大利益,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而降低高級管理者濫用公司資產的可能性,從而使公司的績效得到很大改善。就對董事人選的提出與表決方面,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力。在我國上市公司中,董事會基本上就是第一大股東控制,因此很難代表中小股東的利益,雖然很多上市公司采用比較合理的輪值CEO制度,但是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此外由于董事會的獨立性比較差,所以在參與戰略性決策中難以保障自己的知情權,這樣就使得董事會議流于形式化。
三、改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途徑
1.推動股權分置,改革優化股權結構
從公司治理完善的角度進行分析,股權分置改革的意義是改變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利益取向不一致的狀況,從而使得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基礎得到鞏固。因此,為了使制度相對穩定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上市公司可以建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可預期的制度平臺;將原來兩個忽悠沖突的目標統一為共同追求資產市值最大化的目標,從而促使上市公司成為股東的利益共同體,進而實現利益的共同取向;建立能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的有效激勵機制作為奠定基礎;使資本市場整合存量資源的能力不斷得到恢復并逐步完善,以此達到企業能夠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目標。
2.優化并完善管理層激勵機制
通常說來,上市公司在制定績效工資制時,大多是依照業績成果,然而在長期激勵制度下還不夠完善。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進行解決:(1)結合薪酬激勵制度與約束制度。上市公司的短期效益是眼前能看到的,但不能忽視公司在長期發展規劃中的薪酬激勵機制。通過制定績效評價指標,同時依據公司近期所取得的業績,可以算出公司的短期效益。依據該計算標準,對相關經營管理者給予薪酬方面的獎勵。此外,長期激勵措施也應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視。比如,依據科學性、合理性原則,公司可制定出股份獎勵制度。依據這樣的制度,管理層在進行管理時,就可緊密聯系自身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從而增強其工作積極性;(2)實現員工利益最大化。如果上市公司僅僅通過增加管理人員的薪酬來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不但會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也會讓大多數員工感到不公平。因此,上市公司要不斷考慮自身長期發展計劃,不斷實現員工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公司的激勵機制,還要有相應的約束機制相輔相成。可以通過讓董事會對經理層實現有效監管的方法進行約束,也可以通過代理權益或接管等多種方式對公司的外部制約進行強化;(3)培養職業經理人市場。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擁有完善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非常重要。然而,在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中,都是直接通過行政來執行高管任命,很多能勝任該工作的股肱之才在市場機制中能被擇優選取。培養職業經理人市場,就要制定出一系列嚴格的職業經理人測評標準,這樣才能使更多的優秀人才在市場競爭中被篩選出來,更好地為公司做出貢獻;(4)完善公司的獨立董事制度,就監督角度而言,外部董事的獨立性更高,而且更能發揮監督的職能。因此,獨立董事的產生能更好更有效地對公司經營者進行監督,上市公司可以增加獨立董事比例、制定出合理的薪酬機制、培育獨立的董事人才市場、合理界定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職權、完善獨立董事的權力機制,同時還要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力度進而完善公司的激勵機制,此外也要對公司治理的外部市場進行完善,比如對經理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完善。
四、總結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現代公司制度還不完善的背景之下可以更好地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營績效的目的。上市公司中內部人控制程度比較高,從而使董事會的獨立性比較差,本文主要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與原因進行具體分析,以提高公司績效為目的,從而提出完善公司市場機制與激勵機制的建議,以此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薪酬制度!
參考文獻:
[1]弁宗軍.公司治理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6(05).
[2]魏玉斐.股權激勵與企業成長性的案例研究——以華為公司為例[D].安徽財經大學,2017(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