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民辦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占據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的三分之一,未來還會繼續擴大到一半左右。但是目前民辦高校過度依賴學費籌資,融資渠道單一,政府支持力量有限,在此背景下,高校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就成為了一個重要選擇。近年來民辦高校資本市場上市融資一片繁榮,但是仍然呈現出一定的問題,針對于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民辦教育
民辦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是全世界頂尖大學最多的國家,在美國4180家高校之中,有1700所公立大學,2480所私立大學,而最頂尖的大學哈佛、斯坦福、耶魯、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全部是私立大學。中國教育就是從民辦教育開始的,自孔子辦學始,民辦教育就承擔著我國教育的重任。隨著政策的逐漸開放,我國民辦教育比重逐漸增大,學生數量日益增加。但是真正制約當前民辦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還是資金問題,學校有時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甚至利用提高學費,擴大生源等手段,導致教學目的被異化。因此在資本市場融資就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如何既要在資本市場融資,又要避免“圈錢”的誤區,確保學校的健康發展,是一個核心的問題。
一、國外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經驗教訓
?。ㄒ唬┟绹褶k高校的經驗教訓
美國民辦教育高度發達,而且社會支持較多,像哈佛、耶魯這樣的名校捐贈很多,但是小型民辦院校就很難獲得資助。哈佛大學每年35%的經費來捐贈,耶魯高達44%,哈佛大學捐贈基金賬戶高達300多億美元,而大多數美國私立大學還不足一千萬美元。因此,資本市場融資就成為了美國高校常用的手段,美國民辦高校上市一般采用幾家學校聯合成一個教育集團的方法。1991年六月美國戴維瑞大學IPO集資,開啟了美國民辦高校上市融資的先河。美國高校之所以舉世第一,是因為私立大學自主權更大,完全按照市場需求培養人才,充分利用了市場化的資本和武器。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一味跑馬圈地并不是好事,阿波羅教育集團是一家傳奇企業,從成人培訓學校發展到包括全美第一的鳳凰城大學在內的在線學歷教育,然而全球矚目的阿波羅教育在2017年不得不退出資本市場,因為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學生無法承受高額學費,選擇去便宜的公立大學,即便如此,還有一半的學生貸款違約。
(二)日本民辦高校的經驗教訓
日本私立大學私人出資比例最高,因為日本一向以教育立國,二戰后因為辦學而自殺的教育人士大有人在。二戰后由于政府沒有財力支持辦學,所以大力鼓勵私人資本進入這一領域,這直接導致了今天日本80%的高校都是私立大學,著名的有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日本民辦高校之所以能夠比德國等重視教育的國家發展迅速,是因為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政府積極支持民間力量進行辦學,并且廣泛開辟投資渠道,擴大融資。但是和美國相比,日本民辦高校的資本市場融資還相對不夠發達,社會資金還是較為重視公立院校。
(三)德國民辦高校的經驗教訓
德國是義務教育的創立國,也是現代學校制度的奠基國,作為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德國私立大學的經驗也值得我們參考。德國大學堅持以學術研究為中心,不放開大學產業化,即使是私立大學也堅持這一原則,這使德國私立大學有著良好聲譽。和美國高校完全按照市場運作相比,德國高校更依賴于聯邦和州兩級政府。德國民辦高校一般都是小班教學,私立學校過度依賴學費,州政府無力負擔,導致民辦教育規模較小,造成了無力與美國的一流高校競爭,民辦高校規模較小,經費短缺是德國高等教育的一大教訓。
二、我國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問題分析
(一)民辦高校自身實力薄弱
民辦高校本身規模較小,盡管《民辦教育促進法》給予支持,但是非營利性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束縛,資金仍然是核心困境。資金短缺導致辦學規模小、教學質量差、生源基礎薄弱、教師隊伍不穩定,而目前民辦高校缺乏多元化融資途徑,在生源市場日益枯竭的背景下,民辦高校的經濟基礎越發薄弱,頻繁被合并、撤銷。由于沒有政府強力支持,民辦高校資金來源不穩定,難以做出長期的有效的資金預算,導致資金利用率不高。
?。ǘ┟褶k高校資本籌集能力較差
民辦高校一般重視教育教學,注重提升科研水平和硬件設施,在學校規模上跑馬圈地,為了吸引學生高校過度將投資用在和教學本身無關的地方。比如盲目建設校舍,擴大場地,購買利用率很低的設備,但是對教學的實際支持不大。我國民辦高校又很少像德國一樣,采用小班教學的模式,缺乏自身的特色,這加劇了資金風險。我國民辦高校資金管理能力較弱,資金規劃缺乏長期性,導致缺乏資本市場的籌資能力。
?。ㄈ┟褶k高校缺乏資本市場融資經驗
當前民辦高校一般采用兼容并購擴大規模的方式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需要專業的機構進行資本市場運作,自身對市場缺乏了解。我國資本市場在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在市場監管水平不高、法制健全程度較低,民辦高校的信息披露、會計信息監督、財務管理質量等方面都有提高,才能適應資本市場的要求。
三、民辦高校資本市場的融資對策
(一)加大政策扶植
首先,要加大對民辦院校的財政支持力度,適當給予資金支持,以民辦教育發展基金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給予重點扶植,引導民辦高校健康發展。其次,加大立法支持,在現有《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開放,鼓勵資金流入,吸引投資人對高校進行投資,擴大民間資本進入到教育行業。第三,促進社會捐贈,對民辦教育捐贈者給予稅收免除等優惠政策,通過國家獎勵表彰等方式,建立社會捐贈的氛圍。第四,加大對民辦高校的金融支持,將高校信貸營銷作為新的增長點,擴展金融服務領域,采用匯票、貼現、再貼現的方式予以支持,擴大擔保貸款的抵押范圍,改變當前抵押不足的現狀,防范信貸風險。
?。ǘ└纳迫谫Y能力
首先,高校要創新資本市場融資模式,除了IPO上市等方式之外,還可以用兼容并購、借殼上市等方式進入到資本市場,此外還可以采用眾籌、社會募捐等信息籌資方式,擴大資本籌集能力和融資渠道。其次,要避免民辦高校在市場圈錢等不正當行為,確保高校能夠健康運行,建立高校自身產學研結合優勢,要避免盲目收購,擴大規模,濫漲學費的現象發生。第三,尋找新的資本增長點,以校辦企業、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動高校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建立自身教育的特色,改變過去單靠高學費增長的經濟模式。第四,強化高校內部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融投資決策質量,明確資金管理事項,專人專管,權責清晰,產權明晰。
?。ㄈ娀獠勘O管
首先,提升高校自身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確保會計信息不失真,及時,準確,保護市場投資者的利益。其次,完善高校內部董事會治理結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建立現代化會計監督結果,強化外部審計功能,健全監督機制。第三,加大公眾監督,建立高校財務風險外部評估機制,衡量市場風險,提升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
四、結論
民辦高校沒有公立大學同等的財政撥款,開放資本市場融資是解決高等教育辦學困境的有效出路,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要改變過去資本市場跑馬圈地的方式,構建長效健康的融資模式,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蔣華秀.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 (5):173-175.
[2]王琬婷.民辦大學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球市場,2016 (12):21-21.
[3]唐衍彬.民辦高校融資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6 (19):69-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