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形器配合矯形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臨床價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究矯形器配合矯形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臨床價值。方法:將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技術中心收治的120例特發性脊柱側彎青少年患者納入研究主體對象范疇,結合患者家屬治療意愿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各組60例的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實行矯形器及矯形操配合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及Cobb角度。結果: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0.00%與觀察組95.00%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治療前后Cobb角與觀察組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實行矯形器及矯形操配合治療的效果顯著,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糾正軀體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推廣。
【關鍵詞】矯形器;矯形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01
特發性脊柱側彎指青少年骨骼發育前期出現脊柱側彎畸形的情況,其發生原因與青少年神經肌肉力量失衡間存在著密切聯系,造成脊柱由生理性彎曲過度至病理性彎曲,屬于臨床常見的青少年骨骼肌肉系統畸形[1-2]。同時,特發性脊柱側彎嚴重影響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破壞脊柱外在美觀性。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矯形器配合矯形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臨床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特發性脊柱側彎青少年患者納入研究主體對象范疇,結合患者家屬治療意愿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各組60例的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6:24,平均年齡為(17.5±5.3)歲;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7:23,平均年齡為(17.4±5.2)歲。結合上述資料發現,對比2組患者基本信息(例如:性別及年齡等)不存在明顯差異性,側面說明2組患者具備納入對比的研究價值,并且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于實驗前簽署同意書,基本了解實驗內容及實驗流程,該實驗得到本地倫理協會審查及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實行矯形器及矯形操配合治療,即:(1)醫務人員于使用矯形器前觀察其堅固程度及外表,保證矯形器內部始終處于光滑平整狀態,特別是內部側邊,避免使用期間出現壓痛或紅點等不良情況,并且設備軟塑材料厚度不得超過4毫米且接縫寬度不得少于1.5毫米,盡可能于鉚接位置縫制相應的襯墊,使用矯形器時保持內衣處于平整狀態,預防壓墊位置出現褶皺,待穿戴好矯形器后拉緊搭扣,確保身體與設備間接觸密切,輕柔下壓設備促使脊柱始終處于舒展狀態,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態及坐臥狀況,評估患者是否出現行動限制情況;(2)醫務人員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手中握住重量適宜的物體進行上舉運動且下肢適當捆綁重量合理的重物,確保腿部始終處于平直狀態,緩慢調整腿部上抬高度,實現凹陷胸廓向對側擴張的目標。
1.3 判定標準 脊柱功能基本恢復且經X線檢查發現側彎畸形控制效果優秀為治愈、脊柱功能明顯恢復且經X線檢查發現側彎畸形控制效果良好為顯效、脊柱功能有所恢復且經X線檢查側彎畸形控制效果普通為有效、脊柱功能無任何明顯變化為無效[3]。同時,統計2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度的變化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 該實驗選擇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收集及數據處理,將(%)視為計數資料的表現形式且選擇為檢驗標準進行研究,將(X(—)+S)視為計量資料的表現形式且選擇T為檢驗標準進行研究P值小于0.05代表2組研究數據出現明顯差異性具備統計研究的最終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0.00%與觀察組95.00%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對比 對照組治療前Cobb角為(30.58±2.63)度、治療后Cobb角為(26.56±2.38)度;觀察組治療前Cobb角為(30.59±2.62)度、治療后Cobb角為(19.24±1.37)度。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治療前后Cobb角與觀察組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脊柱側彎指脊柱中單個或多個節段的冠狀面與人體中線出現偏差形成彎曲的畸形,特別是青少年人群脊柱側彎發生率較高,其發生原因與青少年骨骼尚未發育完全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伴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醫療技術水平日趨成熟,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得到越來越多從業人員的關注及重視[4]。目前臨床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以非手術性措施為主要方法,主張矯形器與矯形操間搭配使用,為青少年脊柱縱向發育提供必要的支持條件,促使青少年脊柱始終處于發育完整狀態,控制持續側彎的情況。同時,矯形器以骨盆、胸廓及脊柱等位置為切入點施加作用力,具有強制性的效果。
綜上所述: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實行矯形器及矯形操配合治療的效果顯著,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糾正軀體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推廣。
參考文獻
吳昊天.矯形器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02):213-214.
嚴善鐘,張蓓華,馮莉,肖震,李賢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嚴重程度與全脊柱活動度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11):1833-1836.
曾獻棟.矯形器配合矯形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臨床價值探討[J].當代醫學,2016,22(31):35-36.
孫永剛.矯形器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0):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