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毒癥病人血液透析時血壓及血糖的監測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時血壓及血糖值的變化。 方法 根據隨機性原則要求,從該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癥患者中抽取40例作為臨床觀察與研究的對象,對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后,對其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并根據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期間的臨床反應,對其血壓以及血糖值檢測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據此研究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時血壓及血糖的監測變化。 結果 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血壓、血糖值有所下降,隨著血液透析時間的不斷延長,血壓、血糖值進一步降低,透析治療3 h后有些患者甚至出現低血壓癥狀,因而要控制好透析時間;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后的1 h左右,血糖值下降最明顯,進食后則血糖值開始逐步上升。實踐研究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糖尿病尿毒癥患者的血壓及血糖值有所降低,要合理安排透析時間、透析頻率,防止發生低血壓;合理應用降糖藥物,防止發生低血糖。
[關鍵詞] 糖尿病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血壓值;血糖值;監測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049-02
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質量也提高,但是人們的飲食習慣不當,容易導致多種疾病的產生。其中糖尿病疾病的發生就多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從目前來看,糖尿病已經成為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發病率不斷提高,患者人數不斷增加,成為繼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后的第3位全球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糖尿病在控制不當的情況下,病情惡化,會進一步并發腎臟類疾病,導致慢性腎衰竭,其中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就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由于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管彈性降低,而血管僵硬度卻在不斷增加,因而血糖值的總體變化速度快,在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容易發生低血壓和低血壓等癥狀,因此要重點分析和研究其具體的變化規律。關于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時血壓及血糖的監測分析,需要結合臨床實踐情況展開進一步探討[1]。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間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癥患者40例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性原則要求,從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癥患者中抽取40例作為臨床觀察與研究的對象,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符合糖尿病尿毒癥的診斷標準,排除不符合相關納入標準的患者以及意識障礙、存在傳染性疾病的患者,院方告知患者臨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由院方對患者的個人隱私和診療記錄進行保護。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現,40例糖尿病尿毒癥患者中主要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年齡區間在52~70歲,平均年齡為(57.4±12.0)歲,女性患者的年齡區間在55~68歲,平均年齡為(56.9±11.4)歲,患者血液透析時間為半年~5年,平均透析時間為(2.8±2.5)年,其中有25例患者接受優必林R和諾和靈R皮下注射治療,另外15例患者口服降糖藥治療,患者進餐前的血糖值水平在3.8~8.5 mmol/L。比較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現,性別、年齡、血液透析時間、治療方式以及餐前血糖水平等均無明顯差異,無可比性,對該次臨床研究結果也不會產生影響(P>0.05)。
1.2 治療方法
對該次研究中的40例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均實施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機為尼普洛透析機NCU-55,透析器為尼普洛透析器150 U,總面積為1.5 m2,也可以采用面積為1.5 m2的旭化成血液透析器[2]?;颊叩耐肝鲆簽樘妓釟潲}無糖型,控制透析的血流量在220~300 mL/min之間,透析液的總流量約為500 mL/min,溫度設置為36℃或37℃。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壓透析治療中不可服用升壓藥或降壓藥,也不需要再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患者在進餐前后的超濾率均相等。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壓透析治療頻次為3次/周,每次的透析總時長在4 h或5 h[3-4]。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期間的臨床反應,對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前以及血液透析治療后的1 h、2 h、3 h、4 h的血糖值和血壓值變化情況分別進行監測、記錄和統計、比較。
1.4 統計方法
該次臨床研究資料和文本數據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上述表格統計分析發現,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之前的血壓、血糖值均較高,分別達到(20.82±0.28/12.1±0.32)kPa和(9.8±4.5)mmol/L,但是經過1 h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壓、血糖值均出現明顯的下降,分別為(18.61±0.35/11.5±0.22)kPa和(6.2±2.5)mmol/L。說明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可明顯使其血壓、血糖水平降低,臨床實驗研究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統計表格還發現,隨著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時間的不斷延長,患者的血壓、血糖值進一步下降,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3 h后出現低血壓癥狀,患者的血壓值為(15.76±0.35/10.2±0.35)kPa,經過回血后,血壓開始有所升高,由此可見,為了進一步保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需要對其血液透析的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和嚴格的把控。根據上述分析還得出,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后的1 h左右,血糖值下降最明顯,隨著患者后期的進食,血糖值開始逐步上升,見表1。 3 討論
根據臨床實踐中的相關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發現,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血壓值處于不斷下降的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患者血液透析中超濾和再灌注二者之間的血壓平衡被打破,這就大大降低了有效血容量,繼而使患者發生低血壓。此外,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自身的血管彈性降低,會進一步并發自主神經功能的紊亂,肺動脈以及主動脈壓力感受器無法敏感感受血容量的減少,血容量一旦降低,無法立即引發小動脈和靜脈收縮,使低血壓癥狀發生,且在此過程中,血壓值呈逐步下降狀態。由此可見,低血壓是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并發癥,具有發病急的特點,且發病率高達20%,如果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癥狀反復發生,則無法順利完成血液透析,否則會再次引發更為嚴重的心率失?;蛐慕g痛。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尿毒癥患者,應用血液透析治療,透析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血壓及血糖值有所下降,且隨著患者血液透析時間的不斷延長,患者的血壓會持續性降低。為了防止患者出現低血壓,不宜進行過長時間的透析治療[5]。為了更好的保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一般要求患者在透析治療前不用或者減少降壓藥物應用,避免大量脫水,避免透析中進食,針對低血糖患者,在透析前不用或者少用胰島素等降糖藥物;為避免發生低血糖,可以適當應用含糖透析液。
[參考文獻]
[1] 賀中云.多學科護理模式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期合并腦梗死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8,32(21):3406-3409.
[2] 張巧.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糖尿病腎病尿毒癥老年患者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8):71,73.
[3] 王群元,劉永蘭,郭樹鋒,等.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期的血液透析治療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2):78.
[4] 廖宇捷,舒英,龔蓉,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聯合血液灌流對糖尿病合并尿毒癥腦病患者的治療觀察[J].華西醫學,2018,33(7):843-847.
[5] 蘇惠娟.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對糖尿病腎病尿毒癥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8,14(3):65.
[6] 黃飛蘭,林麗娟.透明敷貼應用于尿毒癥合并糖尿病患者深靜脈置管護理的利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152-153.
[7] 胡慧娟,林國信.不同濃度葡萄糖對預防糖尿病腎病所致的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67-168.
?。ㄊ崭迦掌冢?019-01-07)[作者簡介] 高運(1983-),男,山東濰坊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腎內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0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