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患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及其睡眠質量。方法:選擇我院數據庫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間收入的所有慢阻肺患者,選擇其中接受治療成功進入慢阻肺緩解期的患者82例,納入本次研究開展實驗。通過雙色球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1)與實驗組(n=41)。對照組患者在康復緩解期進行常規四肢主動運動療法實驗組患者則應用呼吸鍛煉、全身運動、營養指導等肺呼吸康復療法,對比兩組患者的慢阻肺緩解期治療狀況,評價其肺功能評分、運動耐力評分、治療滿意評分。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肺功能評分與運動耐力評分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同時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滿意評分均值在90分以上,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均值70分,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肺呼吸康復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和呼吸功能,具有高度的應用價值,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是一種積極且有效的治療輔助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肺呼吸康復治療;管理;慢阻肺;應用體會;慢阻肺緩解期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慢阻肺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這種疾病十分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功能異常的狀況[1]。而如果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則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其他肺部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患者發生肺癌,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2]。隨著近年來空氣質量和環境質量的不斷惡化,人們的生活壓力也在隨之增大,人們的生活作息也逐漸呈現不規律的趨勢,所以慢阻肺這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3]。這種病癥發病急促且十分容易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會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而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在患者進入慢阻肺緩解期時,做好相應的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具有高度的應用價值[4]。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數據庫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間收入的所有慢阻肺患者,分析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患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及其睡眠質量現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數據庫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間收入的所有慢阻肺患者,選擇其中接受治療成功進入慢阻肺緩解期的患者82例,納入本次研究開展實驗。通過雙色球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1)與實驗組(n=41)。每組中錄入43例患者。對照組性別資料為(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齡信息區間為(41-74)歲,患者平均年齡信息為(61.9±7.1)歲;實驗組性別資料為(男:19例,女:22例),患者年齡信息區間為(40-76)歲,患者平均年齡信息為(60.5±5.9)歲;
  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體檢未見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妊娠期患者;年齡40歲以下或76歲以上患者;患有治療禁忌癥患者;在開展實驗前三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患者。
  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沒有倫理委員會就把這個去掉),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分析未見明顯差異,患者個體化信息不對本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緩解期慢阻肺治療方案,患者按照醫囑接受醫務人員的給藥和換藥,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常規監督用藥,并告知患者的飲食控制方案,為患者制定四肢主動運動鍛煉方案,觀察患者的康復狀況,并報告給醫師,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系統化的肺呼吸康復治療方案,具體方式如下。
  首先來說醫務人員應當在醫院中開設康復教育課堂。但在進行課堂教育時,切不可直接采用常規填鴨式課堂教學方案,應當對不同患者進行相應的資料評估,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為患者開展針對性的病情講座以及相關的肺呼吸康復訓練,告知患者疾病控制的相關基本知識,使患者能夠對自身的疾病有詳細的理解。醫務人員還應當幫助患者學習自我呼吸康復療法,告知患者將這種方案應用于治療中對自身康復的優勢,幫助患者建立起樂觀且積極的治療心態。其次在進行康復課堂設置時,醫務人員可以要求患者進行互相的病情交流和康復經驗,使患者在康復期間也能夠獲得社會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其次,在進行呼吸操培訓時,醫院應當每周開設3-4次的呼吸操培訓課程,患者在進入課程時應當由家屬陪同并予以監督。在對患者進行呼吸操課程教育時,相關醫務人員還應當引導患者家屬學習營養,告知患者日常飲食的蛋白質、糖分以及脂肪比例。而在進行呼吸操培訓時,相關指導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科學且系統的呼吸訓練,如果患者在呼吸過程中存在阻力,則應當反復鍛煉患者的呼吸氣體能力。通常來說可以采用吹氣球方案進行訓練,要求患者用力鼓吹容量為800-1000ml的氣球,直至肺部氣體完全吹進氣球后松開吸氣。每日訓練次數控制在3-4次即可,但如果患者在呼吸訓練過程中有不適感,可以適當減少訓練次數,以提高患者的治療適應性。
  再次,在對患者進行吸氧療法訓練時,運用長時間吸氧療法能夠幫助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得到強化。在接受長時間吸氧治療時,醫務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全身耐力訓練,吸氧完成后根據慢阻肺患者的不同病情和呼吸恢復階段,選擇適宜的訓練項目進行全身耐力訓練。全身耐力訓練以有氧且緩慢的運動為主,例如有氧操、太極拳、散步和慢跑等活動,在訓練期間可以對患者的心率進行全程監控,控制在60%至90%,既可耗氧量控制在50%至80%即可。每周訓練次數控制在3-5次為宜,每次鍛煉時間不可超過一個小時。
  1.3 評價標準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肺功能評分、運動耐力評分以及治療滿意度評分,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滿分通過線性轉化均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狀況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進行分析后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實驗結果中涉及到的各項管理指標應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數據記錄,實驗結果采用t值進行檢驗,若p<0.05,則說明實驗結果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肺功能評分與運動耐力評分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同時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滿意評分均值在90分以上,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均值70分,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綜上所述,在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肺呼吸康復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和呼吸功能,具有高度的應用價值,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是一種積極且有效的治療輔助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王嬪.肺康復治療應用于慢阻肺緩解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8):89-90.
  丁立君.探討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3):108.
  郭春玉.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緩解期患者中的價值探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9):98-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6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