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增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促進病情康復,本文結合各學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臨床經驗,從運動功能訓練、呼吸功能訓練、營養支持等方面出發,闡述了疾病的西醫肺康復治療方法。并從中藥內服、中醫針灸、穴位貼敷三方面入手,探討了相應的中醫肺康復治療進展。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治療;中醫;西醫
  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為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癥狀以呼吸困難為主,肺功能下降,生活質量低下。發病后,及時給予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并加強肺康復治療,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為改善預后,本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現有綜述如下: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醫肺康復治療
  1.1 運動功能訓練
  通過有氧訓練的方式,進行運動功能訓練,可有效改善肌肉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情康復[1]。以下肢功能訓練為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難嚴重?;颊呖赏ㄟ^快走、騎車等方式,進行有氧訓練,增強肺功能。有學者在研究中,共選擇兩組患者作為樣本,對運動功能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與僅進行日?;顒诱呦啾?,進行踏車運動3個月后,患者肺功能明顯改善。該學者的研究成果,證實了運動功能訓練的優勢。臨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循序漸進的增強其肺功能,促進病情康復。
  1.2 呼吸功能訓練
  加強呼吸功能訓練,有助于改善呼吸肌功能,減輕呼吸困難癥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緩解痛苦。以腹式呼吸訓練為例:可首先指導患者于呼氣時縮緊口部,采用鼻腔吸氣,緩慢呼氣。此后,可通過觸覺誘導腹式呼吸的方式,將雙手置于上腹部,練習腹式呼吸。臨床研究發現,良好的姿態,有助于改善呼吸訓練效果。因此,建議于呼吸功能訓練的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活動上胸、牽張胸大肌練習,糾正駝背,為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奠定基礎[2]。呼吸功能訓練的頻率以及強度,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而確定,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1.3 營養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痛苦均較大,食欲較差。長此以往,易誘發營養不良,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對肺功能的康復造成阻礙。加強營養支持,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對此,臨床應根據患者的合并疾病情況,以及營養狀況,給予其營養支持。可首先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針對伴有營養不良者,應重點給予干預。患者應多攝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類食物,應多食用新鮮水果及蔬菜,減少油膩、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量。針對伴有糖尿病者,需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針對伴有高血壓者,應保持“高鉀低鈉”飲食,以避免血壓升高,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1.4 應用康復器械
  將康復器械應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復治療過程中,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例如:臨床可采用呼吸康復治療儀,對疾病進行治療。該儀器可通過呼吸電刺激訓練,促使呼吸肌功能恢復,且能夠使排痰效果得以改善,對患者肺功能的增強,具有重要價值。除此之外,將超聲霧化治療、超短波治療儀器應用到治療過程中,同樣可達到增強肺功能的目的。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超聲霧化治療,有助于解除呼吸道痙攣,減輕炎性反應,促進排痰,且可實現對呼吸道纖毛的保護,使疾病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舒適度得以提升。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肺康復治療
  2.1 中藥內服
  中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咳嗽”、“痰飲”的范疇。《景岳全書·喘促》有云:“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與外邪侵襲,虛、痰、瘀三者結合有關。在給予抗炎、止咳、平喘等基礎治療的同時,聯合給予患者補肺活血湯治療,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此外,同樣有學者指出,采用加味四物湯治療疾病,同樣可達到減輕病情的目的。加味四物湯,方劑由當歸、川芎、芍藥、熟地構成。各項組分進入人體后,可有效活血化瘀、補氣養血、止咳平喘,減輕病情,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預后。
  2.2 中醫針灸
  采用中醫針灸的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增強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氣功能。針灸期間,應囑患者取仰臥位,取氣海、關元、中脘、滑肉門、太溪等穴位給予針刺。進針后,應留針20min,力度以使患者感酸、麻、脹為宜。針刺的同時,可聯合給予患者艾條進行溫針灸,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進一步減輕病情。針灸期間,臨床應加強對患者呼吸功能的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治療并給予處理。如病情康復,則可停止針灸。采用該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提高肺康復治療的安全性。
  2.3 穴位貼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規治療方法,以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雖可減輕病情,但效果欠佳。將穴位貼敷應用到肺康復治療中,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穴位貼敷期間,可取細辛、甘遂、白芥子、桂枝等藥物,采用姜汁、蜜糖調和,制作成為2cm×2cm×0.5cm的藥餅。此后,可取腎俞穴、定喘穴、風門穴、膻中穴等作為主穴,給予穴位貼敷。采用上述方法進行肺康復治療,藥物可直接滲透至病變部位,減輕呼吸困難癥狀,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
  結論:
  綜上所述,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臨床應于治療期間,加強運動及呼吸功能訓練,積極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并應用康復器械,輔助治療疾病,提高治療有效率。此外,臨床同樣可將中藥、針灸、穴位貼敷等手段,應用到肺康復治療過程中,進一步減輕病情,為患者預后的改善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樓滟,王曉宇,張鵬.百令膠囊聯合呼吸康復訓練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對血氣指標、肺功能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02):421-424.
  [2]鄔海燕,鄭艷文,張鑒.營養支持聯合肺康復治療對C組和D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養狀況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02):249-2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5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