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新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呼吸系統多發病、常見病,該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對人類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為了提高臨床對該病的治療效果,本文從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進展方面,做如下綜述。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262-01
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指以持續性存在的呼吸道癥狀以及進行性進展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致殘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目前,由于環境的惡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原因,該病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度蚵宰枞苑渭膊》乐纬h》中穩定期慢阻肺的治療目標主要為緩解癥狀,改善運動耐量和健康狀態,防止疾病發展,防止和治療急性加重,減少患者的死亡率。藥物治療在慢阻肺的治療中的重要部分,能有效控制癥狀,降低急性發作和加重的頻率,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支氣管擴張劑
控制慢阻肺患者的癥狀的核心藥物是支氣管擴張劑,主要通過松弛氣道的平滑肌達到擴張支氣管的作用,以有效緩解氣流受限[1]。支氣管擴張劑可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短效制劑用來迅速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長效制劑除前面的作用外,還能夠降低急性發作的風險及再住院率,建議穩定期長期服用。常用的支氣管擴張劑主要包括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類和茶堿類藥物。臨床使用該藥時多采取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增強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
1.1 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是中重度慢阻肺治療中的關鍵藥物。它能結合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β2腎上腺素受體,激活細胞內腺苷酸活化酶,將三磷腺苷轉化成環磷酸腺苷,從而降低鈣離子濃度,達到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根據效果維持的時間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長效β2受體激動劑主要有沙美特羅、福莫特羅等,親脂性強于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比較容易進入細胞內,水解后緩慢地向細胞膜擴散,并和受體結合,起效緩慢、作用持久,作用可維持12個小時以上。目前,有學者研制出了超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如茚達特羅、奧達特羅、卡莫特羅和維蘭特羅等,除可以改善肺功能外,還可以降低急性發作頻率和致死率;該藥的半衰期比較長,可以持續作用24小時以上,每天使用1次,給藥方便,可以快速、穩定、持久地控制患者的呼吸困難的癥狀[2]。
1.2 抗膽堿能藥物
膽堿能受體主要有煙堿受體和毒蕈堿受體,毒蕈堿受體主要分布在人體的氣道內,又分為M1、M2、M3三種類型,其中M1、M3受體主要分布在氣道平滑肌,被乙酰膽堿激活后能收縮支氣管,M2受體主要分布在膽堿能節后神經節末端,具有調節乙酰膽堿釋放的功能,激活后可以產生負反饋的作用,使支氣管舒張??鼓憠A能藥物主要與M受體結合,達到舒張支氣管的作用,根據作用時間長短分為短效膽堿能受體阻斷劑和長效抗膽堿能拮抗劑。臨床常用的短效膽堿能受體阻斷劑主要是異丙托溴胺霧化吸入劑,起效緩慢,作用時間約為6-8小時[3]。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長效抗膽堿能拮抗劑是噻托溴胺,可以持續作用24小時以上。目前新研制的長效抗膽堿能拮抗劑主要有阿地溴胺、蕪地溴胺和格隆溴胺等,多和M3受體結合,作用時間較長。有臨床實驗表明,噻托溴胺在降低患者的急性加重頻率方面比茚達特羅更具有優勢。由于抗膽堿能藥物吸收較差,因此副作用比較少,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臨床應用日漸廣泛。
1.3 茶堿類藥物
茶堿類屬于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但由于它的治療范圍比較窄,且不良反應的范圍比較廣泛,因此不是慢阻肺患者的首選藥物。茶堿除可以擴張支氣管以外,還可以抗炎和調節免疫功能。慢阻肺患者癥狀難以長期、有效地控制的主要原因正是過度的炎癥反應和人體的免疫失衡,因此,使用何種藥物有效控制患者的炎癥和免疫失衡是今后一段時間臨床研究的主要方向。
2 其他藥物
2.1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發作的主要原因是炎癥的急性加重,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癥基因的擴散、促進抗炎基因的擴增,是該病主要的抗炎方法,但同時它可能增加并發肺炎、結核和肺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的風險;單獨使用時治療效果不明顯,因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議》中已經把這類藥物全部剔除。
2.2 選擇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
選擇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可以提高細胞內環磷酸腺苷的濃度,從而抑制慢阻肺患者的氣道中各類炎癥細胞的生成、炎癥介質的釋放,產生有效的抗炎作用。目前臨床使用最多的選擇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是羅氟司特,為第二代選擇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4]。由于口服的羅氟司特比吸入制劑的不良反應大,且在輕中度慢阻肺的治療中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議》中只是推薦在嚴重急性加重的慢阻肺高風險的少部分患者中使用該藥。
2.3 大環內酯類藥物
抗菌藥中的大環內酯類藥物不僅是抗生素,還可以抗炎癥和調節免疫,降低慢阻肺患者體內的炎癥介質水平,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針對頻繁加重和常規治療效果較差的慢阻肺患者可以考慮運用該藥,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耐藥或者菌群失調,為急性發作期的抗菌治療造成隱患,所以,臨床上選擇大環內酯類藥物預防時要根據患者病情權衡。
2.4 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
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都可以降低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從而降低急性發作的風險,因此建議慢阻肺患者每年注射。
3 小結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有效阻止慢阻肺的發展和延緩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所以治療應該以減輕癥狀、減少急性發作、提高生存質量和降低藥物副作用為主,中重度治療推薦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和長效抗膽堿能拮抗劑聯用;極重度和反復急性發作的患者建議使用三聯治療,必要時需使用茶堿或羅氟司特。
參考文獻
[1] 黃冬妹(綜述),何志義(審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炎治療研究新進展[J].重慶醫學,2015,31(14):1982-1985.
[2] 趙子文,李曉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新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10 -13.
[3] 高燕魯,俞曉瀅,滿鑫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進展[J].山東醫藥,2016,56(41):110-113.
[4] 王丹,朱丹燕,盧薇暉等.淺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進展[J].海峽藥學,2016,28 (8):222-2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