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表型的研究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社會發展加快,大氣污染也不斷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見病,臨床特點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發展較快,且具有較高死亡率,對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影響較大。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性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具有致殘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點,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其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目前主要通過戒煙和流感疫苗預防COPD,藥物治療緩解癥狀,但由于COPD患者嚴重程度不同,所以需要采用個體化方案進行綜合管理。肺康復作為患者整體管理的一部分,是多學科共同參與的綜合性治療,內容主要包括呼吸肌訓練、運動訓練、營養療法和心理支持等,中醫康復也逐漸開展。COPD患者通過有效的肺康復訓練,可以改善運動耐力,減輕呼吸困難程度,提高生活質量等。
  1痰熱郁肺、肺氣郁閉證
  痰既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又是疾病的病理產物,易阻礙氣機郁久化熱,對于痰熱郁型AECOPD中醫應治以清熱化痰,調暢氣機。觀察何氏桑麻杏貝湯對痰熱郁肺型AECOPD患者的療效,結果顯示中藥組咳嗽癥狀總積分、肺功能及呼吸困難等級都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內毒素鱟測定水平顯著降低。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AECOPD痰熱郁肺證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到中藥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總有效率可達96.67%,顯著優于西醫常規治療組。觀察款冬花散治療AECOPD痰熱郁肺證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中藥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指數(PaO2/FiO2)、肺功能都優于對照組,其可能與款冬花散各成分的抗炎、祛痰、解痙平喘等作用相關。
  2痰飲伏肺、肺腎陽虛證
  COPD為慢性疾病,久病肺虛,津液輸布失常,聚而生痰飲,肺病易及腎,可導致腎不納氣,日久則氣虛陽損,形成肺腎陽虛之癥,中醫治以溫腎補肺化飲。夏自銀研究了加味麻辛附子湯對AECOPD(肺腎陽虛型)患者SAA、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PCT干預的臨床觀察,實驗結果:中藥組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炎性指標SAA、hs-CRP及PCT明顯降低,表明加味麻辛附子湯能夠減輕氣道炎癥,進而改善肺功能,改善AECOPD的臨床癥狀。運用加味小青龍湯治療AECOPD患者,觀察到中藥組患者的咳嗽、咯痰癥狀積分顯著減低,血氣分析指標PaCO2明顯下降。
  研究溫肺飲治療AECOPD外寒內飲證的臨床療效,主要觀察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肺功能以及動脈血氣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癥狀及各種指標都優于常規西醫治療對照組。
  采用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加味治療AECOPD患者,在臨床實驗中,對照組予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服用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加味,結果表明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在AECOPD患者癥狀體征的改善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觀察小青龍湯加減治療AECOPD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6%和84.4%,CD4+細胞、FEV1與FEV1/FVC明顯高于對照組,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相對降低,表明小青龍湯加減治療AECOPD患者可通過改善呼吸功能、調節機體免疫能力、調節炎性因子的釋放等多個方面發揮綜合效應,提高治療效果。
  3.治療方法
  3.1中醫辨證施治法
  中醫辨證施治強調根據患者癥狀、體質以及疾病分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為痰濁阻肺型、痰熱壅肺型和肺腎氣虛型三種類型,針對痰濁阻肺性以祛痰降逆、宣肺平喘為原則,采用二陳湯和三子養親湯進行治療;針對痰熱壅肺型以健脾益肺、化痰降氣為原則,采用適量桑白皮湯進行治療;針對肺腎氣虛型以補益脾腎為原則,采用平喘固本湯和補肺湯進行治療。
  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療法,對治療組在常規西醫療法的基礎上,增加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對于痰濕壅肺型采用祛痰燥濕方劑進行治療,對于痰熱壅肺型采用清肺化痰方劑進行治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1.1%(P<0.05)。
  將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方式,對治療組患者采用中醫辨證論治,對痰熱壅肺型采用清肺化痰湯進行治療,對痰濁阻肺型采用祛痰平喘湯進行治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1%(P<0.05)。
  3.2專方治療法
  有學者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了分析,基于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對其發病機制的認識,提出了專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對照組采用西醫進行治療,對治療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口服慢阻肺穩定方湯劑進行治療,該湯劑主要包括巴戟天、白術、當歸、南沙參、黃芪、北沙參、補骨脂和黨參,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P<0.05)。
  60例處于穩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治療,對治療組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百部養肺煎膏進行治療,治療療程為6個月,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3%(P<0.05)。
  結論
  近年來,在中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很多的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管是中醫藥外治療法,還是內治療法,治療手段豐富,治療方法靈活多樣,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療效顯著。但是在中醫藥治療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關中醫藥治療作用機制的研究相對較少,辨證論治缺乏統一的分類標準等,這些問題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論證分析,從而形成更為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陳玥璇,張志明,雍文興,等.淺析中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進展.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4549-4550.
  [2]姚旗歡,鄭敏宇.慢性阻塞性肺病穩定期的中醫藥治療進展.內蒙古中醫藥,2017,(z1):207-2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4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