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護理對于心絞痛患者復發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絞痛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對復發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120例心絞痛患者, 采用擲篩子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每天復發次數、每次持續時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平均每天復發次數少于對照組, 每次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3.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絞痛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 不僅促進病情恢復, 減少復發次數, 還能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提升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心絞痛;復發率;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89
在內科中較多見的疾病是心絞痛, 由于多種因素造成心肌超負荷, 從而短暫或持續缺血所致, 患者主要呈現胸部疼痛、憋悶等癥狀, 可多日發作一次, 也可一日發作多次, 嚴重的患者存在較高的猝死風險。常規用藥治療的同時, 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意義重大, 不僅能夠促進病情恢復, 還能降低復發次數。本文探討心絞痛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對復發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擲篩子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男32例, 女28例, 年齡42~75歲, 平均年齡(56.2±6.4)歲,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1.0)年;觀察組患者男33例, 女27例, 年齡43~74歲, 平均年齡(55.8±6.7)歲, 病程1.5~5.0年, 平均病程(3.6±0.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包括用藥指導、不良反應監測、生活指導、注意事項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入院護理 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對其臨床資料、病況、心理狀況、飲食情況、合并疾病等進行評估, 并設計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1. 2. 2 健康宣教 每天向患者和家屬進行20~30 min健康教育, 包括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自我保養方法等, 比如疾病的病發機制、病發時注意事項、規范用藥、適量運動、注意飲食等, 從而提升患者的疾病認知度, 改正不良習慣, 更加的配合治療[1]。
1. 2. 3 心理護理 首先采用各種心理測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定, 根據結果與患者和家屬做深入的交流溝通, 若患者存在抑郁、焦慮情緒, 通過溝通引導其將內心的感受傾訴, 并對患者進行鼓勵和開導, 還可以向其講解周邊病友的案例, 提高患者的康復信心, 解除不良情緒;另外, 還要與家屬進行溝通, 叮囑家屬多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 對患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滿足, 避免情緒波動造成病情復發或加重[2]。
1. 2. 4 病情觀察指導 教會患者及家屬心絞痛復發時的緩解方法, 胸痛復發時立即停止活動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含藥后平臥, 以防低血壓發生。如連續含服硝酸甘油3次仍不緩解, 或心絞痛復發比以往頻繁、程度加重、疼痛時間延長, 應及時就醫, 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3]。
1. 2. 5 用藥護理 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 不要擅自增減藥量, 自我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 外出時攜帶硝酸甘油以備急需, 硝酸甘油見光易分解, 應放于棕色瓶內, 存放在干燥處, 藥瓶開封后每6個月更換1次, 以確保療效[4]。
1. 2. 6 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合理膳食, 宜攝入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飲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纖維的食物, 勿暴飲暴食, 肥胖者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進行適量的運動, 運動強度和時間要根據患者的耐受能力而定, 切忌過于劇烈, 一般以散步、太極拳為主, 同時要告知患者及家屬過勞、情緒激動、飽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絞痛復發的誘因, 應注意盡量避免。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出院后隨訪6個月, 記錄每天復發次數及每次持續時間;另根據醫院自主設計的問卷, 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分, 包括護理人員態度、操作技能、儀容儀表、應急處理能力等, 非常滿意:85~100分, 滿意:65~84分, 不滿意:<65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平均每天復發次數、每次持續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每天復發次數少于對照組, 每次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3.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心絞痛的發生是由于多種原因加大了心臟負荷, 讓心肌耗氧量提升, 從而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給, 但是冠狀動脈無法滿足心肌血量需求, 從而患者出現心絞痛癥狀;該病病程慢長, 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引發心力衰竭, 甚至休克, 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5-8]。在治療期間很多患者因為對疾病的過度擔心, 引發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不僅降低治療的配合程度, 還會提高病情復發率。常規護理針對性不強, 缺少對患者的心理關懷, 所以需要改進護理措施[9-12]。個性化護理能夠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 這是因為個性化護理引入了先進的護理理念, 讓護理服務更加有針對性、科學性, 在實施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更適合患者需求的護理措施[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平均每天復發次數少于對照組, 每次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3.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個性化護理模式充分利用患者特性、病況、心理等狀況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護理, 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 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從而減少復發次數;另外, 通過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 讓患者在病發時能夠通過多種手段緩解不適感, 從而縮短病發時間;同時, 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輔導, 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疾病的認知度, 提高了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 還取得了患者的信任, 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 減少了糾紛。
綜上所述, 對心絞痛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 不僅促進病情恢復, 減少復發次數, 還能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提升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立華, 周英艷, 黎金花. 循癥護理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海南醫學, 2016, 27(17):2922-2924.
[2] 郭瑩, 岳百慧, 許夢怡. 個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 河北醫藥, 2016, 38(21):3346-3348.
[3] 孟青. 舒適護理與常規護理對心絞痛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比較. 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8):161-163.
[4] 王美娟, 陳志云.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住院患者抑郁焦慮情緒、SAQ評分及滿意度的影響. 現代實用醫學, 2017, 29(8):1103-1104.
[5] 吳蕾.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11(27):250-251.
[6] 張雪華. 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的影響.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10):503-504.
[7] 于麗敏. 個性化護理干預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8):287-288.
[8] 劉素云. 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急性心絞痛病人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 中國農村衛生, 2017(8):79.
[9] 蘇玉榮. 個性化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3(22):164-165.
[10] 周虹. 護理干預對老年心絞痛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現代養生b, 2013, 16(11):142.
[11] 楊凱. 心絞痛患者的護理體會.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5(5):107-108.
[12] 韋碧珍. 護理干預對69例老年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5):2669-2670.
[13] 徐慧. 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 現代婦女(醫學前沿), 2015(2):184.
[14] 任行平.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個體化護理體會.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0, 13(16):56-57.
[15] 袁琳. 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發生率的影響探討.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7):219-220.
[收稿日期:2018-07-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