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并發癥的效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并發癥的效果。方法:收治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和經皮經肝膽道內支架置入術治療,分析術后2個月,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和處理方法。結果: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發生并發癥39例,并發癥發生率26.71%;其中膽道感染12例,引流管脫出、堵塞8例,膽道出血2例,膽瘺3例,急性胰腺炎5例,膽心反射5例,支架再狹窄1例,膽汁性腹膜炎1例,肝膿腫1例,死亡1例。結論: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接受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病情,正確的手術操作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并發癥
惡性梗阻性黃疸是由于惡性腫瘤所引起的疾病,多數患者被確診時已屬于病情晚期,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1]?,F臨床上主要采用經皮經肝穿刺介入術對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進行治療,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術后康復,因此需要積極地預防和治療術后并發癥,以提高治療效果[2]。本文主要研究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并發癥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和經皮經肝膽道內支架置入術治療。所有患者中,年齡38 - 79歲,平均(58.42±5.26)歲;男80例,女66例;其中胰腺癌患者27例,膽管癌患者31例,原發性肝癌患者19例,膽囊癌患者28例,轉移癌患者24例,壺腹周圍癌患者17例。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且自愿的情況下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相關治療和研究。 方法:手術設備包括膽道穿刺4件套盒、8.5F外引流管、內引流管、4F單彎導管和導絲、鈦鎳合金支架。所有患者均接受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和經皮經肝膽道內支架置入術治療。方法: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手術部位后對患者實施常規消毒,然后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對患者實施合理的穿刺路徑;使用2%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然后切開患者的皮膚,使用2IG膽道穿刺針對患者的肝內膽管進行穿刺,在穿刺時囑咐患者屏氣,在穿刺成功后,拔除針芯,在平穩淺呼吸下退針,并回抽膽汁,然后注入對比劑,明確針尖位置,根據對比劑顯影情況觀察膽管形態;若不能進行膽汁回抽,可以將穿刺針退至肝包膜下,調整方向,再次穿刺并確認穿刺成功;引入微導絲,將穿刺針拔出后,將3F套管針沿導絲置入,當套管頭端到達膽管后,退出內芯,然后對患者實施膽管造影,對其膽管梗阻的程度和范圍進行觀察;然后使用泥鰍導絲,將3F外套管抽出,在患者的梗阻部位放置引流管,或者實施膽管內支架植入,若導絲不能通過梗阻部位,則對患者置入外引流管處理。
觀察指標:術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膽汁顏色變化、引流量、腹部是否存在疼痛以及腹膜炎體征;在術后1周進行復查,觀察膽道暢通情況,若膽道通暢,則可拔除外引流管;在術后1個月和2個月對患者進行超聲或者CT復查。
結果
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發生并發癥39例,并發癥發生率26.71%;其中膽道感染12例,引流管脫出、堵塞8例,膽道出血2例,膽瘺3例,急性胰腺炎5例,膽心反射5例,支架再狹窄1例,膽汁性腹膜炎1例,肝膿腫1例,死亡1例。
并發癥處理措施:①膽道感染:患者在術后出現發熱、寒戰的現象,因此需要給予患者加強抗生素治療,經引流管對患者實施生理鹽水和慶大霉素沖洗,2次/d。②引流管脫出、堵塞:對于引流管脫出者,沿原有的穿刺通道,插入導絲,然后重置導流管;對于引流管堵塞者,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抽吸,使引流管再通。③膽道出血:根據患者的出血量,關閉患者的引流管1-3h,給予患者止血藥物,并調整引流管位置。④膽瘺:對患者的引流管加壓、包扎和沖洗,并調整引流管的位置。⑤急性胰腺炎:給予患者合理的禁食、抗炎、抑制胰酶治療。⑥膽心反射: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阿托品,靜脈滴注多巴胺,同時給予患者吸氧,并暫停手術。⑦支架再狹窄:對患者重新置入外引流管或使用球囊擴張后支架復通。⑧膽汁性胸膜炎:拔除患者的引流管,然后對癥治療。⑨肝膿腫:使用引流管將膿腫引流出。⑩死亡: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由于造影劑嚴重過敏,產生過敏性休克,搶救無效后死亡。
討論
惡性梗阻性黃疸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此病是由于惡性腫瘤所引起。隨著我國腫瘤疾病發病率的上升,惡性梗阻性黃疸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多數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被確診時已處于病情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患者肝腎功能出現障礙,甚至出現肝腎等功能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F臨床上主要采用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和經皮經肝膽道內支架置入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但是在手術過程中和手術后,患者容易產生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預后較差[5]。
經臨床研究發現,其并發癥的產生主要包括膽道感染和膽道出血,因此在對患者實施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患者的機體能夠適應手術;在對患者實施手術前,護理人員要仔細閱讀各項說明,做到心中有數,促使穿刺的順利進行;在對患者實施穿刺時,要盡量采用先進的B超進行引導,可以較為準確地定位,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對患者肝內血管和膽管的損傷;在對患者的膽道內置入金屬支架時,要盡量在放置引流管2周后進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膽道內的感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6]。
本研究發現,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發生并發癥39例,并發癥發生率26.71%。
綜上所述,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在接受經皮經肝穿刺介入治療前后,積極做好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產生。
參考文獻
[1]葉本功,劉毅,張榕培.惡性梗阻性黃疸經超聲引導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治療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5):1673-1676.
[2]潘科研,張艷芳,許文青,等.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聯合膽道支架植入治療34例惡性梗阻性黃疸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12):2129-2132.
[3]胡芳,楊波,劉曉玲.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及內支架置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9):14-15.
[4]李飛棟,覃巧云.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膽管穿刺引流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應用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1):1256-1258.
[5]鐘醒懷,張自旺,唐燦,等。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結合膽道支架置人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6,17(3):205-208.
[6]劉亮,張宏.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聯合支架植入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效果考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1):30-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1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