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及對其盆腔功能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子宮腺肌?。ˋDS)的療效及對盆腔功能的影響。方法 78例子宮腺肌病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38例)。對照組行開腹子宮全切術, 實驗組行開腹子宮病灶切除術。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變化、痛經情況及盆腔疼痛緩解情況。經3年隨訪, 比較兩組患者疾病復發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前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5.40±2.50)cm3、(50.5±2.2)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0.25±80.50)cm3、(93.5±2.3)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3748、85.4464, P<0.05)。治療后, 對照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4.30±5.00)cm3、(51.5±2.3)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5.30±72.51)cm3、(94.2±2.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2.8068、82.7018, P<0.05)。兩組治療后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383、1.9626, P>0.05)。實驗組盆腔疼痛總緩解率為92.5%, 高于對照組的86.8%,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78, P=0.410>0.05)。經3年隨訪, 實驗組疾病復發率為12.5%, 對照組疾病復發率為5.3%,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49, P=0.264>0.05)。結論 子宮腺肌病手術治療的療效顯著, 能夠改善盆腔功能, 子宮全切術會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但復發率低, 而開腹子宮病灶切除術保留了生育功能, 但復發率高。在臨床上需要結合患者身體情況、各方面需求綜合考慮確定最佳的手術方案。
  【關鍵詞】 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觀察;盆腔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33
  近年來, 婦科疾病中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 ADS)的發病率逐年升高, 此病是指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出現在子宮肌層中, 促使肌層發生增生性病變, 逐步發展為彌漫性病變的一種疾病[1]。而臨床對于子宮腺肌病的治療以傳統子宮全切術為主, 但是術后患者將喪失生育能力, 不適合未婚或者有妊娠計劃的患者, 手術存在一定風險性及局限性。而子宮病灶切除術, 則可以最大限度地將子宮保留。本研究收集78例子宮腺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別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取得了不同的療效,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子宮腺肌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經癥狀分析及醫學診斷, 其結果均符合ADS臨床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38例)。實驗組患者年齡31~66歲, 平均年齡(48.5±6.5)歲, 術前平均子宮體積(230.25±80.50)cm3;對照組患者年齡30~65歲, 平均年齡(47.5±6.1)歲, 術前平均子宮體積(235.30±72.51)cm3。兩組患者的年齡及術前平均子宮體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 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開腹子宮全切術。待患者麻醉后, 腹部正中做切口, 剝開腸管與周圍組織, 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 按照先子宮圓韌帶, 然后子宮附件、子宮動靜脈, 最后子宮主韌帶、子宮骶的順序逐一切除, 然后對全子宮, 沿著穹隆環形切除。實驗組行開腹子宮病灶切除術, 麻醉并將做一腹腔切口后, 為將病灶部位充分暴露出來, 先將子宮置于切口外, 對病灶逐層切除, 一直切除到子宮內膜部位, 盡可能保留子宮內膜完整, 然后將切口縫合, 修復子宮。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變化、痛經情況及盆腔疼痛緩解情況。經3年隨訪, 比較兩組患者疾病復發情況。其中, 痛經采用慢性疼痛分級問卷法評估, 總分值為100分, 分值與痛經之間呈正相關。同樣采用慢性疼痛分級問卷法評估兩種患者盆腔疼痛緩解情況, 具體如下:疼痛消失, 視為完全緩解;疼痛減輕, 整體疼痛感輕微, 視為明顯緩解;疼痛部分減輕, 整體疼痛感明顯, 視為部分緩解;疼痛未減輕或者加重, 視為無效。總緩解率=(完全緩解+明顯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2906、1.3722, P>0.05)。治療后, 實驗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5.40±2.50)cm3、(50.5±2.2)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0.25±80.50)cm3、(93.5±2.3)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3748、85.4464, P<0.05)。治療后, 對照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4.30±5.00)cm3、(51.5±2.3)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5.30±72.51)cm3、(94.2±2.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2.8068、82.7018, P<0.05)。兩組治療后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383、1.9626,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盆腔疼痛緩解情況比較 實驗組盆腔疼痛總緩解率為92.5%, 高于對照組的86.8%,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78, P=0.410>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疾病復發情況比較 經3年隨訪, 實驗組患者中有5例復發, 復發率為12.5%;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復發, 復發率為5.3%。兩組疾病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49, P=0.264>0.05)。
  3 討論
  子宮腺肌病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 以月經量過多且伴有痛經、子宮體積增大為主要癥狀表現,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會引發更嚴重的病變,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當前, 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 使微創手術在臨床應用中日趨增多, 并且很多患者對于生育功能有一定需求, 這就使得大部分子宮腺肌病治療以子宮病灶切除術為主導, 通過這種手術方式, 可以有效去除異位的內膜與腺體, 從而避免增加子宮內膜面積, 造成月經量增多[3]。并且子宮病灶切除術可以緩解患者痛經, 這是因為機體激素調節下, 剝脫性出血會出現于病灶子宮內膜處, 進而增加子宮內壓力, 從而在平滑肌痙攣收縮作用下產生痛經, 一旦切除子宮病灶, 可避免出現子宮平滑肌收縮, 進而減輕痛經[4]。同時, 子宮病灶切除術可有效抑制子宮內膜的炎性粘附, 進而保護盆腔不受到損害, 對于盆腔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5]。但是鑒于該手術方法不能將病變組織徹底清除, 使得術后更容易復發, 而采用子宮全切術, 則可以從根本上消除病灶, 復發率更低, 但是也同時喪失了生育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實驗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5.40±2.50)cm3、(50.5±2.2)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0.25±80.50)cm3、(93.5±2.3)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3748、85.4464, P<0.05)。治療后, 對照組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分別為(84.30±5.00)cm3、(51.5±2.3)分, 均明顯優于治療前的(235.30±72.51)cm3、(94.2±2.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2.8068、82.7018, P<0.05)。兩組治療后的子宮體積及痛經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383、1.9626, P>0.05)。實驗組盆腔疼痛總緩解率為92.5%, 高于對照組的86.8%,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78, P=0.410>0.05)。經3年隨訪, 實驗組疾病復發率為12.5%, 對照組疾病復發率為5.3%,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49, P=0.264>0.05)。上述結果表明, 兩種手術方法治療子宮腺肌病均有一定療效, 并且可以改善盆腔功能, 但是均存在一定劣勢, 需要結合患者身體情況、各方面需求綜合考慮確定最佳的手術方案治療, 才能取得最為滿意的療效[6-8]。
  綜上所述, 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效果顯著, 能夠改善盆腔功能, 子宮全切術會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但復發率低, 而子宮病灶切除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安全性高等優勢, 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創造了可能, 但復發率較高。
  參考文獻
  [1] 陳麗, 程忠平. 保留子宮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現狀與進展.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5, 42(4):413-416.
  [2] 張彭南, 朱杰, 薛曉紅. 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分析.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5, 24(2):135-137.
  [3] 劉婷婷, 鄭明康. 子宮腺肌病保守手術治療97例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藥科學, 2014, 4(19):20-23.
  [4] 沈偉, 李鼎恒. 宮腔鏡手術聯合孕三烯酮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研究. 中國內鏡雜志, 2014, 20(8):851-854.
  [5] 張震宇, 李夢慧. 子宮腺肌病及其保守性手術治療.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8, 29(1):26-28.
  [6] 陳靜, 康佳麗, 馬奔, 等. 兩種保守性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近遠期療效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6, 28(12):1026-1030.
  [7] 劉小霄. 不同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及對其盆腔功能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19):26-28.
  [8] 田秀娟. 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肌腺癥對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 醫學信息, 2015, 28(50):42-43.
  [收稿日期:2018-08-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13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