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護理風險防范培訓對提高護士臨床護理質量的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防范培訓在提高護士臨床護理質量的價值。 方法 將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過系統護理風險培訓的47名護士納為觀察組,對照組為2016年1~12月僅接受常規護理技能培訓的45名護士。對照組進行常規??婆嘤枺^察組則在常規??婆嘤柕幕A上,增加護理風險防范培訓。比較分析兩組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等。 結果 觀察組病房管理質量、消毒隔離質量、基礎護理質量、文件書寫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非計劃性拔管、交班遺漏、患者物品丟失、給藥缺陷、儀器操作失誤、針刺傷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燒燙傷、跌倒、管路、治安、藥物等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結論 護理風險防范培訓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關鍵詞] 護理風險;培訓;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1-0155-03
  The value of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es' clinical nursing
  WANG Li'na1   WANG Miao1   ZENG Xin1 LIN Yanxi1 ZHANG Qinggui2
  1.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Guilin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541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Urology, Guilin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5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es'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47 nurses who received systematic nursing risk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5 nurses who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skills training onl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specialist train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ed with the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training based on the regular specialist training.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quality of ward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quality of basic nursing, and quality of document writ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such as unplanned extubation, omission of delivery, loss of patient items, administration defects, instrument operation errors, and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active reporting rat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burns, falls, tubing, public order, and drug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training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Nursing risk; Training; Quality of nursing
  在美國根據Makary和Daniel的綜合分析報告:住院患者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33.2%,致死性的事件也達0.6%~1.4%[1]。文獻建議醫療護理若要減少患者傷害,應該擬定監測通報的策略讓醫療不良事件透明化,采取補救措施支持臨床需求,進行安全文化塑造,進而減少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及對患者的傷害[2-3]。而上述模式的理念和風險管理的風險鑒別、分析、評估、處理、監測、審查相符合,如何建立機制、進行醫療護理的風險管理、預防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是提升醫療質量、維護患者安全的重要課題。我院于2017年開展護理風險防范培訓試點,以降低醫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過系統護理風險培訓的47名護士納為觀察組,對照組為2016年1~12月僅接受常規護理技能培訓的45名護士。觀察組男2名,女45名; 年齡22~44歲,平均(31.13±2.65)歲;本科學歷29名,大專學歷18名。對照組男2名,女43名,年齡23~45歲,平均(32.04±2.81)歲;本科學歷30名,大專學歷15名。兩組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同質性高,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入科護理知識培訓,包括:①理論課程,主要是科室相關疾病知識;②公共課程:職業素質教育、溝通交流、心理學基礎;③操作技能培訓依據:《臨床護理實踐指南(衛生部2011版)》。多媒體集中授課,時間為1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常規??婆嘤柕幕A上增加了護理風險防范專項培訓,時間為1個月。①集中培訓:所有新招入或從其他科室轉入護士在入科第2周集中安排護理風險防范培訓,內容為高危患者篩選、醫療護理事件發生原因。集中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病歷書寫規范》等法律法規。請法律專業人士解讀護患雙方的責、權、利,明確知情權、簽字制度等的法律含義。學習科室的常見護理風險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包括:用藥錯誤、醫護患溝通失誤、非計劃拔管、窒息及誤吸、轉運意外、壓瘡發生、職業暴露、跌倒墜床、儀器故障、護理記錄錯誤、交接班遺漏及患者物品丟失等。學習《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管理辦法》,學會不良事件的分級方法和上報流程。②個體指導:帶教老師一對一帶教,在其接受護理風險防范培訓學習后,由帶教老師于執行患者護理時,以口述及實作方式教導新進護理人員,并讓其復述防范方法或演示相應操作,帶教老師對其遺漏或錯誤進行補充或糾正。對已發生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并制定護理標準作業流程,規范新進護理人員的處理。指導新進護理人員學會建立醫病雙方的溝通,給予主要陪護者健康宣教也是防范風險的重要工作。主動與患者和家屬給予安全護理教育,以幫助處理患者的不舒適,并增加患者及家屬了解管路留置的重要性及脫落危險性。③應急訓練:組織新進護理人員學習科室護理緊急風險預案與程序,并觀看應急處理影像資料,如意外停電、非計劃拔管、緊急氣管插管、搶救儀器故障、輸血反應等,參與科室的應急預案演練,在實踐中熟練掌握科室常見應急事件的處理流程,強化處突能力。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質量  采用自擬式結構問卷進行評分,內容包括:病房管理質量考核細則、消毒隔離質量考核細則、基礎護理質量考核細則、文件書寫質量考核細則,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4-5]。
  1.3.2 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包括非計劃性拔管、交班遺漏、患者物品丟失、給藥缺陷、儀器操作失誤、針刺傷。非計劃性拔管是指為患者治療需要而留置在患者體內的各種導管,未經醫護人員同意,患者將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醫護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插管脫落,又稱意外拔管[6]。
  1.3.3 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情況  包括燒燙傷事件、跌倒事件、管路事件、治安事件、藥物事件。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者所收集的資料逐一整理,Excel建檔,使用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病房管理質量、消毒隔離質量、基礎護理質量、文件書寫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x±s,分)
  2.2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非計劃性拔管、交班遺漏、患者物品丟失、給藥缺陷、儀器操作失誤、針刺傷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情況
  觀察組燒燙傷、跌倒、管路、治安、藥物等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需要在平時的培訓和管理過程中對其進行教育和培訓,將護理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匯總和總結,制定出相應的急救護理應急預案以及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安全教育,使護理人員從被動接受安全管理的檢查轉變為自覺維護護理安全[7-8]。護理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預防引發護理糾紛的基礎。護理風險防范培訓能夠增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9-10]。護理工作與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在日常培訓中,首先應該培養責任心,在日后的護理工作中能盡職盡責,一絲不茍,認真完成每項護理操作,能夠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將學習最新衛生行政法律法規納入培訓計劃,以護患糾紛實例教育護理人員,吸取教訓,防止類似護患糾紛發生[11],利于規范護理操作,提高綜合護理能力。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嚴格無菌操作,減少因操作失誤對患者或忽視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12]。加強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的學習、管控,控制關鍵時間點的填寫,詳細記錄患者入院時的情況、就診時間、醫師到診時間、主要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觀察、搶救措施、用藥等,統一搶救記錄、醫囑的書寫與核對,有效保證了醫護記錄的客觀、真實和準確。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的目的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而報告本身不能改善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安全是對報告所采取的反應和改進措施。通過培訓,讓護士了解醫院安全文化,消除思想顧慮。營造非處罰性不良事件上報范圍,鼓勵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有助于早期采取補救措施,提高醫院整體護理質量。研究結果示,觀察組病房管理質量、消毒隔離質量、基礎護理質量、文件書寫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風險防范培訓,護士能預見性識別護理工作中現存和潛在的風險,積極消除護理各環節中的不安全因素,持續質量改進,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日益增強,護理行為不斷規范,護理缺陷發生率顯著下降,護理安全得到保障。同時明顯增強護士的安全意識,提高參與管理護理不良事件,大部分護理風險得以提前預防[13-15]。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防范培訓能夠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防范風險能力,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從而降低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 陳曉翠,曾登芬,何海燕,等. ICU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及其管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4):254-255.
  [2] 周春梅. 探討護理組長在層級管理中實施質控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2014,12(2):916.
  [3] 李玉青,李蔽. 護理風險培訓對臨床護理結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9(14):140-142.
  [4] Xia D,Yan S. Current statu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nursing care through director review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en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4,7(10):3737-3745.
  [5] 張秀平,劉海鵬,高群,等. 新錄用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知識水平基線調查[J].安徽醫學,2014,35(1):105-108.
  [6] 馮秀蘭,彭剛藝,劉雪琴,等. 建立以符合臨床需求為導向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實踐[J]. 中國護理管理,2014,10(6):1-3.
  [7] 羅躍全,郭繼衛,王慶梅,等. ICU 護理風險管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5,19(2):117-119.
  [8] 王悅,白燕妮,王美霞,等.化療致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跌倒和近乎跌倒的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23):11-15.
  [9] 孫紐云,崔小花,梁銘會,等. 英美澳加和中國臺灣地區ICU 醫療風險管理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 11(4):357-366.
  [10] 鐘杏,魏麗君,黃巧,等.老年住院患者發生跌倒相關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19):59-62.
  [11] 鄧璐璐,周衛.護理專業學生醫療護理風險意識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5,8(7):309-311.
  [12] Havig AK,Skogstad A,Veenstra M,et al. Real team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care in nursing homes[J].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3,13(12):1-11.
  [13] 鐘紅華.PDCA循環護理對頸椎骨折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30):110-112.
  [14] 謝永香,李自方.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28):82-84.
  [15] 曹莉,陳紅英,廖海燕.臨床護理工作中人性化護理管理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8,(25):31-33.
  (收稿日期:2018-1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57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