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對心內科護理質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心內科開展風險管理對其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某醫院心內科收治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2例。兩組分別開展常規管理與風險管理,應用統計學軟件比較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質量。結果 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內科開展風險管理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規避風險事件的發生,可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風險管理;心內科;護理質量
據相關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近年來醫院高危疾病患者多出自心內科,常見心內科疾病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等,該類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及突發性強等特點,心內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機體抵抗能力較差,再加上呼吸器官功能逐漸衰竭,加重了病情,具有反應遲緩、缺乏自救知識等缺陷因此心內科患者屬于重點管理對象。同時心內科護士工作任務繁重、精神壓力較大,在護理工作中易出現失誤,對患者造成了不良影響。為改善心內科護理質量,我院開始實施風險管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某醫院心內科收治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1例,年齡42~75歲,平均(57.3±2.5)歲;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4例,年齡43~76歲,平均(57.8±2.6)歲,組間性別、年齡數據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可行。且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包括觀察病情,遵醫囑用藥,開展適量鍛煉等。觀察組開展風險管理,護士對患者日?;顒舆M行全面跟蹤關注,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狀況等,開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常見風險事件及預防措施,實施心理干預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降低患者自身護理風險。
護士應掌握患者基本信息、文化水平、健康意識等情況并做好科學評估,分析自身護理能力,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行預防方案制定以及緊急預案,以保證出現風險時可及時采取有效處理。發生風險事件后續及時、明確給予家屬和患者回應,及時反省自己的失誤。
強加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對科室存在的風險進行全方面的評估,并舉行討論會議,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在操作時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實施,加強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的防范意識與能力。同時需要自主學習和更新醫學前沿的護理信息和操作技能,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定期總結護理風險管理進程和階段性結果,分析上一階段護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進,提升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評分主要內容包括護士態度、專業能力、情感支持3方面,共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記錄兩組患者跌倒、用藥錯誤、高危藥物外滲等風險事件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計量資料通過()表達,在統計學軟件(SPSS 17.0)中進行組間t值檢驗,收集的計數資料通過(%)表達,在統計學軟件(SPSS 17.0)中進行組間x 2 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無統計學意義,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護理質量總評分為(83.11±3.46)分,觀察組護理質量總評分為(95.28±3.51)分,觀察組評分明顯更高,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共發生風險事件8例,發生率25.00%,包括跌倒3例、用藥錯誤2例、高危藥物外滲3例;觀察組共發生風險事件2例,發生率6.25%,包括跌倒1例、用藥錯誤1例,觀察組發生率顯著更低,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內科病患起病急,病情復雜,需要及時進行處理。若處理不當,則可能危及病患生命安全,引發醫患糾紛。心血管內科疾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短期預后差和死亡率高等特點,導致該科室患者護理工作風險性較高,若患者不配合醫護服務,或護理人員專業素質較差均可能發生風險事件,進而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甚至是生命安全,同樣也影響了醫院的護理質量。心內科護理管理采取風險管理后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管理是指針對現在存在的和潛在的風險進行評估、處理的一個過程,預防和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事件對患者造成傷害。
通過實施風險管理不僅提高了護理質量,更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工作積極性、風險防范意識等,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在心內科開展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開展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理及風險管理總結等一系列風險管理措施,有效增強了患者風險意識,提升了護士護理操作能力,進而有效規避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護理質量。綜上,心內科開展風險管理效果理想,可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規避風險事件對患者療效及健康的不良影響,對護理質量具有促進意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金 一.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0):148+164.
[2]彭又云.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4):172+179.
[3]潘澤如,吳菊嫻,黃 玲,李艷艷.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0):166-1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