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實施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的可行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實施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 35例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17例)和研究組(18例)。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處理方式, 研究組產婦給予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出血量及止血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經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4.4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7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33, P<0.05)。治療前,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產婦的出血量均明顯少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產婦的出血量(102.31±38.25)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27.64±26.2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止血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56%,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1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91, P<0.05)。結論 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減少產婦出血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陰道分娩;難治性產后出血;陰道宮頸縫合;塞紗治療
在產科領域, 產后出血是危及產婦生命的最嚴重并發癥, 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主要指的是產婦在分娩結束后的 2 h內, 陰道出血量≥400 ml, 或24 h內的陰道出血量>500 ml。 對于一般性產后出血的產婦, 通過應用縮宮藥、排空膀胱、按摩子宮等方式就可起到止血的目的, 但對于無軟產道損傷、宮體部收縮良好、仍存在子宮下段收縮乏力, 或源于子宮頸管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 采取常規止血方式無法達到滿意的止血目的,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快速止血。本文旨在探討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實施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5例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將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17例)和研究組(18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32歲, 平均年齡(27.48±4.96)歲;孕周37~39周, 平均孕周(38.62±1.59)周。研究組產婦年齡21~34歲, 平均年齡(28.67±4.59)歲;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38.79±1.42)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及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產婦給予常規處理方式, 即采用4把無齒卵圓鉗等距離對夾產婦宮頸的前后唇, 位置盡量靠上達子宮下段, 兩側的無齒卵圓鉗應無間隙地夾緊。在宮底做標志查看宮頸積血情況, 2 h后可將卵圓鉗取出。
1. 2. 2 研究組 產婦給予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 具體過程:取膀胱截石位, 將子宮頸完全暴露于視野內, 使用無齒卵圓鉗夾宮頸前后唇并向陰道口牽拉, 用2-0可吸收線在宮頸與陰道穹隆交界下0.1~0.5 cm處進針縫合, 以順時針的方向縫合, 出針位置緊靠宮頸黏膜, 縫合時注意不得穿透宮頸黏膜, 縫合結束后將2塊浸潤生理鹽水的紗布(12 cm×6 cm) 塞入產婦宮頸的前后穹隆處, 在干預4 h后將填塞紗布取出。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出血量及止血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止血30 min后, 產婦宮縮明顯恢復, 出血消失, 為顯效;止血30 min后, 產后宮縮恢復, 出血量明顯減少, 為有效;止血30 min后, 宮縮收縮乏力, 出血量無變化甚至出現增加狀況, 為無效[3]??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臨床療效比較 經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4.4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7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33, 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治療前后出血量比較 治療前,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產婦的出血量均明顯少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產婦的出血量(102.31± 38.25)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27.64±26.2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產婦止血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止血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56%,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1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91, P<0.05)。見表3。
3 討論
孕婦產后出血是產后常見并發癥, 尤其難治性出血由于病情發展快, 常規處理方式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且易引發感染, 并發癥較多[4]。因此需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盡快止血, 以降低產婦的死亡率。
為盡快為產婦止血, 減少產婦的出血量, 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產婦實施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 結果顯示, 經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4.4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7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33, P<0.05)。兩組產婦治療后的出血量均明顯少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產婦的出血量(102.31±38.25)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27.64±26.2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止血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56%,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1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91, P<0.05)。上述結果可見, 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止血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減少產婦出血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經陰道橫行縫合可有效垂直阻斷子宮下段及子宮頸的血流狀態, 并且對子宮血管系統施加壓力, 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5], 并且縫合過程中不穿過宮頸黏膜, 對宮腔正常的血流不產生影響, 避免產婦出現宮頸管狹窄狀況。采用2-0可吸收線, 術后不需要進行拆線, 避免對產婦再次實施操作[6]。術后填塞浸潤生理鹽水的紗布, 對子宮下段血管施壓, 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出血情況, 因此研究組相較于對照組而言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綜上所述, 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治療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止血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減少產婦出血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小斌. 難治性產后出血實施子宮填塞球囊導管聯合宮頸鉗夾術的治療效果. 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7):124-126.
[2] 胡英改. 經陰道分娩的難治性產后出血應用經陰道宮頸縫合治療的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48): 59-60.
[3] 邱士瑜. 宮腔水囊填塞、宮頸鉗夾及陰道紗條填塞在產后出血中聯合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9):56-58.
[4] 王曉秋, 戴叢偉, 王茜. 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治療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3):306-308.
[5] 魏麗娜. 經陰道宮頸縫合并塞紗布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32):4532-4533.
[6] 吳惠瑩. 按壓子宮聯合陰道填塞紗布與B-Lynch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效果比較. 徐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7, 37(8): 552-554.
[收稿日期:2018-12-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