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綜合護理干預在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口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口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60例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口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術后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瘺口感染1例、瘺口狹窄1例、瘺口出血2例, 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為13.3%;對照組患者瘺口感染3例、瘺口狹窄2例、瘺口出血4例、瘺口脫垂2例, 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為36.7%;觀察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健康狀 況/生活質量、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心慌、疼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厭食、腹脹腹瀉、便秘、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提高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口管理有明顯效果, 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低位結腸癌;造瘺口;綜合護理;效果
  由于飲食習慣、環境污染、遺傳因素和生活精神壓力等方面的影響, 使結腸癌患者的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 結腸癌的臨床表現為腹痛、便血、便秘等, 目前對結腸癌治療的最好方式仍然是手術切除[2], 距肛緣5 cm以下的結腸癌患者通過會陰聯合直腸癌切除左下腹結腸, 切除后在腹部造口, 這種手術對患者生存質量的改觀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腹部造瘺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3]。結腸癌術后造瘺口護理的根本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提高患者的生存自信心, 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 強化患者的生活樂觀理念[4]?;仡櫺苑治?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口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造瘺口管理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8例, 女22例;平均年齡(68.2±2.4)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在術后24 h觀察患者術后反應和生命體征指標, 心電監測, 正確連接引流管, 觀測引流量和觀察傷口輔料, 檢查輸液管通暢與否, 調整輸液速度。
  1. 2. 2 觀察組 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輔助教育系統等。完全補償系統指患者無自我護理條件去開展日常的自理, 從而完全依賴外界提供的護理, 給予患者幫助完成術后的護理;部分補償系統指的是患者本身能完成某些自我護理, 但需要護士的指導, 患者本人的配合共同完成自理活動, 在滿足患者自理需要中起作用;輔助教育系統是患者幾乎能完成全部自理活動, 護士起教育、支持、幫助和指導作用, 沒有直接參與自理。在術后3 d內要實施密切的觀察,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和生命體征, 對引流管通暢的情況要認真仔細觀察, 不可麻痹, 盡量做到控制飲食和大便通暢, 這樣可以讓胃腸管減壓, 引流管在骶前方位置的必須做到通暢無阻, 還要使導尿通暢, 注重觀察引流液體的量、性狀、顏色、氣味等, 同時要注意造瘺口的開放和污染程度, 防止對吻合口的污染和并發感染。在術后4~7 d對患者的認知能力、精神狀況、自護需求能力進行評估, 對飲食進行引導和監督, 幫助并督促對造瘺口的正常護理和增強護理自護意識觀念, 對正確使用人工肛門袋進行訓練和示范。在術后1~2周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鼓勵患者參與自我護理, 指導并讓患者及家屬學會對造瘺口的護理。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通過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標準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評分[5]判定患者的生活質量, 包括1個總體健康狀況/生活質量維度, 5個功能維度、3個癥狀維度和5個單一條目。功能維度由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組成, 癥狀維度包括心慌、疼痛、惡心嘔吐, 單一條目有呼吸困難、厭食、睡眠障礙、腹脹腹瀉、便秘??傮w健康狀況和功能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功能恢復得越好, 生活質量越高;癥狀維度和單一條目的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癥狀或問題越多, 生活質量越低。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瘺口感染1例、瘺口狹窄1例、瘺口出血2例, 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為13.3%;對照組患者瘺口感染3例、瘺口狹窄2例、瘺口出血4例、瘺口脫垂2例, 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為36.7%。觀察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健康狀況/生活質量、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心慌、疼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厭食、腹脹腹瀉、便秘、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6], 在中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臨床表現為腹痛、便血、便秘等, 手術切除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對于低位結腸癌常采用腸造瘺口, 術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管理造瘺口, 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7]。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從基礎護理、造瘺口護理、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方面開展[8], 對于無自我護理條件的患者開展日常的自理, 從而完全依賴外界提供的護理給予患者幫助, 完成術后的護理, 部分患者本身能完成某些自我護理, 在護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自理活動, 在滿足患者自理需要中起作用, 部分患者幾乎能完成全部自理活動, 護士起教育、支持、幫助和指導作用。   在綜合護理干預過程中要盡量做到讓患者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和看法, 對日常生活指導采取示范模式, 如造瘺口袋的選擇、安放和更換, 造瘺口皮膚的清潔, 感染后的處理等,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正常和規律的飲食習慣, 正確地補充營養, 增強抵抗力, 重要的是讓患者提高術后生活的自信心和堅決心, 提高術后的安全意識, 展示一個良好的心態去看待術后的造瘺口管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造瘺口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健康狀況/生活質量、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心慌、疼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厭食、腹脹腹瀉、便秘、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對提高低位結腸癌術后造瘺 口管理有明顯效果, 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仕芳. 低位結腸癌患者術后腸造瘺口系統護理的效果觀察.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11):3041-3043.
  [2] 錢立友, 覃文, 孫麗娜. 結腸癌采用直腸低位吻合手術治療的應用體會. 黑龍江醫藥, 2017, 30(6):1354-1356.
  [3] 鄭雙. 延續護理對出院后直結腸癌永久性腸造口患者的作用分析.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35(6):665-667.
  [4] 楊祖鳳. 低位結腸癌造瘺術患者中應用延續護理的生存質量影響.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17(1):70-71.
  [5] 萬崇華, 陳明清, 張燦珍, 等. 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評介.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05, 20(4): 353-355.
  [6] 賴奕龍. 結腸癌手術治療的標準化——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臨床研究進展. 飲食保健, 2018, 5(29):295-296.
  [7] 方艷華, 陳鳳嬌. 低位結腸Ca患者術后腸造瘺口系統護理的效果觀察. 醫藥前沿, 2017, 7(26):315-316.
  [8] 王存苓. 對行腸道造瘺口術的低位結腸癌患者實施術后系統護理的效果觀察. 醫學信息, 2016, 29(35):58-59.
  [收稿日期:2019-0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