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放射狀切口和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傳統放射狀切口與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 隨機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 各40例。參照組采用傳統放射狀切口手術治療, 實驗組采用經乳暈弧形切口手術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與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滿意度為95.0%,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乳腺纖維瘤患者的治療, 選擇經乳暈弧形切口手術治療效果較好, 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較低, 且滿意度較高, 該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 乳腺纖維瘤;經乳暈弧形切口;傳統放射狀切口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and transaluminal arc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fibroma.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breast fibr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saluminal arc incisio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7.5% than 27.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5.0% than 7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ransaluminal arc incision shows good treatment effect in treating breast fibroma patients with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this regimen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Breast fibroma; Transaluminal arc incision;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乳腺纖維瘤是臨床中常見的良性腫瘤, 患者多為育齡期女性[1]。伴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目前患有乳腺纖維瘤的患者不斷增多, 且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均受到嚴重影響。乳腺纖維瘤患者發病多與體內激素水平失衡相關, 主要癥狀為乳房無痛性腫塊、乳房疼痛、乳房溢液等[2]。這類患者多需接受手術治療, 但傳統方式容易留有瘢痕, 乳房美觀性不佳[3]。本文選取本院8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 分別給予傳統放射狀切口與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 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0例。參照組患者年齡19~42歲, 平均乳腺纖維瘤數量(1.6±0.6)個。實驗組患者年齡17~43歲, 平均乳腺纖維瘤數量(1.7±0.6)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 患者以仰臥位接受手術, 局部麻醉, 醫生以患者乳頭為中心作傳統放射切口, 對乳腺纖維瘤進行切除。實驗組患者采用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 術前患者采用超聲對其乳腺纖維瘤進行定位, 患者以仰臥位接受治療, 給予患者局部麻醉, 根據腫瘤位置沿患者乳暈邊緣部位作弧形切口, 將皮膚與皮下組織逐層切開, 沿大乳管的走向進行潛行剝離, 分離腺體與乳房表面皮膚, 并將瘤體與周圍組織進行分離, 之后切下瘤體, 對創面進行止血, 縫合皮下組織與腺體, 對切口進行加壓包扎[4, 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包括傷口和脂肪液化、血腫、術區軟組織壞死。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術后滿意度進行調查, 分值≤60分為不滿意, 61~85分為較為滿意, >85分為十分滿意, 滿意度=(十分滿意+較為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滿意度為95.0%,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纖維瘤是臨床中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疾病, 患者多為青春期和育齡期女性, 乳腺纖維瘤是腺上皮混合瘤與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瘤, 患者發病與多方面因素相關[6]。針對此類患者的治療, 手術治療的效果較為確切, 但是, 手術切口的選擇對于患者手術效果以及預后十分重要。
傳統類型的放射狀切口會造成患者手術部位出現較為明顯的瘢痕, 甚至造成患者雙側乳房不對稱, 這會讓患者較難接受, 術后滿意度較差。本院為患者選擇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 這種方式可以將切口瘢痕隱藏在顏色相對較深的乳暈當中, 術后不易被發現, 且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可以沿著大乳管走向對腫瘤進行潛行剝離, 這樣可避免患者的乳管受到嚴重損傷, 術中出血情況會得到較好控制, 且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情況也會較少[7]。此外, 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可以避免切斷患者Cooper韌帶, 以免患者出現懸韌帶情況而導致乳房形狀無法得到較好維持, 這樣一來, 患者術后乳房的美觀性可得到較好保證, 患者也會較為滿意[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滿意度為95.0%,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證明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對于乳腺纖維瘤患者有明顯的應用優勢。
綜上所述, 在乳腺纖維瘤患者的治療中, 給予其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的效果較好, 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較低, 且滿意度較高, 該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凱, 魏有堂. 不同手術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療效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28(24):3380-3382.
[2] 黃國聰, 許東興. 經乳暈和放射切口兩種不同方法切除乳腺纖維瘤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32):106-107.
[3] 李天林. 乳腺纖維瘤應用不同切口治療的效果對照.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8):62-63.
[4] 劉喜松, 余國政. 環乳暈切口與放射狀切口對乳腺纖維瘤療效的系統評價.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8, 39(4):541-555.
[5] 紀懷德. 乳腺纖維瘤患者環乳暈切口治療的臨床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5):49-50.
[6] 李鹍鵬, 劉平賢, 張浩. 乳腺下緣切口經乳腺后間隙入路術治療多發性乳腺纖維瘤的臨床效果.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8(2):101-102.
[7] 田麗君. 傳統放射狀切口和經乳暈弧形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系統醫學, 2016, 1(3):34-36.
[8] 周聘聘. 環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治療效果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3):509-510.
[收稿日期:2018-1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