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折的療效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折的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 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脛腓骨折患者40例,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40例患者經治療,痊愈 22例(55.0%),好轉15例(37.5%),無效3例(7.5%),總有效率為92.5%。術后隨訪平均1年,切口均I期愈合無感染。結論:對脛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臨床效果滿意,創傷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脛腓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脛腓骨骨折在臨床上很常見,其發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0%以上,而且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在四肢開放性骨折中發生率最高。通過臨床治療矯正成角、旋轉畸形,恢復脛骨上下關節面的平行關系,恢復肢體的長度及負重功能[1]。復位要求患肢短縮<1cm,畸形成角不超過10°,兩骨折端對位至少在2/3以上。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固定牢靠,可早期下床活動。現對我院收治的脛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 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脛腓骨折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35.5±2.5歲。左側肢27例,右側肢13例;致傷原因:墜落傷7例,交通事故傷23例,其他10例。骨折類型:螺旋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11例,斜形骨折16例,多段骨折6例。骨折位置于中段21例,中下段19例。
1.2 方法 術前準備長度與直徑合適的脛骨髓內釘及匹配器械。采用硬膜外麻醉,取平臥位;患者仰臥于手術臺,屈髖45°,膝關節曲90°。常規消毒鋪巾,取脛骨結節上方縱切口5cm切開皮膚下深筋膜,縱性劈開髕韌帶的中部抵達脛骨“斜坡”,以三棱錐從斜坡中點呈弧形軌跡打通平臺松質骨而直達髓腔[2]。以帶橄欖頭的導針插入髓腔探查,確定打孔位置正確后,T形直形體髓腔擴大器擴大髓腔。插入平頭導針,沿此導針擴髓鉆擴髓,從7mm開始每次增加0.5mm。擴至比所選髓內針直徑大1-2mm為止。在X線機監視下進行骨折復位后,沿平頭導針將選好的髓內針打入髓腔,使之通過骨折端進入遠端髓腔內,即拔除導針;安裝遠端鎖釘瞄準器,先通過瞄準器的脛前插孔在脛骨前方皮質打孔,插入限制桿并使之與髓內針緊密接觸。在脛骨下段內側皮膚相應部位切2個1cm的小切口,通過遠端瞄準器的鎖針孔插入套筒達脛骨內側骨皮質,通過此套筒鉆孔、測深、插入長度合適的2枚交鎖釘。拆除遠端瞄準器,安裝近端瞄準器,以與遠端鎖釘近似的方法打入近端鎖釘。拆除支架,用C形臂X光機重新檢查骨折復位固定滿意后,安裝并擰緊釘帽。術后即可扶拐下床活動,6周內逐漸增加負重量。骨折嚴重粉碎者應以石膏或支具保護。12周內仍無骨痂形成行,可拆除遠端鎖釘而進行動力化處理。一般于術后18-24個月取釘。
1.3 療效判定 痊愈:骨折處無疼痛、畸形,行走時骨折處和膝、踝關節無疼痛。X線檢查顯示骨折處有連續骨痂通過,骨折線模糊,骨折對線、對位正常。好轉:骨折處無疼痛、畸形,行走時骨折處和膝、踝關節輕微疼痛。X線檢查顯示骨折處有邊疆骨痂通過,骨折線模糊,骨折對線、對位在功能位范圍內[3]。無效:骨折處疼痛、畸形,不能負重行走或行走時骨折處和膝、踝關節疼痛嚴重。X線檢查顯示骨折處無連續骨痂通過或骨折線清晰,骨折對線、對位欠佳。
2 結果
40例脛腓骨骨折患者,手術時間平均(80±15)min,透視時間(20±10)min,失血量為(64.5±25)ml,下地負重時間為14±5天,骨折愈合時間(20.5±5.5)周。患經治療臨床效果為痊愈 22例(55.0%),好轉15例(37.5%),無效3例(7.5%),總有效率為92.5%。術后隨訪平均1年,切口均I期愈合無感染。
3 討論
脛腓骨骨干骨折為最常見的長骨骨折,占各種骨折的10%。各年齡階段均有發生,但以青壯年為多見。直接暴力如交通事故、機械傷等的直接打擊碰撞,可造成脛腓骨的橫形、楔形、粉碎性、短斜形骨折,或多段的骨折。傷后肢體腫脹,疼痛,不能活動。有移位的骨折出現短縮,成角畸形。骨折部位有明顯觸痛,假關節活動,偶可感知骨擦音。正側位X光片可清楚顯示骨折情況,但應包括上下關節[4]。
粉碎、長斜等不穩定骨折可采用牽引治療,小腿放于B?hler架上,做跟骨骨牽引4周,骨折端有初步連接穩定后改用石膏固定直至骨愈合。跟骨長時間的骨牽引,常會遺留下關節的僵直,引起足內外翻活動障礙。外固定架對各型骨折均是適宜的,特別是開放性骨折時,既能穩定骨折端,又便于傷口的處理及觀察。開放性骨折、整復或牽引仍位置不良的小腿骨折,應行手術切開復位。髓內釘內固定常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固定牢靠,可早期取出一端鎖釘,使其有動力加壓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本研究中40例脛腓骨骨折患者經治療,痊愈率為55.0%,總有效率為92.5%,切口均I期愈合無感染。臨床效果滿意,創傷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薛紅軍, 李緒華, 賀君杰,等.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觀察[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28(6):1091-1091.
王向利, 鄭祖根, 董啟榕. 開放復位、擴髓、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 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1, 21(6):711-712.
呂建國. 交鎖髓內釘結合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5):87-87.
周漢成, 袁展程, 劉智華.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60例[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4):290-2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