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C型骨折的療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在治療老年橈骨遠端C型骨折中的臨床療效。
  方法 58例橈骨遠端C型骨折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應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 各
  29例。對照組實施閉合復位外固定術治療, 研究組實施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與影像學指標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8.73±5.19)min, 骨折愈合時間為(3.11±0.54)d, 住院時間為(5.42±1.06)d, 橈骨高度為(9.78±1.02)mm, 尺傾角為(17.18±0.04)°, 掌傾角為(7.86±0.19)°, 均優于對照組的(52.71±15.09)min、(5.06±1.06)d、(11.09±1.07)d、(12.53±1.05)mm、
 ?。?7.50±0.11)°、(8.06±0.3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10%, 高于對照組的72.4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 P<0.05)。結論 應用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的老年患者, 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橈骨遠端C型骨折;內固定術;老年患者;掌側入路;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31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是指橈骨遠端松質骨骨折, 同時向掌側或背側移位的骨折, 在女性群體中發生率較高, 多在肘部伸直、摔倒、手背或手掌著地以及外力直接作用下發生, 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手腕腫脹、疼痛, 骨折移位嚴重者會出現槍刺樣畸形, 有明顯壓痛[1]。本院應用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 效果確切,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019年1月本院接受治療的58例橈骨遠端C型骨折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為單側閉合性骨折, 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 均對本次研究內容了解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應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 各29例。對照組中男11例, 女18例;年齡60~82歲, 平均年齡(68.19±5.10)歲。研究組中男13例, 女16例;年齡60~85歲, 平均年齡(69.02±5.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施閉合復位外固定術治療, 局部麻醉后取坐位, 分別在第2根掌骨、橈骨1/3處打入2枚外固定針, 然后進行固定支架安放, 手術醫師與助手進行牽引、成角, 再行骨折復位, 最后應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術后叮囑患者主動進行各關節活動, 1周后對外固定支架松緊度進行調整, 4~6周后對骨折愈合情況進行檢查, 拆除外固定支架[2], 并進行患者功能康復鍛煉。
  1. 2. 2 研究組 實施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 實施臂叢神經阻滯麻醉, 于遠端腕橫紋橈側近端作切口, 切開肌腱腱膜管, 切開部分旋前肌, 首先進行游離骨塊、血腫清理工作, 于骨折區上端、下端進行牽引, 應用骨膜剝離子撬將移位骨塊撥移, 應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鋼板放置, 放置螺釘, 做好固定處理[3]。與C型臂X線設備下對鋼板進行調整, 在確定骨折復位后, 鎖定螺釘, 并根據患者骨塊位置, 做好固定工作, 最后沖洗、縫合。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與影像學指標, 臨床指標包含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等, 影像學指標包含橈骨高度、尺傾角、掌傾角。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骨折腕關節功能恢復癥狀, 無疼痛癥狀, 經X線檢查, 骨折與解剖對位接近, 療效判定為痊愈;治療后患者腕關節明顯恢復, 但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疼痛癥狀, 經X線檢查關節面平整, 骨折基本解剖對位, 療效判定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療效判定為無效??傆行?(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與影像學指標比較
  2. 1. 1 臨床指標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52.71±15.09)min, 骨折愈合時間為(5.06±1.06)d, 住院時間為(11.09±1.07)d;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8.73±5.19)min, 骨折愈合時間為(3.11±0.54)d, 住院時間為(5.42±1.06)d。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1. 2 影像學指標 對照組患者橈骨高度為(12.53±1.05)mm, 尺傾角為(17.50±0.11)°, 掌傾角為(8.06±0.33)°;研究組患者橈骨高度為(9.78±1.02)mm, 尺傾角為(17.18±0.04)°, 掌傾角為(7.86±0.19)°。研究組患者橈骨高度、尺傾角、掌傾角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痊愈9例, 有效12例, 無效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2.41%;研究組中痊愈16例, 有效11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10%。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 P<0.05)。   3 討論
  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長, 骨質量逐漸減少, 多數老年人存在骨質疏松癥狀, 應激保護能力低下, 故發生骨折的風險較高。橈骨遠端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之一, 患者主要表現為手腕疼痛、腫脹, 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4]。目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方法有復位后用石膏或夾板固定、克氏針固定以及切開復位內固定等, 多對穩定型的骨折患者的療效滿意, 而橈骨遠端C型骨折是較復雜的關節內骨折, 用小夾板、石膏等對骨折端沒有牽引作用, 因此即使早期復位效果較好, 也容易發生再次移位, 同時不利于消除患者腫脹等臨床癥狀。
  閉合復位外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是借助韌帶的整復作用來改善骨折端移位, 而本院應用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效果明顯, 這是因為該種治療方案有旋前方肌覆蓋, 能顯著降低對肌腱的干擾, 此外掌側皮質較厚且平坦, 有利于骨骼復位、固定, 雖然該方案手術操作較為復雜, 同時會將骨折部位暴露, 對腕關節造成的創傷較大, 但是關節面對位良好、固定穩定, 治療效果顯著[5, 6]。
  本次研究中,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橈骨高度、尺傾角、掌傾角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應用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的臨床療效顯著。但是應用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 應確保橈腕關節面平整, 需經透視證實復位滿意, 術后應進行骨折疏松治療, 并配合適當的腕關節功能鍛煉。
  綜上所述, 橈骨遠端骨折臨床十分常見, 在中老年女性群體中發病率較高, 骨折后患者受疼痛等因素影響, 對日常生活、工作影響較大, 故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非常必要。應用切開復位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的老年患者, 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魏立, 孫亢, 邱宇. 外固定支架治療老年性橈骨遠端C1型骨折
  的療效及對骨折愈合、并發癥的影響.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 2018, 22(6):51-55.
  [2] 賀兵, 田元高, 樊秉南, 等. 折頂端提手法復位治療兒童尺橈骨遠端背靠背骨折34例體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8, 18(72):18-19.
  [3] 王刃. 改良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臨床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8, 18(71):3-4.
  [4] 奚彬, 楊瑩, 李冬成, 等. 橈骨遠端雙柱die-punch骨折影像學類型:骨折分型及力學機制.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8, 22(27):4405-4409.
  [5] 魏慶中, 易紅赤, 趙文韜. 教學用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正骨手法模型的虛擬仿真. 中國數字醫學, 2018, 13(7):6-9.
  [6] 周世恒. 手術與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療效比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19):105-107.
  [收稿日期:2019-03-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140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