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生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健康教育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健康教育缺失,往往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學校往往缺乏對健康教育內容的統籌安排,基本上就是利用體育課或者在校園文化中有簡單的體現,教育的有效性較差,筆者針對這一問題,探討了初中生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應當將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不遺余力的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當前階段,各級各類學校都有相關的健康教育課程,但課程的開設情況卻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更多關注的是文化課的教學,健康教育的時間和內容都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壓縮,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都不夠成熟,對他們開展持續的、科學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結合以上原因,筆者探討了初中生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及因此出現的相關問題,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策略發表了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切實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使健康教育更科學
對于初中學生開展的健康教育,應當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部分,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可以通過體育課的教學,結合體育教師的專業指導完成,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教師掌握相應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對癥下藥,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健康教育內容。因此,學校應當鼓勵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充實自身的專業素養,并為教師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以保證教師的學習效果,間接提高學校健康教育的科學性。教師學習的途徑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當今這樣的網絡時代,許多健康教育知識都能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獲得,這也為教師備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源。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從教學過程中入手,認真做好課備課、上課等各環節的工作,以保證教學的有效開展。如在教授《運動中的安全》一課時,教師從以下知識點去備課、上課:自我監督-準備活動-運動中如何安排和調節運動負荷-整理活動-在不同的季節從事鍛煉-安全使用場地和器材。根據這六個知識點去準備與講授,教師只要稍作梳理與擴充完全能脫稿上課,在講到某個知識點時還可以列舉事例或以故事的方式來呈現,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感興趣,效果也更好。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健康教育更富有針對性
初中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對于一些定型的,呆板的教學內容往往不感興趣,結合中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為學生安排其感興趣的健康教育內容,比如當代中學生普遍都喜歡輪滑運動,而這項運動本身也很適合學生參與,并能夠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作用,因此,學??梢詫⑤喕\動作為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所體現??梢詮膶W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來入手進行教學,這樣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親切性與可信度。學生會感受到健康教育課程與生活的關系,自然就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到相關內容的學習與探究中來,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發揮,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幫助下積極構建。真正踐行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貼近,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來指導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與體魄。
三、協調家校教育,拓展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家庭教育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樣,要想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學校更需要密切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在真正做到家校共建的基礎上,將健康教育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家庭教育之中。除此之外,很多中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與其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著必然的聯系,在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相結合起來,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平臺,使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寬廣,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模式互相促進,實現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使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避免學生在學校學的是一套,到了家中與社會上又是一套的現象發生。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家訪,尤其是對于一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孩子,要及時了解情況,引導家長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擔負責任。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與一些社區活動等,使學生有更多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一體化,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總之,中學生的健康教育問題不容忽視,作為健康教育實施者的教師,需要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基礎上改變對中學生健康教育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健康教育以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科學、更加實用的方式展現在中學生的面前,除了以上的有效性策略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加興趣小組等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以保證健康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群,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八年級:全一冊)[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2]劉宗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教學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7(06):62-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9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