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機械制造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從機械類專業機械制造課程體系改革的角度出發,探索“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具體措施,推進機械制造專業課程群整體設置、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體系以及教學方法等諸方面的改革,解決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  應用型本科院校  機械制造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TH-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139-02
  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全面實施制造強國的重大戰略方針?!爸袊圃?025”的主要目標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對于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的需求,旨在加快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1]?!爸袊圃?025”著眼于應對產業的大變革,提高創新發展能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圍繞先進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部署了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進行突破,最終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整體發展。
  人才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的基本戰略方針之一,培養滿足制造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全面發展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對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機械制造行業作為涉及“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中大多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機械制造類專業人才培養也面臨新的挑戰。
  1  應用型院校機械類專業機械制造課程體系現狀
  為更好地適應“中國制造2025”對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出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所需的高端創新型科研人員、技術技能人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調查和研究機械類專業學生在新形勢下所應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并據此調整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專業課程體系[2]。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類專業教學在培養目標與理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專業培養目標雖然明確指出要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社會認可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但與“中國制造2025”所涉及的重點行業對接不夠。
  具體到與“中國制造2025”聯系更為緊密的機械制造課程體系,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課程體系設置欠合理。部分課程內容存在重復,例如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和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中均包含夾具設計的內容,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2)課程前沿性不足。機械制造相關課程中,數控加工技術、精密與特種加工等屬于活躍的研究領域,技術發展迅速,需要及時引入前沿技術,更新教學內容。(3)實踐類環節所占的比重不足,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受限于場地和設備條件,實驗課程和實訓課程占比小,難以做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  應用型院校機械類專業機械制造課程體系改革措施
  筆者所在的湖南城市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其機械類專業主要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應用型人才。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新形勢下,結合地方企業對于制造業人才的新需求,提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中的改革對策與措施:重構和優化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調整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從而實現制造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新要求協調發展。
  2.1 重構和優化機械制造課程體系結構
  立足于“中國制造2025”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跨學科、綜合化等新要求,在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既追求學科知識的廣博性,又注重專業技能的精深程度,把傳統的以基礎理論知識為導向的課程結構轉型為以學科綜合應用能力發展為主的課程結構,構建完整的理論加實踐的機械制造課程體系結構,同時通過課程整合形成跨學科的課程群,使之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需求相匹配。
  2.2 調整教學內容
  一方面,通過廣泛地調研相關企業在“中國制造2025”的新形勢下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并立足于實際生產過程,根據行業企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適當調整課程內容,使培養的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專業教師要密切關注制造行業特別是量大面廣的核心制造業中的新技術、新工藝,并將這些內容及時引入到機械制造課程教學中來,使教學內容緊扣行業發展趨勢,讓學生緊跟專業先進技術的發展形勢。
  2.3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針對機械制造課程體系中實踐性環節比例不足、實踐性環節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研究在教學中強化實驗、課程設計與專業實習實訓等教學環節的方法,重點增加適用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踐教學內容。例如,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注重產學研用相結合,改變學生普遍工程實踐不足、工程創新精神缺乏的現象,加強學生的工程素養,培養其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更便利的實習、實訓條件,推進校企合作,特別是一些當地的大型、高端制造類企業,使學生能提前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企業對于其自身能力的要求。
  2.4 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以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研究將豐富的現代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將豐富的工程實踐案例引入課堂,通過研討式教學、科研小組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3  結語
  該文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角度出發,探索“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具體措施,在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中全方位地進行課程體系的優化和革新,推進機械制造專業課程整體設置、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以及教學方法等諸方面的改革,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能力,滿足不斷變化的產業升級和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徐莉,苗淑杰,張榮沂,等.應用型大學機械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的探討——以《中國制造2025》為前提[J].內燃機與配件,2018(23):238-239.
  [2] 敖宏瑞,張宏生,閆輝.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機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機械設計,2018,35(S2):38-41.
 ?、僬n題來源:湖南城市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湘城院發[2017] 120號-42號);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423)。
  作者簡介:殷赳(1988—),男,漢族,湖南岳陽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機械制造方面的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3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