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寢室生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寢室生活;情景再現;活動設計;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34-03
【活動背景】
根據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有寄宿生3276.51萬人,所占比例為21.85%。江西省2014~2017年的教育統計數據表明,高中寄宿生比例在48.5%~51.7%之間。從全國來看,高中生在學校寄宿是一個普遍現象,而且大部分高中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相較于非住校生,住校生需要面對“生活自理自立”“室友關系融合”“生活習慣迥異”等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寢室關系”問題直接牽動住校生的生活和學習。因此,本堂課旨在通過“情景再現”,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寢室溝通技巧;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領悟寢室相處中“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舒茨在1958年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寄宿于學校的中學生,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寢室是他們獲取包容、支配和情感需要的主要場所。寢室關系處理得當,以上三種需求將得到較好的滿足;倘若寢室關系緊張,將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情緒,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甚至對社會產生不信任感。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到寢室生活是集體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 寢室是個人邁向社會生活重要的鍛煉場地,是學習如何與父母親人以外的人友好相處的重要場所;
2.情感目標:感受室友間的情誼,體驗互幫互助的快樂,感悟“換位思考”和“包容接納”在寢室生活中的重要性;
3.行為目標:學會多站在室友角度想問題,盡量不干擾室友的生活;學會一些寢室溝通技巧。
【活動重難點】
1.教學重點:“情景再現”環節的展現以及“風雨同舟”活動的精心設計和高效完成;
2.教學難點:“情景再現”環節從情景故事創作到學生排練,最后是課堂展現,老師需要全程把握好質量,并做好引導小結。
【活動準備】
?。?)道具準備:眼罩、紙杯、彈珠、捆繩若干(“風雨同舟”活動使用);
?。?)課前準備:課前安排好寢室,做好四個情景故事的排練;
(3)任務分工:四個寢室完成“情景再現”活動,剩余寢室參加“風雨同舟”活動。
【活動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50分鐘
【活動過程】
一、暖場階段:食指搭“人”(3分鐘)
引導語:以寢室為單位分小組,選擇一名室友面對面坐好,請用雙手食指,搭建一個“人”字給你的室友看!
互動提問:看到室友搭了一個“人”字給你看的同學,請舉手;看到室友為你搭的是“入”字的同學,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一個小小的游戲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ń處煟┬〗Y:站在對方角度去看問題,在寢室關系相處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寢室生活中,以室友的角度去看待對方的言行,方能更好地理解對方。
二、轉換階段:情景再現(20分鐘)
引導語:以下選取了四個高中寢室生活中的情景故事,每個故事安排了一個寢室的學生,根據故事大意進行情景再現表演。每一個情景再現結束之后,全班分享: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怎么想?如何做呢?
注意事項:(1)請表演的學生自備所需道具;(2)省略號的地方由學生自由發揮;(3)每個情景表演時間控制在4分鐘以內。
情景故事
情景一:室友未經我的同意,經常使用我的日常用品(比如洗發水、洗衣液、水卡等),這讓我……(感受是什么?)我會……(怎么做?)
情景二:室友小A習慣將自己的東西到處亂放,衣服堆放床上,紙屑丟在桌面上,穿過的襪子掛在凳子上、床梯上。其他室友說過很多次了,小A負氣說:這是自己的個人習慣,別人管不著……
情景三:小D是個對睡覺環境要求高的人,特別是對光線和聲音敏感。可是他的鄰床室友小C喜歡睡覺時聽歌,雖然戴著耳塞,但依然聽得到細微的聲音。剛開始小D還能忍受,可是日子久了太影響睡眠和心情了。終于有一次晚上,小D無法忍受地對小C說:你能不能不要在熄燈后聽歌了,好吵!小C:……
情景四:小E是一個安靜、內斂、慢熱的學生。在寢室的聊天活動中,Ta總是感到和室友們難于聊到一塊去,他們總是聚在一塊聊明星八卦(或者游戲、動漫、化妝等等),小E融不進去,感到很尷尬。小E內心獨白:難道我非要改變自己去迎合他們嗎?他們聊的話題好無聊和毫無意義啊??墒遣患尤胨麄?,在寢室里我感到被孤立了,好孤單……
?。ń處煟┬〗Y:寢室是我們休息生活和交流感情的重要場所,寢室里會發生很多事情。由于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和不同的生活習慣,難免產生摩擦、矛盾甚至沖突。讓我們把握相處的一個合適區間,即:最低要求——不干擾室友的生活;更高目標——(生活和學習上)互幫互助,愉悅且和諧相處。
設計意圖:帶領同學們認識到寢室生活是集體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 寢室是個人邁向社會生活的重要鍛煉場地;寢室是學習如何與父母親人以外的人友好相處的重要場所。
三、工作階段:風雨同舟(24分鐘)
引導語:接下來的這個活動,考驗的是寢室全體成員的配合和互助能力。因為每一個人在活動中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功能受限,比如有人眼睛看不到,有人不能說話,有人只能用一只腳走路,有人無法使用雙手拿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要合作完成“紙杯傳珠”活動……
角色分工:寢室6人中,有2人扮演盲人(帶上眼罩),1人扮演啞巴(保證不語),2人扮演獨腳人(雙腳捆綁),1人扮演無手人(雙手捆綁); 完成任務:寢室成員合作完成“紙杯傳珠”活動:室友站立一列,用嘴巴叼著紙杯,“彈珠”放在紙杯里,依次將“彈珠”傳遞給室友。設定15米距離,四個寢室比拼,選出最快組和最慢組。
注意事項:傳遞過程中只能用嘴叼著紙杯傳遞“彈珠”,不能帶“彈珠”跑;彈珠掉在地面,撿起后原地繼續;完成之后回到起點坐下,等待分享。
分享提問:(1)針對全體參與者,特別是“盲人”角色,提問:你在活動中的感受是什么?與你有過交集的室友給予了你怎樣的幫助?(2)針對“獲勝寢室”提問:你們是怎么做到如此快速完成任務的?(3)針對“最后一位投彈珠”的人提問:作為最后來完成全組投彈珠的人,你的心情如何?當時的想法怎樣?(4)針對觀眾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ń處煟┬〗Y:這個活動讓我們體會到了室友之間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任務的狀態;同時告訴我們處理好寢室關系的三原則:一是溝通和商量,二是尊重室友,三是有一定的人際界限感。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一方面通過親密的肢體接觸,加深互動和感情;另一方面,讓同寢室的同學體會互相幫助的難能可貴,希望同學們能將互幫互助的好品質延伸到寢室生活中。
四、升華階段:故事啟迪(3分鐘)
圖畫故事:一條魚和一只青蛙是好朋友,它們住在一口井里。青蛙除了坐井觀天,還能經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魚十分羨慕,請求青蛙講一講井外的新鮮事。青蛙在外面周游一番回來了,它告訴魚:“外面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東西。比如說牛,它的身體很大,頭上長著兩只彎彎的犄角,吃青草為生,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斑塊,肚子的下面長著四只粗壯的腿……”魚聽著聽著,在它的腦海里,出現了“魚?!钡男蜗蟆t~從青蛙那里得到了關于牛的部分信息,將其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就建構出了“魚?!钡男蜗?。實際上,魚理解的牛根本不是青蛙所要表述的牛。
故事啟迪:每個人看到的客觀世界都是主觀世界建構而來(歐文·亞隆,美國)。不同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的人相聚,生活在一個寢室,倘若我們能以一種“好奇和包容”的心態接納室友,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也會越來越豐富,視野會越來越寬闊。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角度:本堂課圍繞心理輔導課四階段,緊扣寢室生活日?;雍蜎_突,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藝術化地將沖突情景以及溝通方式和解決沖突的方法展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情景并觀摩解決方法,獲得啟迪。工作階段設置了室友遇到困難,需要相互幫忙和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動,旨在讓同學們體會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角度:本堂課四階段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游戲暖場”到“情景再現”,再到“合作活動”,最后“故事升華”,采用了“角色扮演”“游戲法”“案例討論法”“故事啟迪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控場角度:考慮到心理輔導活動課動靜結合的特點,建議課前設置課堂約定,比如,最高境界——靜悄悄!建議設置每個“情景再現”活動的表演時長,把控好時間;設定寢室長為小組長,方便控場;考慮到活動參與面,建議將學生合理分配到兩個主題活動中,做到全員參與互動。
注:本文為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積極心理資本建設與高中生學習內驅力激活”(立項編號:17PTYB098)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贛州,34100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