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的實踐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對于拓展思維、提升素養、傳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以西施文化為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學習相關的詩詞故事,在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了解相關民俗和書籍,在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繼承和發揚西施文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實踐
不少傳統文化都具有地域特色。運用好相關資源,可以使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有效發揮作用。
浙江省諸暨市是西施的誕生地,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施傳說”的發祥地。我校又因西施浣紗而得名,是西施文化的傳承基地,因此有義務研究和發掘“西施傳說”等傳統文化,并予以傳播。實踐證明,探索將西施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對于拓展學生思維、提升語文素養、傳承傳統文化和健全完善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運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有機滲透
現有的語文教材增加了很多傳統文化元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善于發現契機,巧妙運用,讓西施文化無痕滲透,根植于童心。
?。ㄒ唬W西施詩詞
古詩詞語言簡練,意境優美,意義深遠,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古詩文,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專門安排了一個古詩詞單元,學生要學習《七步詩》《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10首詩詞。教師借機介紹了李白的《詠苧蘿山》。這首詩描寫了西施的美貌,以及她憂國憂民、為國獻身的精神和泛舟五湖的結局。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感受詩詞的內涵。
?。ǘ┮魑魇┰娫~
吟誦是學習詩詞的主要方法。學生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吟唱,深刻領會詩詞的內涵。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板塊中,出現了很多經典詩詞。教師趁機向學生推薦王維的《西施詠》、崔道融的《西施灘》、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曹雪芹的《西施》等古詩,利用網上視頻,引導學生吟誦關于西施的詩詞。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在反復吟誦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浸染詩情,進一步感悟西施的憂國憂民之情。
(三)講西施故事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傳統的經典故事。教師講傳統故事之際,讓學生收集民間口頭傳播的、書本中的西施故事,如《四眼井》《白魚潭》《白馬墩》等。通過收集和講述家鄉的西施故事,學生進一步體會西施的愛國之情。
二、應用課外閱讀主戰場,拓展延伸
西施文化的學習傳承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應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融入學生的課外閱讀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熱愛閱讀,將閱讀視野拓展到西施文化領域中。
(一)讀西施書籍
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文成公主進藏》一課時,在學生熟讀課文后,教師組織大家交流讀書體會,講述故事,感受文成公主為民族團結做出的卓越貢獻。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教師相機推薦了《古往今來說西施》《西施傳說》等一系列介紹西施故事的書籍,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面,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二)畫西施人物
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時,教師針對課后“資料袋”,要求學生仔細辨認各少數民族不同的服裝、頭飾,并根據各民族特點畫出人物形象。隨后,教師抓住這一教學契機,要求大家畫出“我眼中的西施”。這需要學生查找春秋時的服飾文化資料,根據自己對西施這一人物的解讀,融入他們對美的理解。開展畫“我眼中的西施”這一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還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
?。ㄈ┨轿魇┝曀?
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中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時,教師要求學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傳統文化。由于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范圍比較廣,教師根據學校實際,把交流內容定為與西施有關的傳統習俗,讓學生探訪、收集相關資源,了解“三江口荷花節”的由來以及美食“西施豆腐”等,感受西施文化的豐富內涵。
三、利用實踐活動主戰線,傳承發揚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學習西施文化應該抓住每一次實踐活動,如演與西施相關的課本劇、尋覓西施遺跡、做西施故里小導游等,拓寬學生學習的路徑和方式,使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孕育于具體的實踐活動中。
(一)演小舞劇
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幾乎每一個學生都展現出最大的熱情。為了加深理解西施文化,教師在實踐活動中倡導學生自編自導西施題材的課本劇、微電影劇等,定期在班級、學校里展演。學生還參與了學校大型歌舞劇《浣紗曲》的演出,用角色扮演來體驗人物內心,激發愛西施、愛家鄉之情。
?。ǘ┳鲂∮慰?
教師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去尋覓西施文化歷史遺跡,到西施故里、白馬墩、白魚潭、四眼井等與西施有關的景點,實地感受西施文化,遙想當地的歷史變化,真正體會西施文化的精髓。
(三)扮小導游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撰寫西施故里導游詞,身體力行,利用假期在西施故里景區當小導游。同時,積極參與市政府舉辦的每年一屆的西施文化節,向中外游客介紹西施文化。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播種民族精神,是語文學科的責任。語文教師要自覺發揮教育人應有的文化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認真研究方法,讓西施文化無痕滲透于語文教育中,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戴衛紅.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每一節語文課中[J].人民教育,2017(23).
[2]張堯國,朱秋楓.西施傳說[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8.
[3]汪洋.聚焦核心素養 開展“舌尖”教育——“健康生活”理念在《生存教育》課堂中的滲透[J].浙江教育科學,2018(4).
[4]陳瑞珍.探析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快樂閱讀,2015(18).
[5]祁晶焱.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5(4).
[6]楊海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4).
[7]張堯國.西施傳說[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
?。ㄕ憬≈T暨市浣紗小學 3118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3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