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策略的相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對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來說,教師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效果是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對學生以后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分類指導教學方法的作用,并探討了實現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的方法,以期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  分類指導教學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14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落實,教學活動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的方式上,語文學科是重要的基礎學科,作文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又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使用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述的教學方法,則小學生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作文教學來說,分類指導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創新分類指導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創新分類指導教學方法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意義
   分類指導教學是指在原有的作文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接受系統的教學,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都表現出很大的不同。而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自身發展的教學方案,這樣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學的發展過程中,長期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類指導教學也是如此,因此提出了創新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方法的策略,教師利用新穎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1]。
   二、目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往往會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束縛,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已經了解了創新方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但是教師還是會受到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擅長于以理論知識講述的方法傳授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也無法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的發展。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忽視了小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會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在課下,小學生都無法實現自主學習,這種現象限制了小學生的個人能力發展空間,導致小學生能力發展單一,個人能力不足。
   三、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方法研究
   (一)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
   由于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知識水平有限,所以教師要想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是重要的前提條件。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的輔助作用。教師引導小學生寫景色類的作文時,在多媒體設備上為學生展示我國不同地區的優美景色,然后向小學生提問他們記憶中的景色有哪些,在小學生分別論述以后教師用圖片、視頻等展示他們表達的內容,這樣能夠使小學生腦海中的景色具象化,有助于使小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具體。并且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從小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展示知識,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積極的作用[2]。
   (二)注重作文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要想將系統的知識傳授給班級中的所有小學生,就需要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小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在語文作文分類指導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還能激發小學生的真情實感,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感染力。比如教師要去小學生寫一篇關于父母的愛的相關作文時,教師可以先列舉出生活中體現父母的愛的事情,例如小明的媽媽經常做小明喜歡吃的菜、小明受傷了,媽媽留下心痛的淚水等。然后鼓勵班級中的小學生列舉生活中體現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的事情,這樣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回憶,利用生活中的事情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既能達到分類指導的目的,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3]。
   (三)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的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教師大多以單純的理論講解為主,在長時間的教學活動中不注重教學形式的創新,這樣容易導致小學生喪失聽課的興趣,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狀態,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所以在新時期下進行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時,教師還應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4]。如教師將班級中小學生的作文作品按寫作水平的不同分成幾組,然后讓班級中的小學生對照幾組中的作文作品,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指出這幾組作品中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首先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能夠形成小學生的集體意識,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達到德育教育效果。其次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班級中小學生的參與度,發揮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能夠激發學生的討論與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作文寫作水平[5]。
   綜上,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存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個人能力發展不足等問題,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教育者發現,分類指導教學對于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提出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注重作文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等為基礎的小學語文分類指導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對學生作文水平的培養效果,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綜合發展,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燕春.基于鑒賞教學下的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模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98-99.
   [2]高萬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16.
   [3]朱艷.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150.
   [4]晉萬麗.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才智,2016(25):149.
   [5]張汪洋.分類尋章  因材施教——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策略的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06):28+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1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