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學生戀上數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常大平

  數學屬于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本身是生動有趣的。由于應試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學的不得法。又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枯燥乏味、缺乏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要求我們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與管理理念,給學生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加快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施,推進索質教育。下面談談本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們喜歡數學的一些做法。
  
  一、科學選擇教學模式。建構良好的課堂氛圍
  
  考試作為教育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教育的方法和理念,然而應試教育最大的缺點就是全班同學做同樣的事情。有興趣的要做。沒興趣的也要做,教學過程就像是往籮筐里放蘿卜,放進去就行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抹殺了學生的求知欲。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根據教材的特點,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出發。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如“師生互動”、“小步走”的教學模式,把比較難的問題切割成一些比較小的問題,使學生容易接受。這種“小步子、小坡度、小轉變”的教學設計適合大多數學生,大家都能跟隨教師設置的步伐,學生在課堂上能踴躍發言,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對于實驗班的教學,我們可以選擇“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的復習模式,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提示一個個解題的關鍵,展現解題技巧,使整個課堂充滿數學的靈氣和魅力。
  
  二、培養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利用中學生“好奇”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思維通常是由問題情境產生的,而且是以解決問題情境為目的的。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體過程中,還是在某些微觀環節,都應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1)通過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沖突,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并鼓勵他們多動腦。多提問,以增強其學習的興趣。(2)通過揭示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之間的矛盾來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已有了一些非科學的觀念,這些觀念可能妨礙他們學習新知識。這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自己解決,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3)通過課堂上的做題競賽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的情緒。課堂上的做題競賽是很容易開展的,如小組內的競賽,小組聯誼賽、個人賽等等。
  
  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選定了適宜的教學模式后,我們該考慮的第二個因素就是如何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態度。有意識地加強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要學習的東西是有實際意義和有學習價值的,本人認為創設情境是這一環節成敗的關鍵。例如找同類項,教師把寫有代數式的牌子發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尋找“同類摯友”,教室雖然亂哄哄的。但就這一簡單的活動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了數學。再如。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教師可以事先向學生布置這樣一個家庭作業。讓他們任意畫一個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數,記錄下來。第二天一上課,教師讓學生們考老師,只要隨便說出一個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老師就一定能說出另一個角的度數。于是學生們紛紛嘗試能否難倒老師,當然難不倒。于是教師就問:“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想不想和老師一樣有本事?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內角和有什么規律?!边@是一個用活動用實例引入的好例子,圓滿地完成了導課的任務。像這樣的情境。既能夠吸引學生,又能夠與新知識密切聯系,讓學生親自經歷了知識點的形成過程。理解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興趣,從心底里戀上了數學。才會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目標。
  
  責任編輯 薛小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86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