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構建“家校同盟”,促進學生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金鳳

  摘 要: 現代教育不是一個孤立、封閉的過程,而是一個開放、現實、全方位的社會活動,它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合。因此,實施高效的教育必須重視和建立良性的家校溝通機制,積極拓展校內外溝通的渠道,構筑家校合作的平臺,才能大力促進育人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家校教育合力 “家校同盟” 家校溝通
  
  一、加強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睂W校和家庭自中國古代起就是一體的,在現代學校教育體制下,家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說:“最完備的教育模式是‘學校―家庭’教育,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奔彝ナ菍W生成長的溫馨港灣,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的重要途徑,而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重復,更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繼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只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做好家長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終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各自為戰,因此學校教育孤軍奮戰的狀況必須改變。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能夠在目標、內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真正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使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延續和發展,最重要的是讓家長能了解學校的管理,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要求,參與學校建設與發展,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二、構建“家校同盟”,拓展家校溝通渠道
  學校在健全組織、規范教學內容和管理制度的同時,要積極拓展家校溝通渠道。
  1.開辦講座,提高家教水平。
  學校每學期召開兩次家長座談會,政教處、教導處充分利用與家長交流的契機,向家長宣傳家教藝術,我校已把此活動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來落實。學校在家長座談會上宣講了“育人經緯”、“給孩子一個成長的天堂”、“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嗎”、“家庭環境與孩子成長”等多期講座。同時還結合年級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教學要點。如初一年級“抓好學生銜接性教育”,初二年級“做好青春期教育”,初三年級以“升學與就業指導教育”為主題。通過講座,家長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學會與孩子交朋友,共同探討,尊重孩子的選擇,與孩子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講座引起了家長朋友的極大興趣,他們非常認同學校的這一做法。
  2.完善家長委員會的功能,促進學校發展。
  要把家長委員會工作做到實處,始終把提高家長素質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和實現辦學目標的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來抓。通過家長委員會的動員、組織、協調,讓每個家長都組織化地參與教育工作,讓家長從教育的看客變為教育的同盟者,切實做到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家長。并從當前家庭教育的實際出發,積極普及科學的家教知識,傳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增進學校與家庭的溝通與理解,形成教育合力,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開展合作,使家長委員會的活動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發揮實效性。
  3.拓展多種培訓輔導方式。
 ?。?)創建網上家長學校。(2)開通家庭教育咨詢電話熱線。我校為家長開通家庭教育咨詢電話熱線,為家長釋疑解難。(3)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從2006年起,我校每年都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讓家長學校的教育活動從課堂走向各個廣闊的天地。宣傳規模逐年擴大,水平和效益逐年提高。
  4.深入家庭調研指導,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學校和班主任可以引導家長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1)請家長多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的文章。家長通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多與學校老師加強聯系,探討素質教育形勢下如何開展家庭教育等問題。(2)家長要樹立對孩子正確的評價觀。孩子良好的品德、學習習慣、團隊意識、勞動意識、健康的身體等綜合素質都很重要。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進步,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家庭建立一份孩子成長紀錄檔案,與學校的學生成長檔案進行交流。(3)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要跟學習好的學生“結對子”。要跟老師商量,選擇與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礎、能幫助人的學生做小老師。(4)有的孩子厭學與家長的不愛求知有關,這些家長應該轉變思想認識,跟孩子共同學習,學孩子的功課或者另外學習某一門知識,以便于互相監督檢查。
  5.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
  孩子出現曠課、逃學現象以后,家長要經常與班主任保持聯系??梢詼蕚湟粋€家校聯系本,由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填寫聯系內容。建議以孩子寫為主,像日記一樣,老師和家長寫些分析、表揚、建議的內容,可以一周寫兩三次。如果有幾個孩子群伙曠課、逃學,幾位家長應聯合起來共同商討對策,跟班主任一起研究解決,如制訂互相促進計劃,成立“上進小組”,等等,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三、加強家校聯系帶來的變化與收獲
  1.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越來越多,主動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比例明顯提高。據統計,家長到校聽課率從2006年前的不足40%上升到90%,甚至有10%左右的家庭經常是夫妻一起前來學習。
  2.家庭教育觀念有了轉變,家庭教育方法明顯進步。家長們普遍認可把表揚和激勵作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不少家庭還制定了家庭教育計劃,對作息、學習、出游、娛樂,以及孩子參加家務勞動都作了有序安排,注意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3.學校教育發生了可喜變化。一是教師拓展了視野,振作了精神,增強了師德修養,提高了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密切了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的關系。三是辦學水平、學生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總之,學校構建“家校同盟”,重視了家校聯系,增強了家校教育的合力,提高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合力才能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才能構筑未成年人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才能實現家長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有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張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作[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
 ?。?]張良才.中國家庭教育的傳統、現實與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660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