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引導教師構建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課堂的主體一定是學生。
  因為學生才有課堂,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不是教師“講經說佛”的圣地,更不是教師表演練口才的舞臺。課堂中教師只是一位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室文化氛圍要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教師所有的教學行為都應以學生知識、技能、智慧的發展為目標。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的真正需求,才有可能調整好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確定好自已的教學內容,選好自已的教學方法。此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落實,不能局限在課堂上問題回答的多,學生討論的熱烈,學生自主練習的多。如果沒有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激情,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很好地發揮,只有形體上的活躍,沒有思維上的活躍,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假課堂。課堂上教師講什么,練什么,容量有多大,選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方式,必得根據本班學生的原有基礎和學生需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作為教師我們都懂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盡可能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給每位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并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較好的發展。
  二、課堂的靈魂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科學。做現代智慧型教師,建立終身教育觀是我們教師成長的任務和方向,也是時代的強烈要求。國外教育專家指出,教育要使學生感受到幸福。因為只有幸福的教育,才是教育本義的回歸,是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表現。只有這樣才可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一位聰明的教師不是課堂上在學生面前讓自已在講臺上發揮的淋漓盡致,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啟發學生培養想象力。同時教師不僅僅以“預見性”追求預設的美麗,更要以其“靈活性”創造生成的精彩,決不可把“啟發式”教學淪落為“問答式”,把“合作探究”僵化為“分組討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習得、能力的提高、智慧的“升級”、情感的“升華”,這些全在于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悟性”,離開學后的“悟”,所有教育教學活動沒有精彩可言,更談不上高效。所以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悟”的空間。在感悟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隨時給于點撥,絕對不能越俎代庖,剝奪學生探索、思維、發現的大好機會、澆滅學生思維的火花,進而“窒息”學生的創新欲望。
  三、高效課堂的目標是師生的共同發展。
  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的同時燃燒自己;也有人說:教師則園丁,以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百花齊放。這種種說法,說明教師這一職業單調、枯燥、勤勞、艱辛,強調了教師的奉獻與犧牲。然而新時期的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終追求的是:課堂上師生的智慧與靈感碰撞后雙方的智能得以提高,這也是師生雙方不斷追求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更是自身價值得到提升的過程。如:一節優質的語文課應該是:開放民主、愉快和諧、彰顯創新、流動真情、涌動智慧的高效課堂。課堂上教師“引”得精彩,“導”出特色;學生“悟”得其神,“煉”得其法,智慧共生的語文課堂就自然形成。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通過這樣的思維和情感的互動,達到心靈相通,情感共鳴,這樣的課堂才是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才是師生智慧共生的舞臺;才是師生共同發展的沃土。為此,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都不難體會到,在讓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完善人格的同時,教師自身的知識也會得以豐富、能力得以增強、教學風格得以形成、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四、高效課堂需要重新構建課堂和知識的結構。
  1、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偉大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當下,打造高效課堂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如何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怎么有效地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怎么將知識有效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產生對學習的極大興趣,使其自覺自愿地學習,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有效的課堂不僅強調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有效的互動也是很可取的,因為學生從生活經歷、知識范圍及興趣愛好相近、學生更容易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討論中接受教育。所以教師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提醒的是無論什么樣的學習方式都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有效的指導或引導。
  2、高效課堂還要有序地貫穿“三條主線”:學、練、賽。
  ①以學為主線: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處在教學的主導地位,以點拔誘導為主,結合學生實際采取有效的措施、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去體味學習帶來的樂趣,最終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以達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
 ?、谝跃殲橹骶€:所有教師都明確練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且練習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式,師生互動的不同方式,生生互動的不同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需起到主持的作用,練習的時間,練習的爭論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有效途徑,為此這個環節中教師應當視具休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通過練習去強化這種互動,通過練習及時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更有效地把握學生對本堂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以便教師很好地進行下節課的教學設計。
  ③以賽為主線:在課堂上適當地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動力與適當的壓力也是很有必要的。生生之間,組組之間短暫而有效的竟賽活動也可以調動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情緒。
  總之,高效課堂離不開學生的有效合作。高效課堂無論是學習還是借鑒,都在于領會精神,而不在于表現形式。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它絕對是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當然不可否認高效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遠躍于傳統的教學,作為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必須先從自身改起,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構建出高效課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3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