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從行為開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成才先成人,樹人先樹德。我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向來重視道德修養,延續到今,社會人才的基本標準也和德有關,講究“德才兼備”?!暗隆笔侨瞬诺氖滓焚|,無德無以立足。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應該把品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學生學習優秀與否會影響人生選擇,而學生品德優劣與否則會影響人生道路和社會發展,更深層次而言,品德比成績重要多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重分數,而忽視老師育人子弟中的品德教育要求,應當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導出一個個品德優良的學生。本文主要論述現階段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從教師個人角度去談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關鍵詞】榜樣;引導;德育
德育是指在學習、生活等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基礎。學生在正處于從幼嫩到成熟、從懵懂到理性的時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是處于塑造階段,把握好這段時光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對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因此,老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及時通過德育的方式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然而,現階段,德育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一、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我看來,德育工作存在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是教師方面,教師德育基礎薄弱,理論闡述和教導亟需改進。教師沒有一定的德育知識,也沒有接受過相應的培訓,經驗不足,無法將德育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第二方面是學生學業壓力大,教學主要考察學生的卷面分數,學生的個人品德考察占比小。這就導致教師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學業上,輕描淡寫地告訴學生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沒有進一步強化學生品德方面。第三個方面是學生升學率放在第一位,孩子的好壞由成績評定,只要成績優秀就是好孩子。學校和家長的這些意念便會對學生的德育產生影響。
二、做好德育從行為開始
作為老師的我們,不能因為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難以改變就輕易放棄。我們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去彌補德育中存在的問題,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品德優良的好孩子。
1.以言行樹榜樣,以實踐揚品德
學生對老師具有崇拜感,認為老師是美好的化身。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美好化身的老師不經意間的一舉一動很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舉動。在學校里,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影響也最大。教師應當注意好自己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保持為人師表的形象,把德育工作落實到行動中來,用行動給學生做示范,用自身優秀的思想道和舉止去影響學生,把抽象的德育教學和道德品質具體化,讓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受到德育。一方面,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感染學生,不亂丟垃圾是品德,紅燈停綠燈走是品德,不說傷人的粗話臟話是品德,幫助落后的同學學習是品德,見到學生問好是品德,教學期間不玩手機是品德,看到垃圾撿起來是品德,等等。品德處處可見,老師要把握好細節,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也要帶頭做到,要以言行樹榜樣,以實踐揚品德。
2.用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毕矚g受到表揚是人的天性。經常鼓勵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勇氣。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惑,有大有小,比如題目要怎么做?為什么我看到題目就頭疼?為什么我成績跟不上?為什么我學不會這類題等等。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照顧學生的情緒,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進行引導。面對一些比較調皮和自律性比較差的學生,要多些耐心和寬容。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慢慢看到自己的優點,激發他們奮發向上,保持昂揚生氣。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慢慢發現學生的優點,比如,作文這次寫得很棒,情感表現得很好,用詞很新穎恰當,用的寫作手法很好,語句寫得很優美,等等??梢栽谠u獎過程中摘抄出來,在課堂上進行表揚。經常表揚學生,可以積極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他們往好的方面發展,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考試沒考好,不要嚴厲批評,而是要看到表現好的一面。比如,這次知識掌握的進步了,書寫也很工整,但還需繼續努力,在做題時多認真看題目,細心嚴謹,爭取下次考個好成績。這樣既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又指出了學生不足,這樣會讓學生更加優秀。
3.細化教學目標,及時調整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學識水平的學生要采取針對性的德育方式。比如,現在獨生子女多,學生普遍受到家人的寵愛,以自我為中心,在和同學相處過程中,只在乎自我感受,不尊重其他同學意愿,不關心他人,不尊重他人。面對這樣的學生,要及時指正,適當引導,并多安排在團體活動中擔當小助手,鼓勵他們傾聽同學意愿,面對沖突時要站在同學角度想。久而久之,學生品德就變好了。針對一些比較自卑,膽小的學生,要經常表揚,并且多安排參加團體活動,只要表現得好就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自信的品質。一些喜歡在背后說別人壞話的孩子,可以指出不當之處,讓他換身處地想想別人在背后說他壞話是否會感到開心。并且舉例好朋友應該互相幫助,發現對方有缺點要幫助改正,而不是背后說壞話,這才是正確的。通過這樣一些細化,及時調整德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4.與家庭一起構建行為習慣教育體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德育僅僅靠學校是不行的,孩子的德育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攜手。在校期間,不少學生的不良行為來自家庭影響,比如,上課玩手機,愛遲到,做事拖拉,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很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表現,并且及時和孩子父母反映,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加強和孩子父母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老師要和孩子父母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父母樹立榜樣,以自身行動引導學生。學校和孩子家庭要互相配合,監督學生行為舉止,及時引導,通過這樣長期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德行。
三、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钡掠囊饬x在于幫助學生形成判斷是非的能力,明確為人底線,以昂揚、熱情、蓬勃的面貌,在尊重和堅守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毋庸置疑,德育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F實生活中德育工作在教師、教學、評定標準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并且需要一個過程區解決。德育工作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需要深入實踐去踐行、去改進、去完善。我們相信德育工作將會越做越好,學生的品德也將會越來越優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