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在骨科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前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評價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在骨科臨床實踐教學中的實踐效果。以腰椎間盤突出癥為例,利用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臨床實踐和技能培訓,并通過技能考核和問卷形式評估本科生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熟悉度。與傳統教學組比較,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本科生的積極性,強化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理論記憶,顯著提高本科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一種推廣性強,效果顯著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角色扮演  多媒體  骨科  腰椎間盤突出癥  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1802235);浙江省實驗動物科技計劃項目(2018C37112)。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236-02
  臨床實踐教學一直是初入臨床學習的醫學生實踐的首要重點,更是學生將臨床實踐與理論知識互相結合的重要教學形式。如何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點和相關操作,提高教學質量,不僅是我們臨床醫生的研究課題,更是我們教師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1]。為了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熟練并快速掌握臨床操作技能,需要我們探索出更加積極有效地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為臨床實踐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美國學者于1960年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理論,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醫學各個領域,近來來更是被引入臨床研究和理論教學中[2]。角色扮演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成為一名老師或者一名患者,去切身感受每個模擬環境下的環境影響,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力,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其在臨床實踐教學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可行性[3]。本研究將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臨床實踐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在溫州醫科大學2015級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120名,采用隨機整群分組,分為兩組,分別是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和傳統教學組,每組60名學生。
  2.研究方法:根據臨床的教學大綱,學習內容包括:疾病機制,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疾病相關診斷,鑒別診斷,疾病分型,治療方案和相關療效評價等等[4]。具體方法如下: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的學生首先通過多媒體觀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理論知識和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教學視頻,而再由臨床帶教老師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采取現場講解結合示范操作讓學生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知識和操作的要點更加的理解,然后讓學生自由分組并選擇老師、主治醫生和患者3個角色進行扮演,而帶教老師可以對整個模擬操作進行指導糾正。完成角色扮演訓練后,教師進行示范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完整操作步驟,最后讓學生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考核。傳統教學組的學生觀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理論知識和診治操作教學視頻,再由臨床帶教老師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但沒有角色扮演示范和自由分組操作。然后,由教師進行示范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的完整操作步驟,最后讓學生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考核。
  3.考核方式:考核主要是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的具體操作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包括:麻醉方式,無菌鋪單,腰椎間盤突出癥定位,手術操作等,統計操作完成時間,定位的準確性,操作熟練度等指標,最后匯總成績(操作考核成績滿分為100分)。
  4.統計分析:操作考核完成后,由兩組學生分別填寫《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實踐技能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并對問卷調查表進行回收,統計分析相關數據。選擇 SPSS 17. 0 統計軟件處理,結果采用 t 檢驗,以(x±s)表示;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 < 0. 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研究結果
  1.操作考核結果: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學生成績均值為(91. 8±5. 5)分,傳統教學組學生的成績為(73.9±7.2)分,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 05)(見表1)。
  2.問卷調查結果:給2組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共120份,全部得以收回且均有效。經統計學分析,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學生對教學方法感到非常滿意者 38 例(63. 33%),只有1例(1.67%)不滿意,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結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組(見表2)。
  三、研究討論
  1.實踐教學在骨科教學中的不足
  骨科相關的疾病是臨床醫學的重要課程,更是生活中時時可見的疾病。傳統教學常以教師的講解和PPT為核心,學生無法充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5]。臨床教學關鍵在于學以自用,并且活學活用,傳統授課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很多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踐操作能力,更缺乏妥善處理醫患關系的能力,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
  2.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在骨科教學中的優勢
  臨床實際操作與傳統操作技能培訓之間往往缺乏一定的聯系,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育和實踐操作教育之間的不足[6]。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是一套全新的實踐結合理論教學法,并進一步模擬臨床技能操作的教學工具。在骨科操作技能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為例,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醫生和患者各自的作用和處境,讓學生更加理解復雜的醫患關系,更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多媒體結合熟練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操作步驟與基本的實踐操作技巧[7]。如此,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外,更顯著提高學生自動學習的積極性,使臨床與教學結合得更加的緊密。   3.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的推廣
  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因其新穎的教學方法,低廉的教學成本,良好的教學效果等,不僅適用于剛臨床實踐的醫學本科生,更適用于正在規范化培訓的臨床醫生[8]。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在其應用范圍方面,不僅僅局限于骨科疾病的臨床實踐教學,還應用于其他各專業和各疾病的臨床實踐教學及相關的操作培訓。
  四、結語
  醫學的教學不僅僅在于理論的教學,更是要注重醫患關系的理解。這需要我們現代化的醫生們站在患者角度理解醫生,更需要站在醫生的角度理解患者。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適應臨床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潮流,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鞏固學生技能操作相關知識點,有效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角色扮演結合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效果顯著并且適宜推廣的新穎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賀豐杰,朱麗紅,高麥倉.醫學模擬教育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5):68-70.
  [2]馬文華,王慧玲,朱迎春,等.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2):50-52.
  [3]羅穎嘉,陳其奎,陳錦武,等.提高診斷學問診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58-59.
  [4]聶海,李開南,李佳鴻,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應用于骨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比較研究[J].華西醫學,2016(1):161-165.
  [5]黃義星,池永龍,郭曉山.數字化醫學技術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4):92-93.
  [6]Kaufman DM, Holmes DB. Tutoring in problem?鄄based learning: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J].Med Educ,1996 (5): 371-377.
  [7] Guo AM, Xie JL, Lu XQ, et al. The research of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general medicine teachers in Chin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05(3):169-172.
  [8]白俊云,田陸云,聶波,等.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內科學問診教學中的初步應用及體會[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7(28):120-123.
  作者簡介:
  朱思品(1988.09-),男,漢族,浙江溫州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講師,醫師,博士,研究方向:骨科、骨科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1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