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它能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改進課堂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英語教學;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75-01
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教師們總是把英語作為一種純粹的知識來講解,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它能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改進課堂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實現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使多媒體更有效地輔助英語課堂。
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而且聽、說、讀、寫的能力普遍較差。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對于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
1.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多媒體技術是文本、圖形、聲音、圖像借助于計算機而實現的有機結合,再加上網上資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向教師及學生提供包羅萬象、古今中外的信息及資料,使人仿佛身處于真實的英語環境中,可以大大改善英語的教學環境;同時,教師之間也可互相分享別人的精彩課件,取長補短。
2.有利于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基本功不扎實;學習習慣不好,方法不得當;學習目標不明確,主動性差,學習英語的勁頭不高。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授課形式更新穎活潑,內容更生動有趣;能使學生明顯地感受到大量的新知識、新信息;能更多地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能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教師與學生角色的改變。
傳統的英語教學,教師往往要憑借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課本和一部錄音機,通過單詞講解、背景知識介紹、聽錄音材料、校對練習答案、再聽錄音材料等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被牽著鼻子走。而多媒體技術教學環境下,教師的作用不是減弱了,而是加強了。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宰,而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能力提高的引導者,學生學習動力的促進者,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精神。
多媒體課件是以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為依據,力求符合學生的心里特點和教材特點,從而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在英語課堂上,因為多媒體能夠提供廣泛的信息,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精神得到較大發展。
二、怎樣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片面追求多媒體手段的使用,他們認為圖片、聲音,影像越多越好,卻忽視了教學的真正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邊看電腦屏幕提供的文字或圖片,邊在頭腦中輸入要學的信息,或通過一遍遍的機械練習來獲得知識,讓計算機主宰了課堂,電腦屏幕給學生的視覺帶來了不少沖擊,但是他也簡化了信息加工的過程,反而減少了學生動腦的時間;同時,隨著屏幕內容的切換,學生對演示文稿的記憶也要比對課文內容的記憶更容易消失,這樣也加重了記憶的負擔。用電腦做練習時,因為答案比較機械,達不到信息技術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目標,日積月累,不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以為課件做得越漂亮,教學方法就越好,越能改善教學,而忽視了讓學生感悟、理解和運用課件上的語言知識;課件上漂亮動漫形象的按鈕,動聽的音響效果,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疲勞。怎樣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教師應當關注的問題。
三、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獨特運用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學習英語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獲取英語知識,達到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
1.動畫模擬,創設英語學習環境。
多媒體技術綜合利用文字、聲音和圖像來表達信息,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有聲、有形、有色的活生生的英語學習環境之中。采用多媒體技術中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例如:在講授介詞in、on、under、over、left、right等區別時,教師可在課件中制作出色彩豐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前進、后退、跳躍等系列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描述介詞的方位及方向表意,便于學生切實理解。又如:在學習“JOBS”這個單元時,就可以利用圖片與動畫來介紹各種職業的人物。如果教師能編出符合邏輯的小故事作為主線,則可使學生在不考慮母語的情況下了解警察(Policeman)、工人(Worker)、農民(Farmer)、士兵(Soldier)、教師(Teacher)等的職業特征,從真實、動感的畫面上,可以看到人們的面部表情、體態語言等,從而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
2.演示控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利用多媒體技術中圖文并茂及綜合處理的功能,我們可編寫出較強帶有控制性的模擬演示,充分體現教學中的講練結合的效果。例如:利用flash等小插件可以對見面問候(Greeting)、打電話(Calling)、購物(Shopping)、聚會(party)、拜訪(visiting)、觀光(Sightseeing)等過程進行演示,對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十分有效。教學活動是一種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角色、教學方法等因素的變化,必將引起學生角色的轉變。利用多媒體演示控制,教師從臺前走到幕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學生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總之,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可以起到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優化教育過程的獨特作用。它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均衡發展,還可以有效地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之中,使他們在動腦、動眼、動口、動手的訓練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使教與學和諧地統一起來。但是需要合理運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優勢,進行有效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41.htm